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啮齿动物(小鼠)
文章数:763篇
幽门螺杆菌
Nature子刊:幽门螺杆菌利用L-乳酸盐促进胃定殖
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补体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胃定殖,而幽门螺杆菌可利用L-乳酸盐抑制C4b在细菌表面的累积,从而促进胃定殖。
幽门螺杆菌
细菌定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L-乳酸盐
牙周炎
上海九院:牙周炎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炎(PD)与动脉粥样硬化呈正相关,但因果关联及机制尚未明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段胜仲团队与朱亚琴团队在Cardiovascular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牙周炎小鼠模型中,具核梭杆菌可通过PI3K/Akt/mTOR信号促进肝细胞的糖酵解和脂肪生成,从而恶化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
牙周炎
动脉粥样硬化
具核梭杆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Dectin-1
中山一院Nature子刊:靶向Dectin-1或可治疗结直肠癌
Dectin-1(CLEC7A基因)是β-葡聚糖受体,在真菌防御及肠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策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Dectin-1主要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中表达,而缺失Dectin-1可抑制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肠道肿瘤发生。机制上,Dectin-1可诱导MDSC产生前列腺素,后者可抑制IL-22结合蛋白表达。另外,结直肠癌患者的Dectin-1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Dectin-1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髓系抑制细胞
前列腺素E2
肠道巨噬细胞
国内团队:肠道巨噬细胞的YTHDC1调控肠道炎症及肠道屏障
YTHDC1(一种m6A阅读器)对于胚胎干细胞的维持是必需的。山西医科大学的杜杰团队与东莞市人民医院的Chuangyu Wen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肠道巨噬细胞中的YTHDC1发挥了抑制炎症应答及保护肠道上皮屏障的功能,而肠道巨噬细胞特异性缺失YTHDC1可恶化小鼠的结肠炎。另外,在IBD患者的炎症结肠部位,巨噬细胞中的YTHDC1表达下调。
肠道巨噬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IBD
低聚半乳糖
农大王军军:低聚半乳糖富集的乳酸杆菌特定菌株可抑制肠道炎症并保护肠道屏障
中国农业大学的王军军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补充低聚半乳糖(GOS)可在仔猪及小鼠中富集3种乳杆菌属:德氏乳杆菌、约氏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其中,德氏乳杆菌及约氏乳杆菌分别通过不同的机制缓解小鼠的沙门氏菌感染,而罗伊氏乳杆菌对沙门氏菌感染无保护作用。
低聚半乳糖
益生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可降解塑料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环境友好的可降解塑料可导致小鼠肠道炎症
"生态友好"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被认为可用于减少塑料污染,但其健康风险及对胃肠道的影响尚不清楚。复旦大学的方明亮团队、陈建民团队与安徽医科大学的黄以超团队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聚乳酸塑料微粒可在胃肠道中被脂肪酶降解,形成的低聚物纳米颗粒可导致基质金属蛋白酶12失活,从而导致小鼠的肠道炎症。
可降解塑料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聚乳酸塑料
单细胞多组学
Cell子刊:肠神经发生的新的细胞亚群
肠道神经系统包括有肠道神经元和肠道神经胶质细胞(EGC),调控肠道的蠕动、分泌、吸收和免疫调节。尽管肠神经元细胞主要来源于早期神经嵴细胞(ENCC)的分化,但有研究显示肠神经胶质细胞可以分化为神经元。一系列的研究显示,EGC中部分细胞群体的基因表达特征与神经嵴细胞类似,且其他分类特征也证明其更接近与神经嵴细胞,但对这些细胞亚群的研究还相对较少。近期一篇发表在Cell子刊,Cell Reports上的研究通过应用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深入分析了EGC,发现了EGC有多个亚群,其中一个位于肠神经节内的EGC亚群的神经元分化细胞基因的启动区呈现开放结构,具有神经元前分化特征。
单细胞多组学
肠胶质细胞
神经元分化
染色体开放区
基础研究
饮食-免疫互作
Cell子刊:膳食胆固醇如何影响皮肤γδ T细胞的炎症应答
高脂饮食可恶化组织炎症(如银屑病),但背后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皮肤中产生IL-17的γδ T细胞需要通过GPR183感知胆固醇代谢产物(羟固醇),以维持其胸腺发育及皮肤稳态,而饮食中的胆固醇可促进这些细胞的活化,并恶化小鼠的皮肤炎症。
饮食-免疫互作
皮肤免疫
γδ T细胞
基础研究
研究论文
妊娠期脓毒症
龚神海等Cell子刊:妊娠期脓毒症——肠道菌群如何推波助澜?
