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性别差异
文章数:86篇
维生素D
补充维生素D或可降低痴呆风险
Alzheimer's and Dementia: Diagnosis, Assessment and Disease Monitoring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在1.2万多名老年人中,补充维生素D与痴呆风险降低相关,尤其是在女性、认知正常者、非载脂蛋白ε4携带者中的益处更大。
维生素D
痴呆
APOE
性别差异
研究论文
结直肠癌
铁摄入量与大肠癌风险的关联有性别差异
铁是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男性和女性的摄入模式和新陈代谢不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铁摄入量与CRC风险之间的关联在男女性别上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其来源不同有关。
结直肠癌
铁
前瞻性研究
性别差异
衰老
Nature子刊:肠道的“性别”或是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世界范围内,女性更为长寿,一些国家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10年以上。同样地,女性比男性长寿的现象普遍存在与多个物种中。性别差异也与生理功能、代谢水平、疾病负担与药物水平息息相关。人们希望利用药物和饮食干预延缓衰老、延长寿命。但有研究表明,抗衰老靶点mTOR的抑制剂雷帕霉素对雌性小鼠寿命的延长较雄性小鼠更为显著。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所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在Nature Aging发表文章,指出雌雄两性果蝇肠道细胞自噬水平的不同或是造成雷帕霉素抗衰老效果差异的关键原因,加深了我人们对长寿/衰老的性别二态性的认识。
衰老
研究论文
性别差异
肠细胞
细胞自噬
高蔗糖摄入
Nature子刊:蔗糖诱发的脂肪肝或受性别影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中的性别二态性,指的是NAFLD在不同性别间的患病率和机制存在差异。近日,美国中西部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讨论了蔗糖摄入对不同性别小鼠能量平衡和肝-脂肪轴的影响。当脂肪变性与胰岛素响应损伤无关时,性别是影响蔗糖驱动的脂质储存和肝脏脂肪酸从头合成甘油三酯的重要调节因素。该研究为性别如何影响肝-脂肪的交互作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突出了肝外代谢在饮食诱导的脂肪变性和NAFL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
高蔗糖摄入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研究论文
性别差异
肠-肌肉轴
肠-肌肉轴的性别差异
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1000多名韩国中年人的肠道菌群与骨骼肌量进行分析后发现,肠道菌群多样性及组成与骨骼肌量的关联呈现出性别差异。
肠-肌肉轴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骨骼肌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
国内团队: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或影响中风结局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熊晓星、古丽娟与团队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诱导的中风小鼠模型中发现,相比于移植雄鼠的粪菌,移植雌鼠的粪菌可起到保护性作用:降低梗死体积及脑部损伤、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存率、同时抑制炎症应答,并可增加短链脂肪酸及色氨酸,降低氧化三甲胺的水平。
性别差异
中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超加工食品
BMJ:超加工食品或增加男性的结直肠癌风险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3个美国队列(包含超过20万名受试者)进行20多年的随访后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与男性(而非女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校正BMI及营养质量后仍显著,但仅在远端结肠癌中有显著关联。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即食产品/加热混合菜的摄入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而酸奶及乳制品甜食的摄入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降低相关;而基于肉类/家禽/海鲜的即食产品及含糖饮料的摄入与男性结直肠癌风险增加相关。
超加工食品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直肠癌
性别差异
心血管
膳食钾保护心血管,男女有别
富含钾的饮食与较低的血压和较低的心血管疾病(CVD)风险有关。European Heart Journal近期发表了基于欧洲前瞻性队列EPIC-Norfolk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基于尿液样本评估钾和钠的摄入量,分析了钾摄入量对血压和CVD风险的影响,表明钾摄入量与血压及CVD风险之间的关联存在性别差异,即钾对血压和CVD风险的保护性作用在女性中更明显,且钠摄入量高的女性更可能通过补充钾来改善血压。
心血管
钾摄入
性别差异
血压
心血管疾病
辐射损伤
崔明+刘杏忠+李长清:用肠菌及代谢物辅助改善放疗预后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一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制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崔明、李长清与南开大学刘杏忠及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探索了IVIg是否可以用来对抗辐射损伤,表明IVIg通过毛螺菌科/次黄嘌呤/PLD1轴,以一种性别特异的、肠道菌群依赖性的方式对抗辐射损伤。这些发现为改善癌症患者放疗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辐射损伤
放疗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性别差异
毛螺菌科
肠-脑轴
从肠至脑的迷走神经反馈,参与调节焦虑样行为
焦虑症与身体本身的感知紊乱有关,了解内感受的神经基础可以促进研发新的抗焦虑疗法。Biological Psychiatry发表的这项研究以大鼠为模型,发现从胃肠道到大脑的迷走神经反馈信号,通过调节杏仁中央核的基因表达,在焦虑样行为的调控中有关键作用。
肠-脑轴
迷走神经
焦虑
性别差异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JAMA新闻:脑部影像检查揭秘男孩/女孩自闭症的差异
