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交叉反应
文章数:10篇
肿瘤免疫学
Nature:微生物或通过T细胞交叉反应,影响抗肿瘤免疫
大量证据表明,微生物可以影响宿主的抗肿瘤免疫。一些研究表明,针对病原体或共生微生物抗原的T细胞交叉反应,是微生物影响抗肿瘤免疫的可能机制。Natur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包括其衍生的CD4+ T细胞克隆)可以识别来自细菌和肠道微生物的肽,这些肽可引起针对肿瘤靶点的交叉反应性T细胞应答。这些发现为菌群如何影响抗肿瘤免疫提供了新证据,也为未来研发个体化的肿瘤疫苗疗法带来新希望。
肿瘤免疫学
肠道菌群
交叉反应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
新冠疫苗
国内团队:肠道共生菌或通过预存抗体影响新冠疫苗效果
影响新冠疫苗有效性的因素众多,接种者体内的预存抗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华山医院感染科团队近期发表研究,发现肠道共生菌群可能是新冠交叉反应抗体的重要来源。该研究结果显示,肠道菌群结构差异直接影响预存S2蛋白交叉反应抗体的有无,而且鼠源的单克隆交叉反应抗体能够中和新冠病毒;研究者进一步在临床队列中发现S2蛋白预存抗体水平与新冠灭活疫苗激发特异性抗体水平正相关。该研究不仅为解释疫苗免疫反应的人群差异提供了新思路,并且为提高疫苗有效性提供了一个潜在的靶标,对于后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新冠疫苗
S2蛋白预存抗体
肠道菌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新冠
Science子刊:对新冠病毒的预存免疫可能源于对共生菌的交叉反应
此前研究表明,在未感染新冠病毒(SARS-CoV-2)的个体中,存在识别新冠病毒的T细胞,包括病毒特异性的记忆细胞。这种对新冠病毒的预存免疫记忆,可能一定程度上源于过去对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感染经历,同时可能也存在其他的抗原刺激来源在共同塑造这种预存免疫。Science Immunology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由共生微生物的抗原刺激引起的T细胞交叉反应,可能是塑造对新冠病毒预存免疫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为理解新冠症状/风险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性提供了新视角。
新冠
CD4+ T细胞
交叉反应
共生菌群
母源抗体
Science子刊:肠道菌群诱导的IgG,通过母乳塑造后代的肠道菌群和免疫
Science 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小鼠研究表明,母体肠道菌群特异性的IgG抗体,能经过母乳转移到后代肠道中,不仅帮助仔鼠抵抗致病菌感染,还参与塑造肠道菌群发育,对后代的免疫功能造成深远影响。这项研究与赵文婧等此前在Nature发表的文章相互印证(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82683215),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两篇文章一起读读。
母源抗体
肠道菌群
母乳IgG
母婴传递
交叉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Nature:两株小肠细菌组队,恶化神经炎症
在多发性硬化等自身免疫病中,一些肠道微生物可诱导疾病的发生、影响疾病严重程度。Nature最新发表了来自日本理研综合医学科学中心Hiroshi Ohno团队的研究,发现两株小肠细菌的组合会加剧多发性硬化模型小鼠的症状。这些发现提示,在研究肠道菌群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时,需要考虑不同微生物之间的协同作用,而且小肠菌群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调控可能在相关疾病中起关键作用,这对未来的菌群研究取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身免疫性疾病
小肠菌群
交叉反应
协同作用
多发性硬化
抗肿瘤免疫
Science:肠道内的噬菌体可诱导抗肿瘤免疫
肠道菌群参与“训练”T细胞免疫应答,可影响抗癌免疫和免疫治疗的效果,有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特定细菌引起的交叉免疫反应有关。也就是说,由于某细菌抗原恰好与肿瘤抗原非常相似,从而诱导了既能识别该细菌又能识别肿瘤的免疫应答。这种“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假说被证实是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诱因。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特定肠球菌噬菌体可通过这种分子模拟机制,促进抗肿瘤免疫,增强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这些发现为癌症治疗研究开辟了新思路。
抗肿瘤免疫
噬菌体
交叉反应
分子模拟
肠球菌
母源抗体
Nature:正常菌群诱导的母源IgG,通过母乳保护后代抵御感染
新生儿由于还不具有成熟的免疫系统和正常菌群,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较弱,这一时期来自母亲的抗体对于帮助新生儿抵抗感染至关重要。比如,母亲注射疫苗产生的特定IgG抗体,可通过胎盘与母乳传递给后代。Nature最新发表来自美国哈佛大学Dennis Kasper与John Mekalanos合作团队的研究(Wen Zheng博士和中山大学赵文婧教授为共同第一作者),揭示了母源天然抗体(即不是通过接触病原体所获得的抗体)在保护新生儿中的作用和机制。这项研究通过巧妙的小鼠试验发现,正常菌群可诱导母鼠产生抗特定致病菌(比如抗产肠毒素大肠杆菌)的交叉免疫性IgG抗体,这些抗体通过母乳传递给仔鼠,并能在仔鼠中从肠腔转移到血液,从而帮助仔鼠抵抗致病菌引发的肠道和系统性感染。这些发现揭示了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抗感染保护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同时也将两代宿主肠道菌群通过母源抗体关联起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母源抗体
肠道菌群
母乳IgG
肠道感染
新生儿
乳糜泻
Nature子刊: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细菌多肽的交叉反应或触发乳糜泻
HLA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谷蛋白摄入触发HLA-DQ2.5介导的乳糜泻。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结构生物学分析揭示,特定细菌多肽可通过分子模拟,结合乳糜泻中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其T细胞受体可识别醇溶蛋白),提示菌群暴露可能是触发乳糜泻的风险因素之一。
乳糜泻
交叉反应
T细胞受体(TCR)
乳糜泻
结构生物学
自身免疫性疾病
Science:靶向肠道菌或能防治致命的炎症性心肌病
慢性心肌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可发展为致命的炎症性心肌病。这种疾病中,识别肌球蛋白重链6(MYH6)的辅助性T细胞(TH),可引发心脏的炎症反应,但为什么患者体内会存在这类自身免疫性T细胞尚不清楚。Scienc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使用小鼠模型发现,肠道内的特定共生菌可产生MYH6模拟肽,能诱导这种攻击心脏的T细胞,从而驱动遗传易感个体发病;而抗生素治疗能预防模型小鼠发病。研究者在急性心肌炎患者体内,也检测到这种交叉反应性T细胞的活化,可能与患者的特定抗原呈递分子变异(HLA-DQB1)有关。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理解自身免疫疾病中的菌群-免疫互作机制,也为炎症性心肌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自身免疫性疾病
心肌炎
炎症性心肌病
肠道菌群
菌群-免疫互作
自身免疫疾病
Cell子刊:潜在有益肠道菌或通过交叉反应触发自身免疫疾病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自身免疫疾病,β2糖蛋白I(β2GPI)是主要自身抗原,可被患者免疫细胞识别并攻击,《Cell Host and Microb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从一种常见肠道共生菌Roseburia intestinalis(R. int)中鉴定出与β2GPI核心抗原表位极为相似的模拟表位序列,并发现APS患者的免疫细胞和自身抗体可与R. int的模拟表位发生交叉反应,而R. int也可引起易感小鼠发生自身免疫疾病。有意思的是,此前有研究显示R. int是潜在有益菌,可产生丁酸,但这项研究表明这种菌在易感个体中或许是能触发APS的压垮骆驼的稻草,再次提示肠道菌的“好”与“坏”并非一成不变。
自身免疫疾病
Molecular mimicry
microbiotme
IgA-coated bacteria
DNA methyltransfer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