在妊娠期女性中,脓毒症是患者入院产科ICU的主要病因,常常导致新生儿发育畸形、早产、以及流产等严重后果。南方医科大学龚神海、姜勇、肖炜与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妊娠可诱导小鼠及女性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粪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merdae)的丰度降低,及其代谢产物刺芒柄花素的减少,并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从而恶化脓毒症结局。机制上,刺芒柄花素可通过与异质核糖核蛋白UL2互作,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焦亡。该研究揭示了孕产妇体内的菌群-免疫互作在脓毒症期间的重要生物学意义,为开发妊娠期脓毒症所致的免疫紊乱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策略。
妊娠期脓毒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脓毒症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Nature子刊:大肠癌如何对铂类化疗药耐药?
部分癌症患者无法从基于铂类药物的化疗中获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化疗结束后,奥沙利铂可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大量累积,并增强TGF-β活性,从而促进小鼠的结直肠癌进展,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铂类药物
肠道免疫
Science子刊:DDX5抑制Treg,促进小鼠肠道炎症
RORγt+ 调节性T细胞(Treg)在抑制T细胞过度活化及维持组织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RNA结合蛋白——DDX5可通过抑制HIF1α的表达,以抑制RORγt+ Treg的IL-10表达,从而促进小鼠的肠道炎症。
肠道免疫
DDX5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熊去氧胆酸
王军军团队:熊去氧胆酸缓解低出生体重导致的结肠炎
中国农业大学王军军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将低出生体重仔猪的粪菌移植给小鼠,可导致后者的肠道炎症;口服熊去氧胆酸可通过诱导巨噬细胞的M2极化,从而缓解低出生体重仔猪及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熊去氧胆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结肠炎
菌群-免疫互作
华西医院: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影响脂肪酸代谢,恶化小鼠银屑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李炯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银屑病小鼠模型中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改变脂肪酸代谢,增加油酸及硬脂酸的丰度,以促进Th17细胞浸润,从而恶化银屑病样症状。
菌群-免疫互作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银屑病
益生菌
长双歧杆菌可加速衰老小鼠的骨折恢复
衰老相关炎症可影响骨骼肌再生。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衰老小鼠中,补充双歧杆菌可通过保护肠道屏障完整性、抑制系统性炎症应答、维持肠道菌群群落结构,从而促进骨折后的恢复。
益生菌
骨折
衰老
长双歧杆菌
研究论文
烟酰胺单核苷酸
扬州大学:烟酰胺单核苷酸改善肠道菌群介导的定植抵抗
肠道菌群介导的定植抵抗对于保护宿主免受肠道感染至关重要。睡眠剥夺是引起肠道稳态失衡的重要因素。然而,睡眠剥夺是否影响宿主定植抵抗仍然未知。扬州大学刘源教授和王志强教授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睡眠剥夺对肠道菌群组成和下游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这些改变是否在肠道菌群介导的定植抵抗起着关键作用,以及烟酰胺单核苷酸在这一过程中的潜在影响。
烟酰胺单核苷酸
睡眠剥夺
定植抵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非必需氨基酸
Nature:补充膳食丝氨酸或可缓解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类,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非必需氨基酸(NEAA)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发病的原因之一,NEAA中丝氨酸和甘氨酸水平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降低,但这种代谢类型的机制驱动因素和下游结果尚不清楚。Natur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异常的丝氨酸稳态驱动糖尿病小鼠的丝氨酸和甘氨酸缺乏,确定了全身性丝氨酸缺乏和血脂异常是周围神经病变的新致病因素,未来或可作为治疗该疾病的新途径。
非必需氨基酸
脂代谢
糖尿病并发症
周围神经病变
研究论文
具核梭杆菌
中山大学:具核梭杆菌的毒力因子可促进结直肠癌转移