目前诊断的自闭症在男孩中的发病率远高于女孩,这种差异是何原因造成的并不清楚。为了进一步探索脑部影像在自闭症诊断及症状预测中的作用,发表在《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上的一项研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本文是针对此研究进行的报道。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阅读原文(Supekar K, de Los Angeles C, Ryali S, Cao K, Ma T, Menon V. Deep learning identifies robust gender differences in functional brain organization and their dissociable links to clinical symptoms in autism. Br J Psychiatry. 2022 Feb 15:1-8. doi: 10.1192/bjp.2022.13. )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其他
儿童
性别差异
蛋白质限制
Cell子刊:适度限制蛋白饮食有益,但收益受性别、年龄等影响
相同能量但不同宏量营养素组成的饮食对健康有不同的影响,目前多数指南建议一般成人蛋白质摄入占总热量的10%左右,但摄入10%-35%蛋白质通常被认为是在可接受范围的。近期发表于Cell Metabolism的一篇动物研究表明适度限制蛋白质摄入对小鼠代谢有一定益处,但受益情况受小鼠性别、品系、年龄等影响,这也和人类现实世界观察到的现象(并无放之四海皆准的可明显改善大部分人健康的饮食方案)相吻合。
蛋白质限制
代谢
性别差异
糖代谢
上交医学院刘瑞欣等:肠道菌群介导糖代谢的性别差异
很多疾病都存在性别差异。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男性一般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糖代谢受损和2型糖尿病(T2D),在小鼠中也有相似发现,然而其背后机制尚不明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顾卫琼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刘瑞欣作为共同第一作者,近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表明受雄性激素调控的肠道菌群,是糖代谢性别差异的关键驱动因素。机制上,雄性激素可通过肠道菌群降低血液谷氨酰胺水平及Gln/Glu比值,从而影响胰岛素敏感性。这些发现为靶向菌群来改善T2D(特别是在男性中)提供了新思路。
糖代谢
性别差异
肠道菌群
雄激素
谷氨酰胺
肠-脑轴
芳香烃受体介导了肠道菌群对小鼠行为的影响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抗生素处理或敲除芳香烃受体,均可在悬尾实验及强迫游泳实验中,增加雄性小鼠的绝望行为,而激活芳香烃受体可逆转这一表型。
肠-脑轴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芳香烃受体
咖啡
饮用咖啡与IBS风险还存在男女有别?
近期发表于Frontiers in Nutrition的一项研究探讨了伊朗成人咖啡和咖啡因摄入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风险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整体人群中,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与IBS发病几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此外发现在女性和BMI≥25 kg/m2的超重/肥胖者中,咖啡因摄入量与IBS发病几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友情提醒,也有不少其他研究提示饮用咖啡与某些慢性病存在负相关,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存在一些健康益处,因此建议饮用咖啡与否及饮用量应根据个人情况斟酌。
咖啡
肠易激综合征
性别差异
遗传-菌群互作
张涛+贾慧珏+侯勇:深度剖析中国人的遗传-菌群关联
人体遗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但相关研究尚未充分开展。Cell Discovery近期发表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张涛、贾慧珏、侯勇与研究团队的成果,纳入近1300名中国人,首次通过深度的全基因组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了宿主遗传(常见变异、罕见变异和拷贝数变异)与肠道菌群之间的关联,并首次揭示了这些关联中的性别差异。这些发现对于研究宿主遗传因素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在健康与疾病中的作用,有重要参考意义。
遗传-菌群互作
微生物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
第一胎性别或对随后胎儿营养状况有影响
一些动物研究表明,为提高动物的繁衍效率,孕妈妈对不同性别的胎儿的“营养分配”可能是不同的。但是在人群中并未证实这一规律。本研究结论中虽然发现了第一胎性别不同,随后弟弟妹妹的发育情况是存在统计学差异的,但小编通过原文数据的核查发现,其效应量极小。人类自然繁衍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的“营养分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性别差异
研究论文
胎儿
新生儿
母乳喂养
性激素
性激素与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的互作(综述)
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性类固醇(包括雄激素与雌激素)、肠道菌群及免疫应答三者之间的复杂互作机制。相关研究有助于开发靶向肠道菌群疗法,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和接受性类固醇治疗的个体所面临的特殊健康风险。
性激素
综述
菌群-免疫互作
性别差异
雄激素
结直肠癌
银屑病患者可能有更高的结直肠癌风险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8项研究(超过1000万名受试者)后发现,女性银屑病患者(而非男性)的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提示表现出胃肠道症状的银屑病患者应注意进行结肠镜检查。
结直肠癌
荟萃分析
银屑病
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
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受肥胖和更年期的影响
肠道菌群存在性别差异,可能受性腺类固醇的影响。Microbiome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女性和男性的肠道菌群在组成和功能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但这种性别差异受绝经状态和肥胖的影响。该研究还鉴定出可预测血液性腺类固醇(特别是睾酮)水平的菌群组成特征。
性别差异
sex
gender
Gonadal steroids
testosterone
