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CHINAGUT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研究论文
文章数:5214篇
自然流产
国内团队:滋养层细胞LDHA缺乏或是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的罪魁祸首
代谢异常(包括糖酵解抑制)可能会导致滋养细胞功能失调,从而导致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然而其中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滋养层细胞LDHA的干预操作,揭示了滋养层细胞周期和增殖中LDHA/PI3K/AKT/FOXO1/CyclinD1 的新调节途径,为进一步揭示自然流产的机制提供了思路。
自然流产
孕妇
滋养层细胞
研究论文
细胞系实验
孕前糖尿病
孕前糖尿病女性比例递增,孕期健康引关注
本研究分析了美国7670万余名分娩孕妇数据,发现从2000年到2019期间,各种类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这种增加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妊娠结局风险增加。因此,随着人群中各种慢性病比例的增加,孕产妇的健康问题也有了新的特点,许多健康管理方案也需要随之更新。
孕前糖尿病
研究论文
剖宫产率
菌群-肠-脑轴
抑制微皱褶细胞或能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典型的病理标志包括细胞外淀粉样蛋白-β(Aβ)聚集的老年斑和过度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菌群-肠-脑轴(MGB)理论认为肠道微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宿主的大脑活动和行为功能,微皱褶(M)细胞在肠道对抗外部抗原的免疫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被病原细菌和蛋白质进入体内所利用。然而,M细胞的变化是否会影响肠道环境,从而改变AD的脑部病理仍不清楚。近期发表于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上的文章,研究了AD中M细胞的变化以及M细胞缺失对AD的影响。结果表明,AD中M细胞的减少改变了肠道菌群的组成,从而减轻了AD的病理特征。调节M细胞密度可能是治疗因菌群加重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种新的策略。
菌群-肠-脑轴
微皱褶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纳米塑料
中国环科院:补充维生素D或可缓解纳米塑料暴露带来的影响?
先前多项研究已经调查了纳米塑料暴露如何通过失调的脑-肠轴互作介导神经和肠道毒性,但很少有报道探究如何减轻这些影响。近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赵晓丽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探究VD如何缓解纳米塑料暴露对其神经和肠道毒性的影响。高浓度VD可减少斑马鱼脑组织和肠组织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积累,增加5-HT含量进而缓解焦虑行为。总之,该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缓解由PS-NPs暴露引起的大脑-肠道-病毒组紊乱方面的潜力巨大,值得关注。
纳米塑料
维生素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病毒组
腹泻
Nature子刊:医院获得性腹泻患者生物标志物有何特征?
医院获得性腹泻(HAD)很常见,通常与抗生素给药后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失调有关。 艰难梭菌是最重要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AAD) 病原体,但人们对AAD和艰难梭菌感染 (CDI) 与对比抗生素治疗相关的微生物群和代谢组知之甚少。近日,莫纳什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医院获得性腹泻患者的生物标志物,发现酪胺/酪氨酸比值升高和脯氨酸粘性发酵分别可作为低多样性肠球菌显性AAD以及伴随肠球菌增殖和CDI的生物标志物,值得关注。
腹泻
生物标志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致病菌感染
人源化血脂异常动物模型
广西大学:调节食源性血脂异常时,肠FXR或比肝FXR更重要
饮食引起的血脂异常与肠道菌群有关,但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影响脂质代谢的因果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广西大学高洁团队使用血脂异常供体的粪菌移植成功建立了人源化血脂异常小鼠模型,以研究肠道菌群在饮食诱发的血脂异常中的因果作用,相关成果最新发表在Microbiome上。工作表明基于该模型研究肠道菌群在饮食诱发的血脂异常中的因果作用是可行的,并且揭示肠道菌群-胆汁酸串扰通过肠道FXR而非肝脏FXR介导调节饮食诱发的血脂异常下的脂质代谢。
人源化血脂异常动物模型
肠道FXR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饮食诱发的血脂异常
肠道真菌
湖南农大:Clec7a驱动肠道真菌介导的食源性肥胖
与细菌相比,肠道真菌在肥胖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尹杰、肖定福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肥胖猪模型和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发现肠道真菌/Clec7a信号会参与饮食诱导的肥胖,未来也可作为人类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值得关注。
肠道真菌
肥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抗真菌药物
狄氏副拟杆菌
聂少平团队Nature子刊:狄氏副拟杆菌通过激活肠GPR109a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是指胰岛素靶器官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导致机体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多的一种症状。IR是Ⅱ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病理基础。近日,南昌大学聂少平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体外、动物和人群试验,发现肠道共生狄氏副拟杆菌会通过烟酸-肠道GPR109a轴改善IR,最后通过独立的验证队列和公共数据库数据重分析再次验证了狄氏副拟杆菌、烟酸和胰岛素抵抗间的关系,值得关注。
狄氏副拟杆菌
胰岛素抵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胃癌筛查
韩国全境癌症筛查计划有效降低胃癌死亡率
韩国和日本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胃癌筛查项目已经开展了数十年,Gastroenterology最新文章评估这些计划对胃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韩国全国性胃癌筛查有明显的好处,在第15年死亡率降低了41%,而日本项目的有效性尚不确定,该数据将为其他国家的胃癌筛查项目提供宝贵的参考。
胃癌筛查
胃癌死亡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色氨酸代谢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肠菌代谢物与症状性手骨关节炎间有何关联?
