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企业获投340万美元,开展Akk菌辅助抗癌试验
UIC获300万美元资助研究肠-肾轴,武田宣布TAK-721 NDA获受理,恒瑞医药肠炎药物获批临床,亚通生物完成A+轮融资,Revo Foods推出全球首款3D打印素食鱼片。
2023-09-22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菌药2期试验获阳性结果!
The Good Bug完成A轮融资,OneHealth与均瑶健康达成合作,易慕峰胃癌药物获FDA孤儿药资格认定,Upside Foods建设细胞培养肉工厂,大北农拟收购中国圣牧部分股权。
2023-09-21
“进攻”胆管癌,韩国企业启动活菌药2期试验
礼来糖尿病联合疗法中国获批,Survodutide 3期临床递交申请,艾帕洛利单抗上市申请获受理,LANDOS与鲁汶大学合作研究NX-13,Vivici获得母公司首笔注资。
2023-09-20
消化内镜未来如何发展?一文解析发展历程与市场态势
全球与中国内窥镜市场的发展如何呢?有哪些利好因素?
2023-09-19
时隔十年!新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发布,哪些有变?
First Wave与赛诺菲就Capeserod达成合作,Aclipse与Chong Kun Dang就M107达成合作,GIMOTI新专利获授权,Crofelemer获日本专利,ThirtyFiveBio获得49.5万英镑投资。
2023-09-18
科技部发文,粪便不再纳入人类遗传资源管理范围
ColoFuture研究突破性顶线结果公布,SugarBEAT佩戴24小时的研究完成,腹泻药物NP-300提交拨款申请,HDM1002片获批减肥临床,UCERIS泡沫气雾剂在加拿大上市。
2023-09-17
左涛+兰平:新冠感染前的肠道菌群特征,与感染后的症状有关
中山大学左涛、兰平与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发表一项探索性研究,提示肠道菌群在稳态时的巨大异质性可能会对个体的基础免疫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在遇到病毒感染(如新冠)时介导不同的免疫反应和症状。
2023-09-16
刘洋彧等Nature子刊:限制性内切酶或可助力解决宏基因组假阳性鉴定问题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刘洋彧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利用物种特异性IIB型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作参考,不采用通用标记或整个微生物基因组,构建基于IIB型限制性内切位点的宏基因组分析器MAP2B,MAP2B可以有效的消除微生物组数据鉴定时存在的假阳性,并生成更高精度、更准确的物种分类结果,值得关注。
2023-09-14
刘克玄+李偲等Nature子刊: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生物标志物及调控新机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李偲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血浆外泌体circEZH2_005有望作为肠I/R肠损伤敏感及特异的诊断生物标志物,还阐明了circEZH2_005/hnRNPA 1/Gprc5a信号调节肠I/R肠损伤的新机制,为临床上防治肠损伤提供了潜在的干预靶点,值得关注。
2023-09-13
李后开/盛丽莉/胡义扬/谢岑Nature子刊:猪脱氧胆酸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上海中医药大学李后开、盛丽莉、胡义扬及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谢岑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发现猪脱氧胆酸(HDCA)通过抑制RAN介导的PPARα细胞核-细胞质穿梭,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2023-09-13
陆正齐+赵文婧+牟相宇:肠菌紊乱加剧遗传性脑小血管病的全身炎症和行为障碍
近日,中山三院脑病中心神经内科陆正齐、中山大学医学院赵文婧和牟相宇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以单基因遗传性脑小血管病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肠道微生物通过脑肠轴诱发系统性炎症,从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值得关注。
2023-09-13
王胜锋+詹思延+段丽萍:超5亿人数据,揭示中国城镇居民炎症性肠病现状
近日,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王胜锋、詹思延以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段丽萍团队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研究,以2012-2016年间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的约5.1亿人为基础,计算了2016年全国城镇IBD发病率,首次描绘了IBD在中国城市的分布情况,为制定适当的IBD患者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了流行病学依据。
2023-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