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CHINAGUT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医学研究
文章数:721篇
谷蛋白敏感
Lancet子刊:预期与实际摄入谷蛋白对非乳糜泻谷蛋白敏感性患者胃肠道和肠道外症状的影响
许多没有乳糜泻或小麦过敏的人减少了谷蛋白的摄入,因为他们认为谷蛋白会导致胃肠道症状。究竟负面预期是否会影响胃肠道和肠道外症状仍然未知。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上近期刊登的文章,研究了预期谷蛋白摄入与实际谷蛋白摄入对自我报告的非乳糜泻谷蛋白敏感(NCGS)患者胃肠道和肠道外症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预期摄入谷蛋白和实际摄入谷蛋白的组合导致总体胃肠道症状、腹部不适和腹胀最显著,反复接触谷蛋白进一步强化了干预组之间的差异,说明反安慰剂效应在NCGS患者的症状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谷蛋白敏感
消化系统疾病
医学研究
非乳糜泻谷蛋白敏感性患者
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癌症干细胞
北京协和医学院Nature子刊:抑制因子1可作为CRC抗癌新靶点?
消除癌症干细胞(CSCs)和恢复抗肿瘤免疫仍然是癌症治疗尚未解决的挑战。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张海增、Fang Hua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确定了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达的分化抑制因子1(ID1)作为中心分子节点,双重控制癌症启动能力和诱导肿瘤免疫逃逸。证据表明靶向ID1稳定性可以提高CRC患者的免疫治疗和化疗敏感性,值得关注。
癌症干细胞
结肠癌(CRC)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巨噬细胞
循环肿瘤DNA(ctDNA)
循环肿瘤DNA检测在CRC中有何临床应用价值?
循环肿瘤DNA常被提议作为最小残留病评估的工具,ddPCR可提供低分析成本和不到一天的周转时间,使其展现出成熟的临床应用。近日,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医院研究人员在Annals of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招募851名以治愈为目的的II-III期CRC患者,探究术后风险评估和系列监测的潜力,以及转移部位如何影响ctDNA检测。发现个性化dPCR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手术后的MRD,并显示了用于复发监测的连续ctDNA检测的前景,值得关注。
循环肿瘤DNA(ctDNA)
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风险评估
食物不安全
JAMA子刊:老年人食物不安全与认知能力下降和痴呆风险增加有关
美国老年人食物不安全比例逐年升高,这类人群营养摄入量较低,健康较差,压力、抑郁以及痴呆风险增加。老年人的食物不安全是否与随后更高的痴呆风险和记忆力下降有关仍不清楚。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评估了老年人食物不安全与随后的认知健康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食物不安全与痴呆风险增加、记忆功能下降和记忆衰退速度加快有关。
食物不安全
认知功能
队列研究
医学研究
痴呆风险
消化酶补充剂
消化酶补充剂或有助于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引起的复杂疾病,最常见形式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影响全世界约10~30%的人群,其特征不是胃肠道结构性或溃疡性病变,而是功能异常,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功能性消化不良由于其高患病率以及症状的慢性和复发性而成为一个相当重要的临床问题。Biomedicine and Pharmacotherapy一项最新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临床试验评估发现在正常饮食中补充从真菌发酵获得的多酶混合物可有效减少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并改善睡眠质量,并且耐受性良好。
消化酶补充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IBD指南
整合RCT和REW数据指导IBD临床治疗(综述)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免疫调节紊乱。临床上对其治疗通常需要长期的生物或者小分子药物治疗以期达到疾病的稳定缓解。对于疾病病理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应的新干预技术的开发,对于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治疗指南通常需要基于临床证据,一方面指南很难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技术很快地整合进入常规治疗方案中,另一方面在指南在整合临床实践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短板。近期一篇发表在Gastroenterology上的综述通过对临床研究数据以及临床实践数据的回顾分析,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多种新的数据整合模式,以便于其了解证据来源的关键差异,以及如何应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新干预技术的有效性,进一步如何使用这些证据来更好地整合当前临床指南。
IBD指南
新型治疗技术
随机临床实验
临床实践数据
数据整合模式
饮食干预
想有效减肥?试试高质量饮食+高饮食依从性
健康饮食可以帮助减肥,例如吃高质量的饮食或坚持特定的饮食模式会影响减肥效果。然而,对于那些遵循宏量营养素限制饮食的人群来说,两种饮食方式同时干预对于减肥的效果仍然未知。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针对随机临床试验的二次分析表明,在健康低碳水化合物和健康低脂饮食中,高质量/高依从组12个月内BMI下降幅度显著大于低质量/低依从组,说明高饮食依从性和高质量饮食相结合的减肥方法确实有效。
