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同/黄璐琦/刘永鑫等:ImageGP 2.0——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强大数据可视化与可重复性分析工具
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陈同和中国农科院深圳基因组所刘永鑫等团队发表文章,发布了在线数据可视化和生信分析平台ImageGP的升级版ImageGP 2.0(https://www.bic.ac.cn/BIC/#/),引入了最新网络开发技术,重新设计了用户使用界面,大大丰富和增强了原有功能,并显著改善了用户使用体验。
2024-10-19
徐振江等:深度学习新方法DeepPhylo助力提升微生物数据分析准确性
南昌大学徐振江团队发表研究,通过整合微生物丰度数据和系统发育信息,开发出一种深度学习新方法DeepPhylo,显著提高微生物组数据分析的预测准确性。
2024-10-19
单昭/祁斌团队:Chi3l1蛋白与细菌肽聚糖互作,调控肠道黏液层菌群
云南大学单昭、祁斌与团队发表研究,揭示了一个新的“脚手架模型”:宿主蛋白Chi3l1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从而调控肠道黏液层微生物群稳态。
2024-10-18
郑浩/王小斐Cell子刊:肠菌调节脂代谢,助蜜蜂更聪明
中国农业大学郑浩、王小斐与团队发表研究,揭示了蜜蜂肠道菌群通过调节花粉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代谢来影响奖赏学习的机制。
2024-10-17
张和平/李鸿斌:益生菌Probio-X或可辅助治疗痛风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李鸿斌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探讨了益生菌辅治痛风的效果,发现基线肠道微生物组成可预测患者对益生菌治疗的响应性。
2024-10-17
靳明亮团队:老化微塑料与铬结合加剧肠道损伤
浙江大学靳明亮团队揭示了老化微塑料吸附重金属铬加剧肠道损伤的机制,特别是自噬介导的毒性反应。
2024-10-15
王春凤/朱书/杨桂连:肠道菌群产生的乙酸增强流感病毒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
吉林农业大学王春凤、杨桂连和浙江大学朱书团队合作揭示了肠道菌群衍生的乙酸通过GPR43依赖的代谢重编程,增强针对流感病毒的特异性CD8+ T细胞反应。
2024-10-15
任文凯团队:肠道真菌与细菌互作影响肺炎
华南农业大学任文凯团队发表研究,发现肠道真菌群和共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肠-肺轴影响宿主健康,为改善感染期间的肺部炎症提供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2024-10-15
施莽+李兆融等Cell:人工智能揭开RNA病毒世界的神秘面纱
中山大学施莽、阿里云李兆融与团队发表研究,建立深度学习算法LucaProt,通过数据挖掘,极大地扩展了对全球RNA病毒多样性的认知。
2024-10-12
高翔团队Nature子刊:脆弱拟杆菌种内竞争的新分子机制
肠道共生菌拟杆菌脆弱拟杆菌可分泌一种抗菌泛素同源物(BfUbb)促进种内细菌竞争,山东大学高翔团队发表研究,发现ButCD是脆弱拟杆菌中一种独特且保守的外膜转运体,其促进BfUbb的转运,并控制不同拟杆菌物种中BfUbb的拮抗范围。
2024-10-12
付云贺/王军/赵才军:唾液酸促进抗生素后病原体扩张进而加剧乳腺炎
吉林大学赵才军、付云贺和吉林农业大学王军团队合作揭示了唾液酸通过促进抗生素后肠道致病菌的扩张来加剧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乳腺炎,强调了通过调节MDP-NOD2-RIP2轴预防疾病的可能性。
2024-10-12
何彦/尹恝/徐开宇Cell子刊:中风后交感神经激活,下调TLR5并破坏肠道屏障
南方医科大学何彦、尹恝、徐开宇与团队发表研究,揭示了中风后交感神经激活导致肠道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为中风损伤提供了潜在治疗靶点。
2024-10-11
汪肖云团队Cell子刊:纳米孔直接RNA测序揭示微生物组如何影响宿主转录后调控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汪肖云团队发表研究,使用纳米孔直接RNA测序技术,在小鼠中全面揭示了微生物组如何调控宿主基因表达的转录后景观。
2024-10-11
专访 | 赵立平:12年深入研究,我们如何找到人类肠道核心菌群
1.5万字深度专访赵立平教授,详解研究思路和发现,分享研究背后的人物和故事,预见微生物组领域未来发展方向。
2024-10-10
赵立平/彭永德/张晨虹/施羽等Cell:人类肠道两大核心菌群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彭永德和张晨虹、启东市人民医院施羽与团队发表重要研究,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提出了新的微生物组分析框架,通过识别稳定相关的微生物基因组对,构建了“两个竞争功能群”(TCG)模型,代表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与人体健康相关的核心肠道微生物组特征。
2024-10-08
赵立平等:应对菌群分析中的信息丢失和失真问题,基于功能群的分析方法或可破局
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与团队发表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功能群的微生物组分析方法,旨在解决微生物组研究中的信息丢失和失真问题。
2024-10-08
任文凯/魏泓/葛良鹏:肠道鼠乳杆菌衍生的小RNA,调控宿主多胺代谢
华南农业大学的任文凯、华中农业大学的魏泓和重庆市畜牧科学院的葛良鹏团队合作发现肠道中鼠乳酸杆菌来源的小RNA可以调控宿主的多胺代谢。
2024-10-07
毛文君/张发明/万源/刘宁宁等:免疫-肿瘤-微生物群轴——从生物技术到新疗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毛文君、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宾汉姆顿大学万源、上海交通大学刘宁宁与团队发表文章,以免疫-肿瘤-微生物群轴概念为基础,概述了微生物组测序技术的进展、微生态疗法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增效减毒”作用以及工程菌的修饰策略,深入探讨了相关生物技术和治疗方法的发展方向和转化前景。
2024-10-07
黄秀娟+张靖婉Nature子刊:基于微生物组的IBD无创诊断方法
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张靖婉与团队发表研究,利用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宏基因组学数据,开发了一种基于肠道微生物组的非侵入性炎症性肠病(IBD)诊断测试。
2024-10-05
郑钜圣+张兵Cell子刊:中国万人研究揭示肠道真菌群与心血管代谢健康的关系
西湖大学郑钜圣、中国疾控中心张兵与团队发表研究,分析了12,641名中国成年人肠道真菌组的组成和动态变化,揭示了肠道真菌组与心血管代谢健康之间的关联。
2024-10-05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