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accepted
文章数:197篇
古塞库单抗
Lancet子刊:CD患者使用Guselkumab 48周的疗效与安全性如何?
古塞库单抗是一种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它可以结合并阻断癌细胞表面的HER2受体,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近日,发表在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的一项研究,开展一项2期、随机、多中心、双盲试验,纳入700名CD患者,其中309名分5个治疗组,发现接受guselkumab静脉诱导和皮下维持治疗的患者在48周内获得了很高的临床和内镜有效率,且没有发现新的安全隐患,值得关注。
古塞库单抗
克罗恩氏病(CD)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药物研发
益生元食物对肠癌病史患者的潜在益处
从肥胖相关的心脏代谢疾病到癌症,许多研究提示肠道微生物组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密切。益生元食品提供了一种安全、可获得的策略来塑造胃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和活性,为宿主的健康带来益处。近期发表于EBioMedicine的一项研究发现,豆类具有益生元和潜在的治疗作用,可以增强肠道微生物群,调节与代谢性肥胖及结直肠癌相关的宿主标志物,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慢性病高风险患者需要坚持可持续的饮食调整。
腹足动物
中山大学:不同腹足动物的核心肠菌可持续多代传播?
对动物肠道菌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脊椎动物身上,哺乳动物肠道共生菌传播方式已经得到很好的研究。然而,在腹足类动物中,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间的关系仍然知之甚少。近日,中山大学Xi Sun、吴忠道、丁涛、林达涛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收集244份淡水腹足动物微生物样本,发现不同腹足动物物种相关的核心肠道微生物可持续多代传播,且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被发现与腹足类动物从野生环境到养殖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有关,值得关注。
腹足动物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垂直遗传
食物过敏
长期摄入食品添加剂TiO2或促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FA)是对食物蛋白产生不适当免疫反应导致,是口服耐受性诱导受损引起。各种早期环境因素会影响肠道稳态的建立,导致机体在生命早期易患FA。Allergy: European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围产期长期暴露于食品级TiO2(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会改变肠道稳态的建立,并导致雄性后代易患食物过敏,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食物过敏
二氧化钛
围产期
性别偏好性
肾结石
多部位微生物群改变是肾结石形成的标志?
对肾结石病 (KSD) 中微生物群参与的调查主要集中在肠道细菌潜在的草酸盐处理能力以及与抗生素暴露的相关性增强。近日,西安大略大学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比较83名结石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的口腔、尿液和粪便微生物群,发现患者存在多部位微生物群失调现象,其变化可能由有害环境因素导致,值得关注。
肾结石
菌群失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宏基因组测序
肠道真菌
湖南农大:Clec7a驱动肠道真菌介导的食源性肥胖
与细菌相比,肠道真菌在肥胖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湖南农业大学尹杰、肖定福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肥胖猪模型和高脂饮食小鼠模型,发现肠道真菌/Clec7a信号会参与饮食诱导的肥胖,未来也可作为人类代谢紊乱的生物标志物,值得关注。
肠道真菌
肥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抗真菌药物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厌氧菌或参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形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EBio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厌氧细菌群落是OSA病理生理学一个新的组成部分。这些是在OSA特有的缺氧环境中建立的。提出猜想,这些细菌会消耗正常人体稳态和肌肉张力所需的某些氨基酸,从而导致OSA表型,这个猜想需要更多的研究进行验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厌氧菌
氨基酸
浙江大学:膳食胆固醇与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综述)
膳食胆固醇和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影响宿主的健康。近年来,相关研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需要对其进行总结,以加深对膳食胆固醇-肠道微生物群相互作用及其对宿主健康影响的认识。近期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陆柏益作为通讯作者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了一篇综述,描述了膳食胆固醇对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物的影响、肠道微生物群对胆固醇的代谢以及相互作用对宿主健康的影响的最新进展。
Cell子刊:关联分析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这篇文章,通过肠道宏基因组测序、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和全基因组测序,评估肠道菌群与宿主遗传学和血浆代谢物的关联,将为了解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中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有用资源。
地中海饮食
肠道菌群或能部分解释饮食与肥胖和炎症之间关联
腹部肥胖会增加慢性炎症,地中海饮食与肥胖之间的关联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的组成,然而,肠道菌群是否调节饮食与年龄相关的身体成分参数与全身炎症之间的关联仍然未知。近期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的文章,使用替代地中海饮食(aMed)评分进行评估,研究了肠道菌群对坚持地中海饮食之间的关联的潜在介导作用。数据表明,与得分最低的参与者相比,aMed评分较高的参与者的脂肪组织和全身炎症水平较低,紫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较高,消化链球菌科的相对丰度较低。地中海饮食依从性与肥胖和炎症之间高达20%的关联可以通过肠道菌群介导来解释。
地中海饮食
腹部肥胖
肠道菌群
医学研究
幽门螺杆菌根除
国内团队:卷曲乳杆菌FSCDJY67L3或可辅助根除幽门螺杆菌
上海乳业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刘振民团队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发表文章,发现卷曲乳杆菌FSCDJY67L3或可用于辅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清除。
幽门螺杆菌根除
卷曲乳杆菌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国内团队:柑橘类黄酮如何调节高淀粉饮食奶牛肠道菌群?