具核梭杆菌(Fn)是一种关键的结直肠癌相关细菌。DNA饥饿/稳定期保护蛋白(Dps)是一种细菌铁蛋白,可在氧化应激中保护细菌DNA。中山大学的张革团队与刘万里团队在PLoS Pathoge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鉴定出Fn在饥饿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毒力因子——Fn-Dps,后者可通过竞争铁来源,从而损伤红细胞,并通过诱导巨噬细胞表达趋化因子CCL2/CCL7,从而促进结直肠癌转移。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可检测到高水平的Fn-Dps抗体。
具核梭杆菌
毒力因子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结直肠癌
半乳凝素4
半乳凝素4帮助抵抗肠道致病菌
半乳凝素4(Galectin-4)在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并可结合菌群。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感染了肠道沙门氏菌的肠道上皮细胞中,Galectin-4可结合细菌的脂多糖O抗原,抑制细菌在胞内的运动,并激活caspase-1,促进成熟IL-18的产生。
半乳凝素4
肠道致病菌感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β淀粉样蛋白(Aβ)
国内团队:来自肠道的β淀粉样蛋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罪魁祸首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约占老年痴呆的60-70%,主要表现为认知能力和记忆能力进行性丧失,目前没有有效治疗方法,主要原因在于对该病的病理机制仍不是很清楚。AD的主要分子特征是患者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神经元内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但是中枢神经中Aβ的真正来源尚存在争议。近期国内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章京课题组在Gut Microbes上发表其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发现肠源的Aβ是AD中枢神经Aβ的重要来源,是肠脑轴参与调控AD发生的关键物质。
β淀粉样蛋白(Aβ)
肠道Aβ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和衰老
粪菌移植
肾病
实验性肾病中的肠道菌群失调特征(荟萃分析)
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助于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研究发现慢性尿毒症可能会导致肠道生态失调,各种小型单队列啮齿动物研究都支持这一假设。近日,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 JASN发表最新荟萃分析,纳入10个实验队列含127只啮齿动物,发现尽管在大多数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些趋势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引起的,但在所有队列中都没有发现患有肾脏疾病动物的可重复性变化。队列变异远远超过实验性肾脏疾病对肠道菌群的任何影响,同时作者提倡相关单队列研究不适合在微生物组研究中产生可推广的结果,值得关注。
肾病
动物实验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可溶性膳食纤维
聂少平+萧建波等:西芹的两种抗肠炎成分,一起用反而失效
多项研究发现增加蔬菜摄入具有降低结肠炎风险的作用,可能与蔬菜中膳食纤维和黄酮类化合物有关,但少有研究报道膳食纤维和黄酮类化合物同时摄入对肠道健康的影响。近日,南昌大学聂少平、萧建波及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在小鼠饲料中添加蔬菜粉(西芹、羽衣甘蓝或红菊苣),其中西芹缓解结肠炎效果最差,进一步探究揭示西芹可溶性膳食纤维(CSDF)和西芹黄酮类化合物(CF)均可显著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但CSDF会削弱CF对结肠炎的改善作用。总之,该研究为阐明不同膳食成分间的互作对肠道健康和其他疾病的影响提供了参考和见解,值得关注。
可溶性膳食纤维
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西芹
脂肪酸
Cell子刊:肠道菌群产生的脂肪酸促进肥胖
Cell Metabolis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肥胖及糖尿病患者及小鼠中,肠道共生菌Fusimonas intestini的丰度升高,后者产生的长链脂肪酸可通过损伤肠道上皮屏障,从而恶化小鼠的肥胖表型。
脂肪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肥胖
啮齿动物(小鼠)
膳食胆碱
缺乏膳食胆碱可加剧小鼠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在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脑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人体自身合成的胆碱不足,需要通过膳食补充。Aging Cel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在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中发现,缺乏膳食胆碱可增加体重,损伤运动功能及糖代谢,导致心脏及肝脏病理,并增加β-淀粉样蛋白累积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AD标志。
膳食胆碱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阿尔兹海默症