骨关节炎是常见关节病,会引起患者的关节软骨受到损害,甚至引起患者的整个关节受累、蜕变和纤维化溃疡等。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可通过影响宿主代谢引起炎症性疾病。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雷光华、曾超及团队在EBio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两个独立队列探究肠菌代谢物与症状性手骨关节炎(SHOA)间的关联,发现色氨酸生物合成和色氨酸代谢物微生物功能的改变,特别是吲哚-3-乳酸水平的降低,与SHOA相关,值得关注。
色氨酸代谢
手骨关节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药物研发
瑞金医院:肠道靶向的爆炸水凝胶微球可促进尿酸排泄?
嘌呤可在肠道微环境中转化为尿酸,引发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痛风,同时尿酸排泄受损。然而,增加尿酸排泄仍然是一个挑战。近日,瑞金医院Wenguo Cui及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构建出一种含尿酸酶的肠道靶向爆炸性水凝胶微球,可将尿酸从肠上皮细胞排泄到肠道中。通过体内外实验证实,该水凝胶微球降尿酸的效果显著,还可以调节肠道菌群进而维持肠道稳态,可用于痛风治疗,值得关注。
药物研发
痛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物材料
副干酪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或可调节肺部免疫助力抗流感
益生菌对免疫反应的调节对局部和全身免疫至关重要。最近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与肺部免疫间存在相关性,然而,其背后的证据和机制仍然难以捉摸。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这项研究,通过体外试验和动物实验,发现从健康志愿者的粪便中分离鉴定出副干酪乳杆菌菌株可调节肺部免疫,提高应对流感病毒感染的能力,值得关注。
副干酪乳杆菌
流感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肺轴
自闭症
杨云生+郑浩:移植自闭症儿童肠菌影响蜜蜂肠道代谢和大脑功能
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代表性疾病,如今发病率越来越高。胃肠道症状是ASD常见的合并症,先前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肠道微生物群组成不同于正常发育儿童,这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通过微生物-肠道-脑轴对宿主产生影响。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中国农业大学郑浩及团队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通过粪菌移植试验,发现移植自闭症儿童的粪便微生物群会影响蜜蜂肠道代谢、学习和记忆能力,值得关注。
自闭症
粪菌移植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大脑功能
癌症干细胞
北京协和医学院Nature子刊:抑制因子1可作为CRC抗癌新靶点?
消除癌症干细胞(CSCs)和恢复抗肿瘤免疫仍然是癌症治疗尚未解决的挑战。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海增、Fang Hua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确定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的分化抑制因子1(ID1)作为中心分子节点,双重控制癌症启动能力和诱导肿瘤免疫逃逸。证据表明靶向ID1稳定性可以提高CRC患者的免疫治疗和化疗敏感性,值得关注。
癌症干细胞
结肠癌(CRC)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巨噬细胞
全谷物饮食
全谷物消费与黑人记忆力下降速度较慢有关?