奶牛饮食已从以草料为主转向以谷物和能量密集为主,然而喂养高淀粉饮食可能会导致代谢紊乱,从而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和全身炎症反应,而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因其对人类和反刍动物的抗炎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近日,北京农业大学蒋林树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进行多组学分析并揭示柑橘类黄酮可通过维持后肠菌群稳态和调节高淀粉饮食奶牛的鞘脂代谢以减少全身炎症。
限时进食
限时进食或能降低成人TNF-α和瘦素水平(荟萃分析)
肥胖及其并发症与局部和全身性炎症有关,而且可能部分来源于脂肪组织炎症。限时进食(TRE)作为饮食干预的一种措施,有助于减轻肥胖患者的总体炎症状况,然而饮食干预的效果因人而异,且TRE在人体中的抗炎结果并不一致。近期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研究了TRE对成人细胞因子和脂肪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TRE可能是降低成人TNF-α和瘦素水平的有效方法。
限时进食
炎症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
营养不良
Lancet子刊:营养不良儿童使用抗生素治疗,或可改善肠菌发育?
营养不良是由于供给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造成能量及蛋白质缺乏,使身体不能持续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的组织,从而出现体重不增或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逐渐消失、肌肉萎缩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近日,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在Lancet Microbe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在接受严重急性营养不良治疗期间,服用抗生素的儿童体重会增加。进一步随访和采集粪便样本分析发现,对营养不良儿童进行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的发育,但也不可忽视抗生素耐药基因在前期的累积,值得关注。
营养不良
抗生素治疗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饮用水
河海大学:饮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如何被胃肠“处理”?
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DBPs)主要通过口服摄入并在胃肠道降解后暴露于人体。胃肠降解在DBPs毒性作用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近日,河海大学王沛芳及团队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建立了半连续稳态胃肠模拟系统,评估5类消毒副产物在胃和小肠的降解情况,DBP引起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可能会间接引发宿主肠道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同时,氧化应激和炎症会导致结直肠细胞凋亡和细胞损伤,值得关注。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膳食成分
国内团队:探究膳食辅酶Q10与慢性炎症的关系
慢性炎症促进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大多数先前的临床研究探讨了高剂量辅酶Q10补充剂对炎症的影响。食物是辅酶Q10的另一个重要来源,但从饮食中摄入辅酶Q10与炎症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期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杨燕课题组在Food and Function发表的一项横断面研究表明,在普通中国成年人中,膳食来源的辅酶Q10摄入量与血液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呈L型负相关,血清hsCRP浓度随着膳食CoQ10摄入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在每天约4 mg 辅酶Q10时达到最低值,随后一直保持在低位。注:本研究将人群按膳食辅酶Q10摄入量分为4组,分别为Q1(<1.88mg/d),Q2(1.88-3.92mg/d),Q3(3.92-6.96mg/d),Q4(≥6.96mg/d)。
膳食成分
辅酶Q10
慢性炎症
高敏C反应蛋白
JAMA:用GLP-1受体激动剂减肥,可能引发哪些胃肠道副作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激动剂是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批准药物,最近也被用于减肥,且糖尿病患者胃肠道不良事件(胆道疾病、 胰腺炎、肠梗阻和胃轻瘫 )的风险增加。近日,发表在JAMA上的这篇文章,检查了与临床环境中用于减肥的GLP-1激动剂相关的胃肠道不良事件。
牙周病
13.6万人随访20年:牙周病与IBD风险无关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分析了2个美国队列(超过13.6万人)的数据后发现,牙周病及牙齿脱落与克罗恩病及溃疡性结肠炎均无显著关联。
牙周病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IBD
益生菌/元
JAMA子刊:益生菌/元、乳铁蛋白及复合产品预防早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
JAMA Pediatrics上发表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总结了106项试验(共涉及25840名早产儿)的数据,分析了益生菌(单菌株、多菌株)、益生元、乳铁蛋白对于预防早产儿的死亡率及发病率的作用。
益生菌/元
荟萃分析
乳铁蛋白
早产儿
地中海饮食
心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坚持地中海饮食可降低糖尿病发病率
几项大型观察性前瞻性研究已报道传统地中海饮食可以预防T2D,但没有一项记录重复测量饮食摄入量,该指标能够优化受试者分类并提高营养流行病学中关联的评估可靠性。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最新一项大型随机试验中对基线为无T2D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进行长年随访,数据表明连续多年坚持地中海饮食与T2D发病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
地中海饮食
饮食模式
饮食干预
心血管
2型糖尿病
姚军虎+武圣儒等:瘤胃菌群对山羊生长和泌乳性能的影响
幼羊生长速度加快可以导致成年山羊泌乳性能增加,然而瘤胃菌群对幼山羊生长的影响及早期瘤胃菌群对山羊终生生长和泌乳性能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姚军虎和武圣儒团队联合国外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文章,评估具有不同平均日增重(ADG)幼山羊的瘤胃菌群及其对生长和泌乳性能的贡献。
膳食补充剂
东南大学:胖人补充α-亚麻酸能否降低心血管风险?(荟萃分析)
超重和肥胖在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且与系统性炎症、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相关,其中α-亚麻酸(ALA)是一种植物性必需多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近日,东南大学孙桂菊团队在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文章,首次全面地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ALA补充剂对肥胖或超重人群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
膳食补充剂
α-亚麻酸
心血管
饮食质量
饮食质量与新冠病毒感染或新冠肺炎的风险
Advances in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在13项研究中,地中海饮食与新冠病毒感染风险、新冠肺炎风险及严重程度降低相关,DASH饮食与新冠肺炎住院风险降低相关,健康植物性饮食与新冠肺炎风险及严重程度降低相关。
饮食质量
系统性综述
新冠肺炎
母婴健康
国内团队:肠菌代谢物如何影响孕期新冠灭活疫苗的效力和母婴抗体传递?
