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结直肠癌
文章数:1114篇
结直肠癌
蛋白质组可用来预测异时性晚期结直肠肿瘤的发展
结肠腺瘤性息肉或腺瘤是常见的癌前病变,也是大多数结肠腺癌的起源。但流行病学显示,只有一小部分腺瘤(3-5%)发展为癌症,目前缺乏相关的分子标志物来进行监测。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使用各种新算法和统计包对98个切除腺瘤样本的定量蛋白质组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它们的蛋白质组可以提前几年预测异时性晚期病变的发展和进展。
结直肠癌
蛋白质组学
结直肠腺瘤
结直肠癌
房静远+洪洁+陈豪燕Cell子刊:菌群失调相关的尿素积累或促大肠癌
宿主-微生物群代谢相互作用失调在结直肠癌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Cell Metabolism发表的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房静远、洪洁、陈豪燕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宿主的尿素循环在结直肠肿瘤发生过程中被显著激活,伴随以缺乏尿素分解能力为特征的肠道菌群变化。尿素的积累可使巨噬细胞偏向以多胺积累为特征的促肿瘤表型。在小鼠模型中,使用尿素循环抑制剂或基于双歧杆菌的补充剂治疗,可以缓解尿素介导的肿瘤发生。总之,这项研究强调了尿素循环抑制剂或使用益生菌调节微生物组成以预防结肠直肠癌的潜在作用。
结直肠癌
多胺
巨噬细胞
肠道菌群
尿素循环
Dectin-1
中山一院Nature子刊:靶向Dectin-1或可治疗结直肠癌
Dectin-1(CLEC7A基因)是β-葡聚糖受体,在真菌防御及肠道免疫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唐策团队与国外研究者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Dectin-1主要在髓系来源抑制细胞(MDSC)中表达,而缺失Dectin-1可抑制结直肠癌小鼠模型的肠道肿瘤发生。机制上,Dectin-1可诱导MDSC产生前列腺素,后者可抑制IL-22结合蛋白表达。另外,结直肠癌患者的Dectin-1表达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Dectin-1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髓系抑制细胞
前列腺素E2
结直肠癌
基于瘤内菌群特征的分型或可预测大肠癌预后
健康成人的结直肠上皮中有超过1000中细菌定植,而肠道菌群的失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关,有证据表明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内的菌群存在种类和相对丰度的改变。那么结直肠癌瘤内菌群与肿瘤分型及预后是否相关呢?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文章,对结直肠癌组织内的菌群进行测序并根据特征分类,从而将结直肠癌划分成3个具有不同临床分子特征和预后的亚组,表明基于瘤内菌群特征的结直肠癌分类方法是可行的,或有助于辅助结直肠癌的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肿瘤内菌群
预后
分子亚型
早发结直肠癌
南京医科大学Cell子刊:多组学方法可助力区分早发性CRC患者分子特征和分类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多种因素均影响早发和晚发(50岁以上)结直肠癌的发生。因此,提前明确早发结直肠癌特定环境风险因素、探明发病年龄异质相关的分子事件及生物标志,可为结直肠癌的精准诊疗和人群预防提供科学证据。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王美林及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和人群异质性比较,解析了中国人群早发结直肠癌的组学特征及肿瘤免疫表型与人群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为未来深入探讨早发结直肠癌的致病机理、精准药物开发和诊疗提供了重要指导,值得关注。
早发结直肠癌
多组学分析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肿瘤突变负荷
纳米医学
川大:新型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或可治疗大肠癌
针对肿瘤细胞代谢弱点开发抗癌策略很有前景,然而由于肿瘤代谢可塑性导致的耐受性以及较差的生物利用度和肿瘤靶向性,现有的代谢调节剂治疗效果往往不佳。近日,四川大学罗奎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稳定的金属-酚基聚合物纳米药物,通过破坏肿瘤代谢可塑性,从而抑制结直肠癌。
纳米医学
结直肠癌
肿瘤代谢
BRAF V600E突变
血浆BRAF-V600E比例可预测BRAF抑制剂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
Annals of Oncology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在接受BRAF抑制剂联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利用数字PCR检测的血浆BRAF-V600E突变比例可作为预后因子,更高的血浆BRAF-V600E突变比例与较差的预后相关。
BRAF V600E突变
研究论文
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南京医科大学:GPR176促进结直肠癌进展
GPR176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调节癌症进展,但其在结直肠癌(CRC)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南京医科大学的孙跃明、Wang Xiaowei和金康鹏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文章,发现GPR176在结直肠癌中上调表达,且与不良预后正相关,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
结直肠癌
GPR176
线粒体自噬
mRNA递送
同济大学Nature子刊:mRNA递送的新方法,或可抑制大肠癌
mRNA递送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其递送有效性目前仍是一大挑战。近日,同济大学朱小立、孙奋勇、葛步军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开发了一种灯笼形状的柔性折纸,用于Smad4 mRNA递送并抑制结直肠癌生长,这种灵活的折纸策略为mRNA疗法提供了有力的交付方法。
mRNA递送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JAMA子刊:Regorafenib、Ipilimumab和Nivolumab联合治疗MSS结直肠癌
