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aluba
文章数:5807篇
幽门螺杆菌
Nature子刊:幽门螺杆菌利用L-乳酸盐促进胃定殖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补体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定殖,而幽门螺杆菌可利用L-乳酸盐抑制C4b在细菌表面的累积,从而促进胃定殖。
幽门螺杆菌
细菌定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L-乳酸盐
Dectin-1
中山一院Nature子刊:靶向Dectin-1或可治疗结直肠癌
Dectin-1(CLEC7A基因)是β-葡聚糖受体,在真菌防御及肠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策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Dectin-1主要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中表达,而缺失Dectin-1可抑制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肠道肿瘤发生。机制上,Dectin-1可诱导MDSC产生前列腺素,后者可抑制IL-22结合蛋白表达。另外,结直肠癌患者的Dectin-1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Dectin-1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髓系抑制细胞
前列腺素E2
胃肠道癌症
房静远等:中国胃肠道癌症负担的过去、现状及未来
仁济医院的房静远与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陈天辉在Cancer Letter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报道了2020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的发病及死亡数据,并总结了1990-2019年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的流行病学数据的变化趋势,同时展望了未来10年的中国胃肠道癌症负担的变化。
胃肠道癌症
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数据
早发性结直肠癌
Science:早发性结直肠癌简介(一图读懂)
50岁前确诊的结直肠癌被定义为早发性结直肠癌(EOCRC)。Science上发表的一篇Perspective,简单介绍了EOCRC的风险因素、分子特征及临床特征。
早发性结直肠癌
其他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肠道菌群及功能相关
Chest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队列研究结果,在3500多名瑞典人中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相关的缺氧指标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功能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研究论文
横断面队列研究
肠道巨噬细胞
国内团队:肠道巨噬细胞的YTHDC1调控肠道炎症及肠道屏障
YTHDC1(一种m6A阅读器)对于胚胎干细胞的维持是必需的。山西医科大学的杜杰团队与东莞市人民医院的Chuangyu Wen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肠道巨噬细胞中的YTHDC1发挥了抑制炎症应答及保护肠道上皮屏障的功能,而肠道巨噬细胞特异性缺失YTHDC1可恶化小鼠的结肠炎。另外,在IBD患者的炎症结肠部位,巨噬细胞中的YTHDC1表达下调。
肠道巨噬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BD
BRAF V600E突变
血浆BRAF-V600E比例可预测BRAF抑制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接受BRAF抑制剂联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利用数字PCR检测的血浆BRAF-V600E突变比例可作为预后因子,更高的血浆BRAF-V600E突变比例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BRAF V600E突变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直肠癌
氧化三甲胺
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长期死亡风险相关
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6785名参与者进行约17年的随访,更高的血浆氧化三甲胺水平与更高的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及肾衰竭死亡风险相关,与癌症死亡风险及痴呆死亡风险无显著关联。
氧化三甲胺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死亡风险
饮水量
水合状态或可影响认知功能
BMC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2000名超重/肥胖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2年随访,发现较低的水合状态(即较高的血清渗透压)与认知功能衰退相关。
饮水量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水合状态
认知功能
IBD治疗药物
中山一院JAMA:Olamkicept可有效诱导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应答
Olamkicept是一种可溶性gp130-Fc融合蛋白,通过结合可溶性IL-6受体/IL-6复合物,从而选择性地抑制IL-6信号通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陈旻湖团队在JAMA上发表的一项2期临床试验结果,在91名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每两周静脉注射600mg Olamkicept,可显著诱导临床应答,且安全性良好。
IBD治疗药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
2期临床试验
早发性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早发性结直肠癌的风险基因鉴定