华南农业大学的孙峪团队和广州医科大学的陈青松团队合作在Gut发表文章,探究了肠道菌群代谢物对孕期接种灭活SARS-CoV-2疫苗以及母婴抗体传递的影响。
母婴健康
母婴抗体传递
菌群代谢物
SARS-CoV2
洪洁+陈豪燕+刘瑞欣:FTO调控的鞘脂代谢为何加剧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发病受到包括表观遗传调控在内的多种因素影响。N6-甲基腺苷(m6A)是常见的mRNA表观遗传修饰,受到去甲基化酶脂肪和肥胖相关基因(FTO)的调节。但m6A和FTO在UC发生发展中的角色尚不清楚。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洪洁、陈豪燕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瑞欣团队合作在Gut发表文章,证实FTO可通过调节肠道鞘脂代谢而影响肠道免疫微环境,揭示了m6A表观遗传调节肠道炎症的新机制。
婴儿体重
提高母亲饮食质量有助于婴儿体重的健康发展
Obesit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孕妇在怀孕期间(以及母乳喂养时间较长的母亲在产后)的饮食质量与婴儿LGA和出生至12个月的体重状况指标呈负相关。增加母亲的饮食质量可能有助于促进婴儿健康的体重发展。
婴儿体重
孕期饮食质量
产后饮食质量
维生素D
湘雅医院:补充维生素D或能降低新冠严重程度(荟萃分析)
维生素D可影响呼吸系统的免疫反应,但补充维生素D对感染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尚存在争议。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高曙光团队近日在Clinical Nutrition发表荟萃分析文章,综合25项随机对照试验8128名参与者的结果,指出补充维生素D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没有显著作用,而维生素D补充有助于改善新冠病毒感染后的病情严重程度,虽然对患者的总体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能够有效降低维生素D缺乏患者的死亡率。
维生素D
荟萃分析
新冠病毒感染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肠道菌群与血脂相关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复杂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疾病病理生理学尚不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ALS中肠道生态失调且与胃肠道完整性受损、免疫系统失调和代谢改变有关。虽然已有关于ALS肠道菌群和血浆代谢组的研究,但有关肠道菌群与血浆代谢物的相关性知之甚少。近日,发表在Brain上的这篇文章,发现ALS肠道菌群与血脂相关,这些发现有可能提供强大的疾病生物标志物并揭示ALS机制。
儿童食物过敏
肠道菌群与食物过敏儿童的哮喘和种族有关
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与食物过敏(FA)和哮喘等特应性疾病的发展有关。与白人儿童相比,患有FA的非裔美国人或黑人儿童的哮喘发病率更高。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患有FA的非裔美国人和白人美国人儿童,他们的肠道菌群中拟杆菌和双歧杆菌物种有差异,并且探究其与哮喘史的关系。这提示我们,拟杆菌和双歧杆菌或与患有FA的黑人儿童具有较高的哮喘发病率有关。
儿童食物过敏
肠道菌群
种族
哮喘
免疫调节剂
IBD患者的选择性停药(荟萃分析)
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和免疫调节剂(IMM)是联合治疗中/重度活动性炎症性肠病(IBD)的常用手段,然而,长期使用联合治疗可能会增加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的风险。虽然停止联合治疗可以降低相关并发症的风险,但也会增加疾病复发的可能。近期发表于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的一项荟萃分析,评估了联合治疗停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表明,在接受联合治疗且持续无皮质类固醇临床缓解至少6个月的IBD患者中,停止TNF拮抗剂而非IMM增加IBD复发风险。
免疫调节剂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炎症性肠病(IBD)
荟萃分析
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