JAMA Oncology近期发表了一项非随机临床试验的结果,在推荐2期剂量条件下,Regorafenib、Ipilimumab和Nivolumab(RIN)联合治疗对无肝转移的晚期MSS结直肠癌患者表现出临床活性,需要进一步在随机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结直肠癌
微卫星稳定性(MSS)
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
王硕等Cell子刊:肠道组织内的2种共生菌可促进肿瘤免疫监视,抑制大肠癌
结肠组织内共生菌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重要,然而目前更多的研究主要是致病菌的机制探索,对于肠道组织中抑制肿瘤发展的益生菌知之甚少。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王硕、北京大学夏朋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亿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在大肠癌患者中,某些毛螺菌科的共生菌——活泼瘤胃球菌(Rg)和Blautia producta(Bp)在正常和癌旁的结肠组织中富集,它们能通过降解肿瘤中的代谢物溶血甘油磷脂,促进CD8+ T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从而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这些发现为结肠组织内共生菌群如何调控肿瘤免疫监视功能提供了新见解,具有临床转化潜力,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结直肠癌
组织菌群
毛螺菌科
免疫监视
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癌
CA:2023年的结直肠癌统计数据
CA -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上发表了2023年的结直肠癌统计数据,近二十多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降低,但较年轻的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另外,左侧结肠癌及直肠癌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晚期结直肠癌的比例在近十多年有所增加。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流行病学数据
结直肠癌
血液中较高的组氨酸水平或意味着较低的结直肠癌风险
癌症患者氨基酸代谢失调,结直肠癌(CRC)患者中广泛观察到血液氨基酸浓度的显著变化。氨基酸浓度的改变有助于CRC的早期诊断,但还缺少前瞻性研究为氨基酸浓度与CRC风险间的关系提供可信证据。BMC Medicine近日发表文章,在欧洲癌症与营养前瞻性调查(EPIC)和英国生物银行队列参与者中进行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详细的血液氨基酸浓度与CRC风险研究,发现较高的循环组氨酸水平与较低的结直肠癌风险相关,有助于更好理解CRC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并可能支持新的预防或早期检测策略。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前瞻性对列研究
氨基酸
组氨酸
结直肠癌
骆衍新等:模拟禁食协同铁死亡或可增强大肠癌的化疗敏感性
癌细胞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代谢改变,这使得它们更容易被营养剥夺所影响。模拟禁食(FMD)是一种以植物为基础、限制能量、低碳水低蛋白质的饮食,已经被证明有助于乳腺癌治疗。虽然目前有十多项临床试验正在评估FMD联合不同抗肿瘤药物的疗效,但FMD对结直肠癌(CRC)的作用还不明确。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骆衍新及Xiaoxia Liu团队近日在EBioMedicine发表研究文章,发现FMD联用铁死亡诱导剂可以增加CRC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并避免耐药持久性细胞的产生而减少肿瘤复发和治疗失败风险。
结直肠癌
模拟禁食
研究论文
铁死亡
化疗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的风险评估和精准筛查方法(综述)
Gastroenterology发表的综述文章,讨论了目前的CRC筛查策略,并强调了与精准CRC筛查相关的潜在益处和挑战,评估了精准CRC筛查中不断发展的风险评估方法,以及与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系统风险评估有关的潜在问题。虽然精准癌症筛查有希望进一步降低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以全面评估和优化这些方法。
结直肠癌
风险评估
精准筛查
结直肠癌
不同年龄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确诊与治疗时长对比
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基于人群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在加拿大的9万多名结直肠癌患者中,相比于中年患者(50-74岁),年轻患者(<50岁)多为女性且更多为IV期,从发病到确诊的诊断间隔更长,从确诊到治疗的治疗间隔更短,而从发病到治疗的总间隔无差异。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回顾性队列研究
Colorectal neoplasms
young adult
结直肠癌
复旦大学:HPD是UTX缺乏性结直肠癌的代谢免疫检查点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和去甲基化酶介导的异常表观遗传事件促进大肠癌(CRC)的恶性进展。复旦大学的李清泉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发表文章,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的缺失加剧CRC的恶性进展。UTX缺失的CRC细胞增加酪氨酸的分泌,MDSCs摄取酪氨酸被HPD代谢,进而调控MDSCs的生存,调控免疫微环境,加剧CRC的恶性进展。
结直肠癌
组蛋白去甲基化酶
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
结直肠癌
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如何利用外泌体进行结直肠癌早期诊断
外泌体具有丰富的生物指纹图谱和高度的稳定性,是诊断结直肠癌(CRC)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山东大学的王传新和杜鲁涛、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钱昆合作在Small发表文章,构建出外泌体富集系统,并分析出CRC特异性外泌体膜蛋白——SORL1,进而设计检测系统,可用于CRC的早期诊断。
结直肠癌
外泌体
早期诊断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Nature子刊:大肠癌如何对铂类化疗药耐药?