武汉大学的田剑波团队、医科院肿瘤医院的Ni Li团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常江团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Xiaojun Yang团队在Genome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基于近1.8万名结直肠癌患者与近2万名健康对照的GWAS分析,鉴定出了与早发性结直肠癌风险相关的49个基因座,并对其中一个基因变异促进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分析。
早发性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风险基因
可降解塑料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可导致小鼠肠道炎症
"生态友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可用于减少塑料污染,但其健康风险及对胃肠道的影响尚不清楚。复旦大学的方明亮团队、陈建民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的黄以超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聚乳酸塑料微粒可在胃肠道中被脂肪酶降解,形成的低聚物纳米颗粒可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12失活,从而导致小鼠的肠道炎症。
可降解塑料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聚乳酸塑料
结直肠癌
CA:2023年的结直肠癌统计数据
CA -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表了2023年的结直肠癌统计数据,近二十多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降低,但较年轻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另外,左侧结肠癌及直肠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晚期结直肠癌的比例在近十多年有所增加。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数据
肿瘤免疫治疗
口服微生态疗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用于晚期实体瘤治疗
肠道菌群与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应答相关。微生态系统疗法4(MET4)是一种口服的30种细菌组合。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早期临床试验,在39名接受ICI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发现,联用MET4的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且相比于未联用MET4的患者,客观应答率(ORR)及临床获益率非显著地增加,部分患者的MET4分类群增加(包括部分与ICI应答相关的分类群)。
肿瘤免疫治疗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临床试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IBD治疗靶点
国内团队:5个潜在的IBD治疗新靶点
浙江大学的李雪团队、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王晓艳团队与国外研究团队合作在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利用蛋白组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鉴定出基于遗传因素预测的5种循环蛋白(MST1、HGFAC、STAT3、CXCL5、ITPKA)的水平与IBD风险相关,或是潜在的IBD治疗新靶点。
IBD治疗靶点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孟德尔随机化
饮食-免疫互作
Cell子刊:膳食胆固醇如何影响皮肤γδ T细胞的炎症应答
高脂饮食可恶化组织炎症(如银屑病),但背后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皮肤中产生IL-17的γδ T细胞需要通过GPR183感知胆固醇代谢产物(羟固醇),以维持其胸腺发育及皮肤稳态,而饮食中的胆固醇可促进这些细胞的活化,并恶化小鼠的皮肤炎症。
饮食-免疫互作
皮肤免疫
γδ T细胞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IBD治疗药物
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药物的疗效对比
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25项研究(共包含11074名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数据,对比了不同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的疗效,其中Upadacitinib诱导临床应答及临床缓解的疗效最优,而Filgotinib、ustekinumab及ozanimod的疗效较差。
IBD治疗药物
荟萃分析
溃疡性结肠炎
妊娠期脓毒症
龚神海等Cell子刊:妊娠期脓毒症——肠道菌群如何推波助澜?
在妊娠期女性中,脓毒症是患者入院产科ICU的主要病因,常常导致新生儿发育畸形、早产、以及流产等严重后果。南方医科大学龚神海、姜勇、肖炜与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妊娠可诱导小鼠及女性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粪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merdae)的丰度降低,及其代谢产物刺芒柄花素的减少,并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从而恶化脓毒症结局。机制上,刺芒柄花素可通过与异质核糖核蛋白UL2互作,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焦亡。该研究揭示了孕产妇体内的菌群-免疫互作在脓毒症期间的重要生物学意义,为开发妊娠期脓毒症所致的免疫紊乱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策略。
妊娠期脓毒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脓毒症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Nature子刊:大肠癌如何对铂类化疗药耐药?