啮齿动物(小鼠)
粪菌移植
浙大团队:年轻的肠道菌群或能帮衰老的造血干细胞恢复活力
造血干细胞是骨髓中的种子细胞,造血干细胞老化伴随造血重建功能障碍,包括再生和植入能力的丧失、骨髓分化倾向和造血恶性肿瘤风险的升高。有研究报道肠道菌群或影响造血功能,但仍需深入探究。近日,浙江大学钱鹏旭、黄河及团队在Blood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移植自年轻小鼠的粪便菌群通过抑制炎症可促使衰老的造血干细胞恢复活力。总之,该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在造血干细胞衰老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并为制定与衰老相关的血液疾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见解,值得关注。
粪菌移植
造血干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衰老
抗菌肽
浙大Nature子刊:通过机器学习在短肽全库中高效筛选抗菌肽
在过去几十年里,多肽合成和修饰化学的技术进步极大促进了治疗多肽的发现和翻译,目前,超80种多肽药物已获监管机构批准,550-750种多肽正处于临床或临床前阶段。然而,由于肽序列的组合空间很大,系统地鉴定功能肽仍具有较大困难。近日,浙江大学计剑、赵俊博、张鹏及团队在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结合经验判断、分类、排序和回归任务组成的全新机器学习管道(SMEP),极短时间内即可实现在含有数千亿候选序列的六肽-九肽全序列文库中抗菌肽的识别。此外,对其中3条代表性的抗菌六肽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在患有细菌性肺炎的小鼠中,所确定的多肽雾化配方显示出与青霉素相当的治疗效果。总之,该研究报告的机器学习管道可能会加速新功能肽的发现,值得关注。
抗菌肽
机器学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抗菌功能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卟啉单胞菌如何抑制免疫细胞恶化口腔癌?
树突细胞(DC)表达的PD-L1对于肿瘤免疫治疗十分关键。牙龈卟啉单胞菌(Pg)的定殖可恶化上消化道癌症的进展。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Pg感染可通过增强Akt-STAT3信号通路,上调DC的PD-L1表达,以抑制CD8+ T细胞的活性,从而加剧小鼠的口腔癌进展。
牙龈卟啉单胞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口腔癌
茶褐素
李华斌+甘人友等:茶褐素如何改善肥胖和脂肪肝?
虽然已知肠道菌群参与外周5-羟色胺的合成,但调节肠道菌群是否可以影响肝脏中5-羟色胺的含量和功能尚不清楚。中山大学李华斌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甘人友与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茶褐素(黑茶中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通过肠道菌群调节5-羟色胺水平和相关信号通路,能够预防或治疗肥胖和NAFLD。该研究为茶褐素、5-羟色胺、肠道菌群、NAFLD和肥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茶褐素
5-羟色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菌群-免疫互作
靶向Treg或可减少肠菌移位,治疗急性胰腺炎
在急性胰腺炎(AP)中,细菌易位及胰腺坏死区感染是重症及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AP小鼠模型中,减少调节性T细胞(Treg)可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抑制十二指肠的兼性致病菌过度生长,并减少兼性致病菌向胰腺的易位。该研究结果提示,靶向Treg或可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
菌群-免疫互作
急性胰腺炎
调节性T细胞
细菌易位
研究论文
AKK菌
国内团队Nautre子刊:Akk菌在虫媒病毒感染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出现的蜱虫传染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白蛉病毒属(SFTSV)感染导致。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刘玮团队与浙江大学的朱书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Akk菌通过产生一种生物碱——骆驼蓬碱,调节肝细胞的胆汁酸代谢,以抑制NF-κB介导的系统性炎症,从而在SFTSV感染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AKK菌
虫媒病
虫媒病毒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CD82
CD82调节NLRP3炎性小体的降解,从而调控结肠炎
CD82是一种跨膜蛋白,与癌症抑制及免疫细胞活化相关。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CD82可通过阻断BRCC3介导的NLRP3去泛素化,从而促进NLRP3的降解;而缺失CD82可促进NLRP3炎性小体活化,并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补充普通拟杆菌可通过抑制CD82的表达,以激活NLRP3炎性小体,从而缓解小鼠结肠炎。
CD82
NLRP3炎性小体
BRCC3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