全谷物指经过清理但未经深加工,保留完整颖果结构的谷物籽粒;或虽经碾磨、粉碎、挤压等加工方式,但皮层、胚乳、胚芽的相对比例仍与完整颖果保持较一致的谷物制品。近日,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Neurolog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在黑人中,吃最多全谷物的人记忆力下降程度较低,相当于比吃少量全谷物的人年轻8.5岁,而在白人参与者中没有发现类似的趋势,值得关注。
全谷物饮食
记忆力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认知功能
生物合成基因簇
ABC-HuMi:人类微生物组生物合成基因簇存储库
人类微生物组已成为多种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丰富来源,在治疗应用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近日,萨尔兰大学研究人员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开发出ABC-HuMi(https://www.ccb.uni-saarland.de/abc_humi),一个通过计算预测来自人体主要部位和系统的生物合成基因簇 (BGC) 的存储库。通过捕获不同人体部位复杂的生物合成潜力,为发现和表征新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提供了全面的资源,值得关注。
生物合成基因簇
数据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人类微生物组
景观生态学
PNAS:基于景观生态学稀疏性预测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新方法
微生物群落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微生物组工程改造微生物群落可改善人类健康、农业和气候等。而实现有效的微生物群落的改造,需要首先实现对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的准确预测。近期一篇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引入了一种新的、与机制无关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方法可以通过较少的样品准确预测样本外的群落组成。
景观生态学
稀疏度
微生物工程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皮肤菌群
Cel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于神经细胞,引发皮肤瘙痒
湿疹和特应性皮炎引起的瘙痒,通常被认为皮肤炎症引起的。近日,哈佛医学院研究人员在Cell发表最新研究,发现皮肤瘙痒另一个原因是一种常见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种细菌存在于人类的鼻腔、头发和皮肤上,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会造成感染。大量繁殖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会导致皮肤菌群紊乱,并激活痒觉相关信号通路。给感染小鼠使用药物Vorapaxar,能够阻断PAR1受体,消除小鼠的瘙痒症状,值得关注。
皮肤菌群
金黄色葡萄球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皮肤瘙痒
循环肿瘤DNA(ctDNA)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CRC中有何临床应用价值?
循环肿瘤DNA常被提议作为最小残留病评估的工具,ddPCR可提供低分析成本和不到一天的周转时间,使其展现出成熟的临床应用。近日,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Annals of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招募851名以治愈为目的的II-III期CRC患者,探究术后风险评估和系列监测的潜力,以及转移部位如何影响ctDNA检测。发现个性化dPCR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手术后的MRD,并显示了用于复发监测的连续ctDNA检测的前景,值得关注。
循环肿瘤DNA(ctDNA)
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风险评估
消化肿瘤
国内团队Cell子刊:血浆cfRNA或能揭示胃肠癌患者临床状态
细胞外核酸分子包括细胞游离DNA(cfDNA)和细胞游离RNA(cfRNA),因为受到细胞外囊泡或结合蛋白的保护,所以在血浆中可以抵抗完全降解,因此被广泛用于癌症诊断和预后的评估。然而,包括结直肠癌(CRC)和胃腺癌(STAD)等普遍存在的胃肠道恶性肿瘤,对涉及cfDNA和cfRNA的游离多组学数据的系统探索有限。目前诊断和监测这两种癌症的方法缺乏揭示分子机制异质性的能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在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使用包括血浆基因组、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学分析在内的匹配数据,揭示了CRC和STAD的游离核酸景观,展示了液体活检中联合多组学的概念,并提供了一种用于动态监测癌症状态的基于cfRNA的实用程序。
消化肿瘤
液体活检
Multi-Omics
Cell-free DNA
cell-free RNA
多发性硬化症
国内团队:多发性硬化发病过程两性差异背后的机制是何?
多发性硬化症在发病率和临床特征上表现出强烈的女性倾向,其患者多为中青年女性。但目前已有的治疗药物多为对症治疗,选择品种有限且价格昂贵,无法得到根治,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近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周嘉伟、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宋昕阳、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朱正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陈晟及团队在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肠道上皮细胞多巴胺D2受体(IEC DRD2)过度激活可选择性地在雌性小鼠中改变肠道菌群的组成及其代谢物水平,从而促进多发性硬化的发病,值得关注。
多发性硬化症
两性差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胎盘炎症
国内团队:宫内炎症免疫状态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本研究通过人群数据分析,发现认知能力低下与产前胎盘炎症细胞因子(IL-8、IL-6、TNF-α 和 IFN-γ)的高表达有关,这凸显了在解析后代认知发展中,评估宫内胎盘免疫状态的潜在重要性。
胎盘炎症
研究论文
儿童
智力发展
儿童认知水平
鱼菌群
宿主系统发育与肠道和皮肤菌群之间存在显著系统发育共生关系
虽然许多研究报道皮肤和肠道菌群的结构是由物种特异性和栖息地特异性驱动,但在野生脊椎动物中,宿主特异性与环境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仍然知之甚少。近期发表于Microbiome上的文章,探究了鱼类皮肤、肠道和周围水体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组成,并评估宿主栖息地和系统发育对菌群相似性的预测程度。结果表明,在宿主相关菌群(肠道和皮肤)的形成和组成方面,宿主所处的环境比宿主特异性选择具有更大的作用,在评估宿主特异性对菌群影响时必须加以考虑。此外,宿主及其相关菌群之间的进化关系也发挥重要作用。
鱼菌群
宿主-菌群共进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鱼
肠乳杆菌
陈淑洁+王良静+宋章法:肠乳杆菌通过促进视黄酸生物合成或可抑制结肠炎
基于微生物的疗法是溃疡性结肠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浙江大学陈淑洁、王良静和宋章法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发表最新研究性文章,发现是一株促进肠道稳态的新型保护性细菌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 Intestinalis)可缓解结肠炎并下调结肠中Th17细胞含量,并且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证实了肠乳杆菌与相关基因之间的相关性,表明肠乳杆菌是一种或可治疗结肠炎的潜力益生菌。
肠乳杆菌
结肠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Th17
益生菌
益生菌可能通过抑制肠道FXR信号限制肥胖和相关的脂质代谢紊乱?
