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Sunflower
文章数:296篇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影响早期妊娠糖尿病再添新证!
肠道菌群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密切相关,不管是妊娠早期、中期还是晚期,GDM妇女均有肠道菌群失调。饮食干预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可以缓解GDM,但肠道菌群介导的饮食对GDM的影响仍有待探索。Gut上近期发表的Letter,收集孕中期和孕晚期患有或不患有GDM样本,结合饮食干预,粪菌移植给无菌小鼠,探究饮食对GDM菌群介导作用。结果表明,不仅肠道菌群持续参与GDM病因学,而且饮食干预至少部分通过菌群介导的效应起作用。
肠道菌群
饮食干预
基础研究
Letter
粪菌移植(FMT)
鱼
农科院团队:通过多组学方法解读草鱼肠道微生物组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的冉超和周志刚与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文章,对草鱼的肠道微生物组进行多组学的分析,为研究草鱼肠道微生物组提供重要的资源。
鱼
肠道微生物组
草鱼
糖尿病
SGLT2抑制剂保护心肾,肠道菌群也是作用靶点
SGLT2(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以保护肾脏和心脏,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Circulation近期发表的文章,揭示出SGLT2i为肾脏和心血管提供保护的机制。即SGLT2i减少与尿毒症毒素(如对甲酚硫酸盐)形成相关的微生物组,从而减少尿毒症毒素对身体的暴露和对肾脏解毒的需要;同时,SGLT2i直接作用于肾脏,包括较少的近端小管糖毒性和广泛下调顶端转运蛋白(包括钠、氨基酸和尿酸盐摄取)。
糖尿病
肾脏
心血管
肠型
机器学习+共现网络分析,探究肠型对结肠炎的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影响结肠和直肠的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与遗传背景、环境因素和肠道微生物有关。近日,韩国湖西大学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机器学习联合共现网络分析,识别到溃疡性结肠炎的三种肠型(拟杆菌科、毛螺菌科和梭菌科),发现拟杆菌科肠型个体易患UC,其中活泼瘤胃球菌是潜在的危险因素,而内脏臭气杆菌、单形拟杆菌是保护菌,使患有UC的个体肠型转变为梭菌科型,值得关注。
肠型
溃疡性结肠炎(UC)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机器学习
慢性阻塞性肺病
补充硝酸盐或可改善COPD患者的心血管健康
膳食中补充硝酸盐可改善心血管风险、降低血压、增强内皮功能。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有益效果是否持续,以及它们是否适用于COPD患者。近日,皇家布朗普顿校区研究人员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平行组研究,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长期以甜菜根汁的形式补充膳食硝酸盐可持续降低血压,并与内皮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改善有关,值得关注。
慢性阻塞性肺病
硝酸盐补充剂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心血管健康
阿片类药物
妊娠期母体使用阿片类药物,会改变后代肠菌和疼痛敏感性?
阿片类药物属于强效镇痛药,是从阿片中提取的生物碱及其体内外的衍生物。阿片类止痛药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近日,迈阿密大学研究人员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构建动物模型,发现阿片类药物诱导的妊娠期母体肠道菌群失调会改变后代的肠道菌群和疼痛敏感性,使用益生菌可一定程度可挽救美沙酮暴露的胎儿对热和机械痛的过敏反应,值得关注。
阿片类药物
疼痛敏感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美沙酮
饮食干预
武阳丰等:中国心脏健康饮食,可降压、降脂、防心血管病
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推崇的饮食模式主要有欧洲的地中海饮食、美国的DASH饮食等,但缺乏中国的健康饮食模式。近日,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武阳丰及团队在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发表最新研究,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中国心脏健康饮食还可降低总胆固醇及10年心血管风险,同时也有降低血糖水平的趋势,值得关注。
饮食干预
心血管代谢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中国心脏健康饮食
肠道菌群
携带耐药菌与特定肠菌有关?
大肠杆菌序列131型(ST131),特别是其氟喹诺酮耐药H30R进化枝(ST131-H30R),是一种全球多重耐药病原体。 肠道微生物组在ST131 H30R肠道运输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近日,乔治华盛顿大学研究人员在EBio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纳入519名退伍军人及家人,探究其肠道中与ST131和ST131-H30R携带状态相关的物种。识别到特异性粪便细菌丰度与ST131-H30R携带、持续和丢失相关,表明其有潜力成为基于微生物组的策略的靶标,以减少ST131-H30R的携带,值得关注。
肠道菌群
耐药病原体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定植抵抗
尿路感染
益生菌预防女性尿路感染,口服或外用谁更胜一筹?