部分癌症患者无法从基于铂类药物的化疗中获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化疗结束后,奥沙利铂可在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大量累积,并增强TGF-β活性,从而促进小鼠的结直肠癌进展,并与结直肠癌患者的较差预后相关。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铂类药物
胆盐水解酶
Nature子刊:脆弱拟杆菌的胆盐水解酶或可促进结直肠癌发展
产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ETBF)被认为是结直肠癌(CRC)的主要微生物驱动因素之一,然而相比健康对照人群,CRC患者体内脆弱拟杆菌肠毒素的编码基因含量并未发生变化。有趣的是,不产肠毒素的脆弱拟杆菌(NTBF)在息肉粘膜中大量存在,似乎也与CRC发生发展相关。在NTBF中,胆盐水解酶(BSH)被认为是治疗代谢紊乱的有效靶点,但其在结肠肿瘤中的作用仍然未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张志鹏团队与合作者,近期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文章,揭示NTBF的BSH在结肠肿瘤发生中的促癌作用,并将BSH认定为CRC的潜在治疗靶点。
胆盐水解酶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拟杆菌
结直肠癌
铁摄入量与大肠癌风险的关联有性别差异
铁是一种重要的微量营养素,男性和女性的摄入模式和新陈代谢不同。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铁摄入量与CRC风险之间的关联在男女性别上具有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其来源不同有关。
结直肠癌
铁
前瞻性研究
性别差异
肠癌
Nature子刊:COX2抑制剂或可克服BRAFV600E大肠癌耐药性
多项研究发现BRAF V600E的存在标志着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的预后极差,与黑色素瘤不同,BRAF V600E mCRC对BRAF抑制剂单一疗法没有明显反应。如果与MEK抑制剂或抗EGFR抗体联合使用可提高其反应率,但依然无法对大多数肿瘤持久生效。近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研究人员在Nature Cancer发表最新研究,发现在靶向BRAF±EGFR后,SRC激酶得以激活,若同时对SRC加以抑制则能增加体内外的治疗效果。而靶向环氧合酶2(COX2)可在体内外重现SRC抑制效果。总之,该研究提出了一种临床可行的治疗BRAFV600E CRC的药物联用策略,值得关注。
肠癌
耐药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功能性激酶
人工智能
基于肠菌利用人工智能或可实现大肠癌分类
肠道菌群组成改变与结直肠癌(CRC)间关系密切,如今多项研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开发了基于肠道菌群的临床诊断模型,其中随机森林是最常用到的模型算法,但其方法是全局性的,不利于识别只对较小的病人群体有影响的物种。近日,东京工业大学研究人员在Genom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使用人工智能可获得更加个性化的特征,在识别CRC的潜在细菌生物标志物方面性能较好,值得关注。
人工智能
肠道菌群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早发性胃肠道癌
关注年轻人群的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综述)
传统上,癌症被认为是老年人的基本。然而近些年来,年轻人群中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Cancer Discovery近期发表综述文章,从胃癌、结直肠癌和胰腺癌等三个方面对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流行病学、遗传和环境因素、分子特征等特点进行了详细归纳,总结了早发性胃肠道癌症的手术及其他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长期影响,并对未来防治、筛查早发性结直肠癌的策略进行了展望。
早发性胃肠道癌
综述
胃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
结直肠癌
TET1和TDG调控DNA甲基化,抑制肠道肿瘤炎症反应
结直肠癌中常见异常的DNA甲基化。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了TET1-TDG通过介导DNA去甲基化降低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以及炎症/干扰素/免疫反应。结直肠癌的CpG岛甲基化表型是由甲基化活性超过去甲基化活性的失衡诱导。
结直肠癌
DNA甲基化