部分癌症患者无法从基于铂类药物的化疗中获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化疗结束后,奥沙利铂可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大量累积,并增强TGF-β活性,从而促进小鼠的结直肠癌进展,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铂类药物
AI辅助诊断
浙江省肿瘤医院:AI辅助下的“查舌知胃癌”
根据中医理论,舌诊成像(颜色、大小、形状、舌苔厚度、舌苔颜色、舌苔含水量等)可反映人体的健康状态。浙江省肿瘤医院的程向东团队在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开发了基于舌诊成像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模型,可较准确地诊断胃癌。
AI辅助诊断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胃癌
系统性硬化
Nature Reviews:系统性硬化中的胃肠运动障碍(综述)
几乎所有的系统性硬化(SSc)患者都受到了胃肠道功能失调的影响,且胃肠道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系统性硬化患者的死亡率相关。Nature Reviews Rheum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SSc中的胃肠道并发症的临床表现、生理异常、发病机制,并概述了现有及潜在的治疗方法。
系统性硬化
胃肠运动障碍
综述
生物标志物
促炎饮食可能通过调节炎症/免疫相关蛋白的表达,从而影响认知损伤风险
免疫失调及促炎饮食可能增加认知衰退的风险,但促炎饮食影响认知损伤发展的机制尚未明确。Molecular Psychiatr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1528名女性中,鉴定出了数十种与促炎饮食相关的炎症/免疫蛋白,并从中鉴定出了部分与认知损伤风险相关的炎症/免疫蛋白。
生物标志物
认知损伤
研究论文
促炎饮食
血浆蛋白
IBD治疗药物
IL-22-Fc融合蛋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b期临床试验
在临床前结肠炎模型中,IL-22通过非免疫抑制的机制表现出了疗效。Efmarodocokin alfa是一种IL-22-Fc融合蛋白。Gut上发表的一项1b期临床试验结果,在32名健康志愿者(HV)及24名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efmarodocokin alfa表现出了较好的安全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能够激活结肠上皮的IL-22R通路,同时显示出了初步疗效。
IBD治疗药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1期临床试验
IL-22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DDX5抑制Treg,促进小鼠肠道炎症
RORγt+ 调节性T细胞(Treg)在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及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RNA结合蛋白——DDX5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以抑制RORγt+ Treg的IL-10表达,从而促进小鼠的肠道炎症。
肠道免疫
DDX5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BD治疗药物
Lancet子刊:对于稳定缓解的克罗恩病患者,或可增加阿达木单抗的剂量间隔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在174名稳定缓解的克罗恩病患者中,将阿达木单抗的剂量间隔从2周增加到4周(前24周的剂量间隔为3周),持续发作的累计发生率达到非劣效性。该研究结果提示,对于稳定缓解的克罗恩病患者,或可增加阿达木单抗的剂量间隔。
IBD治疗药物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阿达木单抗
超加工食品
超加工食品或增加卵巢癌风险
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近20万名参与者进行10年左右的随访,超加工食品摄入增加与癌症(尤其是卵巢癌)风险、癌症(尤其是卵巢癌及乳腺癌)相关死亡风险的增加显著相关。
超加工食品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癌症
菌群-免疫互作
华西医院: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恶化小鼠银屑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炯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改变脂肪酸代谢,增加油酸及硬脂酸的丰度,以促进Th17细胞浸润,从而恶化银屑病样症状。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银屑病
IBD治疗
IBD的疾病修饰治疗(综述)
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上发表的一篇综述,详细介绍了IBD现有疗法在黏膜修复、维持屏障稳态、恢复肠道菌群失调等方面的缺陷,并讨论了生物材料、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细胞疗法等新兴策略用于IBD的疾病修饰治疗的潜能。
IBD治疗
综述
疾病修饰治疗
钙
补钙+维生素D无法改善绝经前女性的骨密度(荟萃分析)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7项随机对照试验(共包含941名绝经前女性)的数据,补充钙和/或维生素D对骨密度无显著影响。
钙
维生素D
荟萃分析
骨密度
益生菌
长双歧杆菌可加速衰老小鼠的骨折恢复
衰老相关炎症可影响骨骼肌再生。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衰老小鼠中,补充双歧杆菌可通过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抑制系统性炎症应答、维持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从而促进骨折后的恢复。
益生菌
骨折
衰老
长双歧杆菌
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