饮食干预
减肥
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健康低碳水化合物饮食
地中海饮食
肠道菌群或能部分解释饮食与肥胖和炎症之间关联
腹部肥胖会增加慢性炎症,地中海饮食与肥胖之间的关联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的组成,然而,肠道菌群是否调节饮食与年龄相关的身体成分参数与全身炎症之间的关联仍然未知。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文章,使用替代地中海饮食(aMed)评分进行评估,研究了肠道菌群对坚持地中海饮食之间的关联的潜在介导作用。数据表明,与得分最低的参与者相比,aMed评分较高的参与者的脂肪组织和全身炎症水平较低,紫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较高,消化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较低。地中海饮食依从性与肥胖和炎症之间高达20%的关联可以通过肠道菌群介导来解释。
地中海饮食
腹部肥胖
肠道菌群
医学研究
沙利度胺
仁济医院NEJM:沙利度胺治疗复发性小肠发育不良出血疗效显著
小肠反复出血占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10%,目前仍是治疗难题。先前已有研究评估应用沙利度胺治疗小肠血管发育不良(SIA)引起的反复出血,但仍缺乏确证试验。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戈之铮、陈慧敏及团队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评估沙利度胺对SIA反复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发现沙利度胺减少了SIA反复出血患者的出血,其效果显著,值得关注。
沙利度胺
小肠发育不良出血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药物研发
粪菌移植(FMT)
张发明团队:粪菌移植的未来发展(综述)
人类的肠道微生物包含一个复杂的微生物群体,其中有细菌、古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以及原生动物等。随着研究的深入,肠道菌群在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因而催生了粪菌移植(FMT)治疗生物群落紊乱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1至2021年间,临床报道FMT可以应用在85种疾病的治疗中。尽管FMT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在由于移植供体粪便的成分非常复杂,导致了FMT临床应用和结果的高度的异质性,显著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基于此,科学家在不断开发和优化新型的FMT的模式,例如今年来出现的移植清洗过的粪便细菌群落或者粪便菌群的孢子移植,同时针对病毒在肠道微生态中的作用,也开发出了新的粪病毒移植方法。近期一篇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课题组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粪菌移植的综述,回顾了临床发展历史,安全性以及法规相关内容,对于FMT面临的挑战和新兴方法学进行了讨论,为FMT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新观点。
粪菌移植(FMT)
历史
安全性和法规
存在问题
新型技术
预后
石汉平团队:全身炎症和ECOG-PS指标或能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癌症恶病质的发生和发展与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有关。然而,很少有相关研究报道结直肠癌(CRC)恶病质患者全身炎症和身体机能的生存结局预测。近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和邓力以及广西医科大学朱丽晨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全身炎症及表现状态对CRC恶病质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表明,全身炎症标志物在CRC患者中具有稳定的预后价值,且ECOG-PS(评估表现状态指标)可能是CRC的独立危险因素。
预后
炎症
医学研究
恶病质
结直肠癌
布拉氏酵母菌
补充布拉氏酵母菌或对多发性硬化患者有益
多发性硬化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脱髓鞘疾病,疾病症状覆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Scientific Reports一项最新临床试验对布拉氏酵母菌在临床多发性硬化治疗中的作用进行评估,数据表明布拉氏酵母菌有益于改善多发性硬化患者的炎症标志物、氧化应激指标、疼痛、疲劳和生活质量等。
布拉氏酵母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多发性硬化
索托拉西布
NEJM:索托拉西布+帕尼单抗,或对化疗难治性转移性大肠癌有益
KRAS G12C是一种突变,发生在约3%至4%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KRAS G12C抑制剂单药治疗仅能产生中等疗效。KRAS G12C抑制剂索托拉西布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帕尼单抗联合使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策略。近日,加州杜阿尔特市的希望之城综合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3期临床试验,将未接受KRAS G12C抑制剂治疗的转移性CRC患者分3组,发现索托拉西布+帕尼单抗,对化疗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更有益,值得关注。
索托拉西布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药物研发
限时进食
限时进食或能降低成人TNF-α和瘦素水平(荟萃分析)