结直肠癌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设计开发结直肠癌疗效更好的雷公藤红素衍生物
这是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的一份工作,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张豪、罗成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陈国强、药学院张翱及其团队完成。他们首先基于组学数据和文献文本挖掘开发了一套药物靶标的富集排序工具OTTER,基于雷公藤红素(Celastrol)实验中与活性氧相关的表型,以活性氧为关键词富集并经实验验证获得了有效靶蛋白PRDX1。进一步的质谱数据及点击化学实验发现,Celastrol与PRDX1蛋白的第173位半胱氨酸共价结合。随后通过晶体结构解析,发现每个PRDX1蛋白二聚体,能够共价结合两分子的Celastrol,并且这两分子Celastrol能够与邻近的PRDX1蛋白二聚体,形成非共价的氢键及疏水相互作用。团队通过设计并合成衍生物,获得了特异性及体内安全性显著提高的新型Celastrol衍生物19-048。随后在细胞及动物层次上严格地确证了Celastrol及其衍生物19-048的在靶效应。
结直肠癌
雷公藤红素
霍奇金淋巴瘤
JAMA子刊:霍奇金淋巴瘤幸存者患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增加
霍奇金淋巴瘤(HL)是一种发生在淋巴结的特殊淋巴瘤,经治疗后5年生存率超过85%。然而,HL幸存者面临着较高的继发恶性肿瘤风险,与膈下放疗和/或烷基化化疗有关。尽管放疗与HL后乳腺癌、肺癌等的剂量效应已被证实,放疗与结直肠癌(CRC)的相关性尚不清楚。研究人员近日在JAMA Oncology发表了一项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报告,分析荷兰316例HL幸存者的治疗与CRC发生情况,证实了放射治疗与CRC风险存在剂量-反应相关性,而化疗药物甲基苄肼可增强这种相关性。这些发现有助于HL患者个体化的CRC风险评估,也提醒临床上应注意HL治疗策略的选择。
霍奇金淋巴瘤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从年龄和肿瘤位置看结直肠癌的分子特征
50岁之前诊断出的早发性结直肠癌一直在增加。肠道菌群在整个结直肠不同解剖部位而逐渐变化,而某些肿瘤的分子特征也随着解剖位置不同而发生变化,这说明肠道菌群在其中的致病作用。了解结直肠肿瘤分子特征如何因年龄和肿瘤位置而不同,这对于个性化患者管理非常重要。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对不同解剖位置的肿瘤的分子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比早发和晚发病例的差异。
结直肠癌
年龄
解剖位置
肿瘤细菌
国内团队:大肠癌患者的全身性炎症与肿瘤细菌有关
在结直肠癌(CRC)中,全身性炎症和肿瘤相关细菌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Cell Death and Disease发表的来自华中科技大学Tian Shan+ 蔡开琳团队的研究成果,探讨了(1)全身炎症反应指数(SIRI)对经历过手术治疗的CRC患者生存结果的预后影响,(2)SIRI水平与CRC中肿瘤相关细菌之间的潜在联系。结果发现,高水平的基线SIRI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更差的生存结果。此外,低SIRI组和高SIRI组之间肿瘤相关细菌组成的显著差异表明,低SIRI组的微生物群的多样性明显比高SIRI组丰富。
肿瘤细菌
全身炎症水平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于君团队:靶向YTHDF1增强大肠癌中的抗肿瘤免疫并增强抗PD-1疗效
破解结直肠癌(CRC)的免疫逃逸机制、提高免疫治疗的应答效果对CRC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N6-甲基腺苷(m6A)是真核生物中含量最丰富的mRNA修饰,参与细胞的基础生命活动及肿瘤发生与进展。作为一种m6A阅读器蛋白,YTH N6-甲基腺苷RNA结合蛋白1(YTHDF1)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升高且与不良预后相关,但其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尚不明确。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近日于Gut发表研究文章,阐明了YTHDF1通过m6A-p65-CXCL1/CXCR2轴招募免疫抑制MDSCs形成抑制性肿瘤免疫微环境而促进CRC发展的机制,强调了YTHDF1在CRC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发现靶向YTHDF1能够协调增强抗PD-1对CRC的治疗效果,证实YTHDF1是CRC的潜在治疗靶点。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N6-甲基腺苷
YTHDF1
肿瘤免疫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