IBS
IBS患儿的粪便β-防御素-2浓度及肠道通透性增加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对比分析了IBS患儿、功能性腹痛患儿及健康儿童的粪便β-防御素-2浓度及肠道通透性,发现IBS患儿的粪便β-防御素-2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且肠道通透性显著高于功能性腹痛患儿及健康儿童,而粪便β-防御素-2浓度与肠道通透性、疼痛症状及排便次数显著相关。另外,IBS患儿的粪便β-防御素-2浓度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IBS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人β-防御素-2
β-防御素-2
2型糖尿病
高胆碱摄入或增加女性的2型糖尿病风险
肠道菌群可将饮食中的胆碱及甜菜碱转化为氧化三甲胺,后者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相关。胆碱与甜菜碱的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且不同研究的结果并不一致。Diabetes Care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3万名受试者进行近10年的随访后发现,仅在女性中,胆碱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的风险呈正相关。
2型糖尿病
胆碱
甜菜碱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IBD
Nature Reviews:IBD中的性别差异(综述)
尽管IB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并未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但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通常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及疾病严重程度。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在克罗恩病(CD)及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在疾病严重程度、结直肠癌风险、并存病、对治疗的应答等方面表现出的性别差异,并讨论了引起性别差异的可能机制。
IBD
性别差异
综述
结直肠癌
大肠癌辅助化疗更易对女性患者造成毒副作用
辅助化疗是III期和高危II期结肠癌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性别是导致药物反应在患者之间广泛变化的几个因素之一,但关于性别对目前标准的结直肠癌(CRC)辅助治疗毒性影响的合并数据是缺失的。最新发表在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数据分析结果证实,相对男性患者,接受以氟嘧啶为基础的辅助化疗的女性结肠癌患者毒性风险增加。
结直肠癌
医学研究
辅助化疗
氟嘧啶
化疗毒性
帕金森病
膳食尼古丁或降低女性的帕金森病风险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吸烟与较低的帕金森病风险相关,尼古丁可能介导了吸烟对帕金森病的保护性作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5万名受试者进行26年随访后发现,在校正吸烟、帕金森病家族史、布洛芬使用等因素后,膳食尼古丁摄入量越高(基于摄入的胡椒、西红柿、土豆及茶评估),女性(而非男性)的帕金森病风险越低。
帕金森病
尼古丁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胡椒
产前应激
产前应激影响雌性后代的菌群-IgA互作,恶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母乳喂养可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病率,母乳中的特定组分——如IgA可能介导了这种保护作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产前应激可通过降低后代雌鼠(而非雄鼠)的肠道菌群与IgA的结合,并改变菌群组成,以恶化NEC样结肠损伤。
产前应激
性别差异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IgA
菌群-免疫互作
性别差异
肝性脑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变化,存在性别差异
肝性脑病(HE)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菌群变化可影响肝硬化及HE中的肠-肝-脑轴,但性别因素在其中的影响尚未明确。Journal of 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通过分析对比不同性别、不同疾病进展阶段的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发现在不同的疾病进展阶段,男性与女性的菌群组成变化存在差异(例如乳杆菌科及韦荣球菌科的丰度),且雄性激素代谢通路等菌群功能也有所不同。
性别差异
肠-脑轴
肠-肝轴
肠-肝-脑轴
肝性脑病
高血压
减少钠盐摄入,可增加短链脂肪酸,降低高血压
高钠饮食可影响肠道菌群,因此减少钠摄入可能改变菌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来自《Hypertension》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近150名未接受过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交叉饮食干预,发现低钠饮食的摄入在有效降低患者血压的同时,可显著增加血清中的多种短链脂肪酸的水平,而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增加与血压降低及动脉顺应性改善相关。另外,低钠饮食对短链脂肪酸水平的影响在女性中更为显著。
高血压
高血压
钠摄入量
性别差异
随机交叉对照试验
益生菌
中科院水生所:益生菌改善斑马鱼脂质稳态与性别有关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陈联国、周炳升与团队的研究成果。文章利用全氟丁磺酸(PFBS)污染斑马鱼,并采用(或不采用)鼠李糖乳杆菌进行干预,探究益生菌对于污染后导致斑马鱼脂质代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的斑马鱼对益生菌的干预反应不同,益生菌补充改变PFBS毒性与暴露浓度和斑马鱼性别有关。
益生菌
脂代谢
斑马鱼
鼠李糖乳杆菌
性别差异
新冠肺炎
新冠临床表现为何男女有别?可能源于肝和胃肠等部位的ACE2表达差异
患有并存病(例如肥胖)的男性新冠肺炎患者发生重症的可能性更大,但这种性别差异的背后机制尚未明确。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种观点:因新冠病毒受体ACE2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X染色体失活及逃逸可能导致男性及女性不同组织及器官中的ACE2表达差异,从而造成新冠肺炎临床表现的性别差异。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
ACE2
性别差异
X染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