肥胖及其并发症与局部和全身性炎症有关,而且可能部分来源于脂肪组织炎症。限时进食(TRE)作为饮食干预的一种措施,有助于减轻肥胖患者的总体炎症状况,然而饮食干预的效果因人而异,且TRE在人体中的抗炎结果并不一致。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了TRE对成人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TRE可能是降低成人TNF-α和瘦素水平的有效方法。
限时进食
炎症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肠道菌群
人肠道菌群代谢纤维和粘蛋白的4种功能特征谱
宏基因组测序极大的促进了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关系的研究。尽管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深入,但是仍然主要停留在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描述阶段,对于其功能的研究,特别是生态系统的功能方面的研究仍有待新的功能研究技术手段的开发。近期一篇发表在Microbiome的研究论文,从肠道内纤维和粘蛋白组分角度出发,对其水解、发酵以及产氢代谢特征进行了分析,将这些功能分解成4种功能谱特征,从而容易地针对饮食、生态失调、炎症和疾病的标记进行监测。
肠道菌群
功能代谢特征谱
纤维
粘蛋白
研究论文
药物研发
Lancet: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改善肝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
肝切除术或局部消融术是治疗肝癌的常用手段,然而,对于术后肝癌仍有复发高风险的患者,尚未建立完备的辅助治疗手段。Lancet上发表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评估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对比主动监测对高危肝癌的疗效。结果表明,与主动监测相比,接受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的患者无复发生存率得到改善。
药物研发
消化肿瘤
3期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肝癌
硒
JAMA子刊:补充硒和维E或对膀胱癌无益
大部分膀胱癌患者表现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虽最初可通过肿瘤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但高达80%的患者易出现复发甚至恶化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硒和维生素E先前已被确定为预防NMIBC复发和加剧的潜在药物,但临床试验效果不佳。JAMA Network Open近期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评估补充硒和维E能否预防NMIBC的复发和进展,然而结果表明补充硒并没有降低 NMIBC的复发风险,并且维E补充剂可能对NMIBC患者有害。
硒
维生素E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乳腺癌复发
饮食对乳腺癌复发的影响:DIANA-5随机试验
乳腺癌容易复发,诱发乳腺癌再次复发的原因主要和乳腺癌自身病理、生物学特点、治疗不规范、患者自身实际状况等因素有关。近日,欧洲肿瘤研究所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纳入1542例复发风险高的乳腺癌患者,分积极饮食干预和对照组,评估地中海饮食改变是否可预防其复发,发现DIANA-5饮食干预试验的结果并没有证实全面的饮食调整可以减少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
乳腺癌复发
饮食干预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预防医学
阿米替林
Lancet:阿米替林可缓解IBS症状(3期临床)
当一线治疗(如饮食改变、纤维、泻药、止痉挛或止腹泻药物)不能改善症状时,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会被建议接受低剂量三环类抗抑郁药作为二线治疗。阿米替林作为一种三环类药物,最初用于治疗抑郁症,但其在治疗IBS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未知。近期发表于Lancet上的一项3期临床试验,发现阿米替林比安慰剂能更有效缓解IBS症状,且根据症状反应和副作用滴定剂量时,阿米替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阿米替林
药物研发
3期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肠易激综合征(IBS)
限时进食
国内团队:降低心血管风险,限时进食有讲究(荟萃分析)
虽有荟萃分析表明间歇性禁食(IF)能够影响体重和代谢标志物,限时进食(TRE)作为IF的一种,却很少有研究专门关注TRE对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的影响。近期发表于Trend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上的一项荟萃分析,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梁小华与团队旨在找到改善不同心脏代谢标志物的最佳TRE时间表,并为不同的健康结果找到最合适的目标人群。结果表明,TRE对降低血压、减轻体重和改善血糖有显著影响,能够有效缓解心血管疾病风险。
限时进食
个性化饮食干预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心血管疾病
间歇性能量限制
节食方法大比拼:减少肥胖和心血管风险,孰优孰劣?(荟萃分析)
间歇性能量限制(IER)饮食包括限时饮食(TRE)、隔日禁食(ADF)和5:2饮食,IER饮食可以改善身体成分和心脏代谢风险指标。虽然持续能量限制(CER)饮食也有上述益处,但IER对健康的影响是否优于CER并不清楚。近期发表于Advances in Nutrition上的荟萃分析,比较了三种IER饮食与CER饮食对健康成人人体测量学和心脏代谢风险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ER饮食相比,三种IER饮食并没有显著改善人体测量学和心脏代谢风险指标,但IER饮食在降低去脂体重和腰围方面更显著。
间歇性能量限制
持续性能量限制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限时饮食(TRE)
遗传
Nature子刊:基因是否参与饮食对减肥的影响?