补充益生菌已成为一种有前途的治疗工具来管理代谢疾病。近日,里昂第一大学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评估了乳双歧杆菌LA804和格氏乳杆菌LA806混合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代谢疾病的影响,当对高脂饮食喂养的小鼠进行预防性给予益生菌混合物时,发现可能通过抑制肠道中的FXR信号来限制肥胖和相关的脂质代谢紊乱,值得关注。
益生菌
脂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饮食结构
Nature子刊:改善饮食结构或可使预期寿命增加10年
饮食直接影响着人类的健康,坚持健康的饮食模式对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发展和影响预期寿命起着重要作用。近日,挪威卑尔根大学研究人员在Nature Food发表最新研究,发现更健康的饮食可以延长预期寿命,对健康饮食模式的改变越大,预期寿命的预期增长就越大。预期寿命的最大延长与全谷物和坚果摄入量的增加以及含糖饮料和加工肉类摄入量的减少有关,值得关注。
饮食结构
长寿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含糖饮料
肠道菌群
何彦+尹恝:肠菌通过介导胆汁酸代谢或可缓解中风后的炎症反应
缺血性中风已被证明会导致肠菌失衡,但其介导的胆汁酸代谢变化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何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尹恝及团队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发表最新研究结果,肠道菌群会介导胆汁酸代谢,发现恢复熊去氧胆酸可减少梗塞面积,改善小鼠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与通过TGR5/PKA途径抑制NLRP3相关的促炎细胞因子有关,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中风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胆汁酸代谢
工程菌
Cell子刊:通过工程菌精确操纵肠道代谢组,研究硫化氢对肠道上皮细胞的浓度依赖性作用
硫化氢(H2S)是一种由宿主细胞和菌群产生的代谢物,其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取决于H2S的浓度、使用的模型系统和给药途径。因此,一种精准控制肠道微环境中的H2S浓度有助于阐明其在人体组织中的浓度依赖性作用。Cell Reports上近期发表的文章,设计大肠杆菌来滴定H2S水平,诱导对宿主基因表达和代谢的剂量依赖效应。文章向我们展示了气态微生物代谢物在低气透性、人源化肠道微生理系统中的因果作用,从而实现了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率分析。
工程菌
肠道芯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与后代儿童学业成绩存在关联
以往的研究表明,妊娠期糖尿病(GDM)与儿童较差的认知行为能力存在关联,但这些观察性研究中没有很好控制混杂因素,尤其是母亲的BMI。本研究有趣的发现,GDM对后代的影响或许弱于BMI。
妊娠期糖尿病
研究论文
BMI
儿童
学业成绩
进食调控
Science子刊:未定带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可调控饥饿状态下摄食动机行为
先前研究表明敲除多巴胺后可引起严重的饥饿状态,但激活腹侧被盖区(VTA)或其下游伏隔核脑区仅仅增加小鼠进食次数,并不增加食物总消耗量。除了VTA以外,下丘脑和未定带区(ZI)也表达多巴胺能神经元。近日,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章小兵及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未定带区域一群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会参与饥饿状态下觅食行为动力的编码。该机制揭示了大脑如何调节摄食行为来控制进食的频率,以帮助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值得关注。
进食调控
未定带区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巴胺能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