等热量高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饮食对体重减轻(WL)差异通常很小,然而,在不同的饮食中,个体的WL因人而异。基因水平可能改变饮食对WL影响,碳水化合物反应型基因型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中WL更多,反之亦然。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随机临床对照试验,调查了对于基因型一致和基因型不一致的超重/肥胖参与者,高脂或高碳水饮食干预12周后WL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相同能量的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和高脂肪饮食,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反应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WL没有差异。
遗传
饮食干预
随机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高脂饮食
半胱氨酸
补充可食用角蛋白或能缓解2型糖尿病(临床试验)
有研究表明,富含半胱氨酸、甘氨酸和精氨酸的可食用角蛋白衍生蛋白(KDP)饮食与心血管和代谢性疾病的死亡率呈负相关。在小鼠实验中已经证明KDP可降低血糖,但KDP对人类的影响尚不清楚。Redox Biology上近期发表的一项针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试验,发现在T2DM患者中补充KDP会增加葡萄糖清除率,改变骨骼肌组织氧化还原和胰岛素敏感性,可能与抗氧化蛋白、抗氧化表达(GPx1, SOD1)和葡萄糖摄取有关。
半胱氨酸
氧化还原
2型糖尿病
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mIBD
Nature Reviews:mIBD精准医疗报告标准(综述)
炎症性肠病通常认为为多因素导致。但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现在已经有研究认为单个基因缺失与IBD有着密切关系,这种由于单个基因变异而引起的IBD称之为mIBD。mIBD由于其病因为单基因变异引起,因此可以进行针对性较强的靶向精准治疗,且临床上已经有各种不同的靶向精准治疗应用于mIBD的治疗。但是,目前对于mIBD的精准治疗尚缺乏统一的标准或者明确的专家共识。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专家建议,回顾了近年来mIBD的精准治疗临床实践,提出了关于mIBD精准治疗的拟议标准。
mIBD
精准医疗
报告标准
综述
医学研究
饮用水
降低饮用水中硝酸盐含量或能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随着全球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许多国家饮用水中的硝酸盐含量也随之增加,继而引发新生儿出生缺陷和癌症在内的各种健康问题,尤其与结直肠癌风险增加有关。近期发表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文章,根据丹麦关于饮用水硝酸盐与结直肠癌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了将饮用水硝酸盐标准从50mg/L分别降低到9.25mg/L和3.87mg/L的健康和经济后果。结果表明,通过降低丹麦饮用水中的硝酸盐浓度,每年可以节省超过3亿美元,并避免127例结直肠癌。
饮用水
硝酸盐
结直肠癌
医学研究
饮食干预
长期摄入益生菌和膳食纤维或能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
动物双歧杆菌lactis GCL2505是一种最初从健康成人粪便中分离出来的益生菌菌株,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内脏脂肪,但益生菌的内脏脂肪减少和抗炎作用是否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仍然未知。近期发表于Nutrients上的一项临床试验,探究了联合摄入GCL2505和菊粉是否能够改善认知功能。结果表明,摄入GCL2505和菊粉可通过改善肠道环境和减轻炎症来改善认知功能。
饮食干预
认知功能
临床试验
医学研究
双歧杆菌
干扰素信号
Nature子刊:IFN水平低会降低肠屏障完整性从而增加西尼罗病毒致病性
西尼罗病毒(WNV)是一种蚊媒传播的正链RNA病毒。该病毒通常感染神经系统导致大脑皮层、脑干和脊髓的损伤。但80%的感染人群并不表现有任何疾病表型,20%的感染者症状不重,可以自愈。但有不到1%的感染者会发展至严重的神经系统侵入性疾病。然而其具体的致病机制尚不明确。已有报道显示,WNV可以通过感染肠细胞而入侵擦肠道,并表现为典型的肠道感染疾病,但其具体的致病机制也不清楚。近期一篇发表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显示,WNV是否能入侵肠道依赖于宿主IFN的水平。当STAT1通路不能有效激活时,WNV可以显著感染肠道细胞。
干扰素信号
肠道屏障受损
西尼罗病毒
严重疾病
研究论文
肠道菌群
黄秀娟团队:肠道菌群或影响新冠疫苗中和抗体的产生
新型冠状病毒自2019年末出现以来,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对其的主要预防措施是疫苗注射。肠道菌群对人的免疫系统有重要的重要的作用,但是肠道菌群对于新冠病毒疫苗注射的影响尚缺乏相关研究。香港中文大学黃秀娟团队近期一篇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发表了其课题组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对新冠疫苗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同时报道了新冠疫苗注射对接种人群肠道菌群变化的影响。
肠道菌群
新冠疫苗
BNT162b2
CoronaVac
中和抗体
粪菌移植安全性
黄秀娟团队:FMT的长期安全性结果
粪菌移植(FMT)的前瞻性长期安全性数据报道有限,香港中文大学黄秀娟教授及团队在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发表最新临床数据,纳入2013年-2022年中因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CDI)和非CDI适应症而接受FMT的患者数据,总结数据表明FMT具有良好的长期安全性。
粪菌移植安全性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肠脑互作紊乱(DGBI)
心理困扰与肠脑互作障碍共患率高
心理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很常见,据报道全球约30%的人口在其一生中的某个时候经历过精神障碍。肠脑相互作用障碍DGBI(曾名为功能性胃肠病)是由生理、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消化系统疾病。大约三分之二的DGBI患者有焦虑、抑郁或多种躯体症状。然而,没有关于具有临床相关心理困扰和/或躯体症状的个体中DGBI患病率的数据。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最新临床数据,共纳入来自26个国家的成年人参与调查,数据显示心理困扰、躯体症状和DGBI在成年人中非常常见,并且经常共存现象。
肠脑互作紊乱(DGBI)
心理困扰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