广泛的抗生素耐药性引发了人们对寻找非抗生素策略的兴趣,特别是关注益生菌预防复发性尿路感染方面的效果。近日,罗马大学研究人员在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一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将复发性尿路感染史绝经前妇女分为四组,持续干预4个月评估益生菌不同给药途径预防UTI复发效果。结果显示预防性补充阴道益生菌或与口服益生菌联合,可有效预防女性尿路感染,值得关注。
尿路感染
益生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复发次数
肠道免疫
共生菌通过调节干扰素信号可维持小鼠免疫耐受?
I型干扰素在协调免疫应答中发挥广泛的重要生物效应,已经在病原体清除的背景下进行过经典的研究。然而,免疫调节细菌是否通过IFN途径支持肠道免疫耐受仍然未知。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探究共生细菌脆弱拟杆菌利用经典抗病毒途径来调节肠道树突状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反应,发现共生细菌促进I型干扰素信号传导以维持小鼠的免疫耐受,值得关注。
肠道免疫
I型干扰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衰老
老了再开始少食,也能减缓果蝇衰老
老年人的肥胖率正在增加,并导致与年龄相关的退化。热量限制(CR)可以缓解肥胖表型,延缓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但老年人如何从高热量(H)饮食转变为低热量(L)饮食中受益尚不清楚。PNA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将雄性果蝇从H饮食转变为L饮食,可减缓衰老速度、增加寿命,即使这种转变发生在老年期。
衰老
热量限制(CR)
菌株多样性
菌株水平多样性的改变会影响蜜蜂肠道群落的功能潜力?
菌株水平的多样性在细菌物种中广泛存在,可以扩大天然微生物群落的功能潜力。然而,群落在多大程度上因环境/宿主变化而经历菌株组成的持续变化尚不清楚。近日,瑞士洛桑大学研究人员在Genome Biology发表最新研究,使用宏基因组学探究蜜蜂两种行为状态(护士蜂和采集蜂)肠菌差异,发现宿主相关群落中的菌株水平多样性可以随着宿主行为变化而发生一致的变化,从而调节群落的功能潜力,值得关注。
菌株多样性
肠菌功能潜力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宏基因组学
肠道免疫
Nature子刊:IgA缺乏症患者中,IgG和IgM协同包被肠道细菌
IgA通过包被微生物,在防御粘膜屏障中发挥作用。但令人惊讶的是,IgA缺乏的人类很少表现出与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其中的机制未知。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在缺乏IgA的情况下,IgG有助于IgM包被大多数细菌家族,并将单独IgG2细菌包被鉴定为炎症标志物。
肠道免疫
肠道细菌
IgA缺乏症
埃及伊蚊
埃及伊蚊菌群组成随沃尔巴克氏体感染密度变化而变化
沃尔巴克氏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细菌内共生体,当它被稳定地感染到登革热病毒和其他虫媒病毒的主要媒介埃及伊蚊中时,可以抑制媒介的能力。近日,锡拉丘兹大学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调查埃及伊蚊微生物种水平特征,发现不同种群和个体的wMel负荷差异很大,重要的是,wMel是微生物组负向互作的主要枢纽,值得关注。
埃及伊蚊
微生物组成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基因组
Nature子刊:靶向肠道菌群或可增强ICIs疗效
肠道菌群可能会影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治疗耐药性和毒性,然而肠道细菌高度变异的基因组与ICIs有效性之间的关联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篇文章,发现肠道菌群异质性与ICIs治疗后宿主预后相关,为菌群与肿瘤免疫治疗之间复杂关系提供了新的认识。
国内团队:粪菌移植联合免疫疗法或可提高MSS mCRC治愈率
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然而微卫星稳定转移性结直肠癌(MSS mCRC)对PD-1抑制剂的反应较低,而肠道菌群与抗PD-1功效密切相关。近日,武汉大学陈永顺团队联合殷雷团队在EClinicalMedicine上发表文章,探讨粪菌移植与替雷利珠单抗和呋喹替尼联合治疗难治性MSS mCR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发现其作为三线或以上治疗可显著提高难治性MSS mCRC患者的生存率且安全性可控,为该患者群体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新治疗选择。
植物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缓解神经系统疾病的潜力如何?(综述)
肠道生态失调与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植物乳杆菌是一种具有广泛安全使用历史的乳酸菌,其作为精神生物的作用已被成功探索。近日,圣卡塔琳娜州联邦大学研究人员在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发表最新综述,强调了肠道微生物群在大脑和肠道间的双向交流的重要作用。论述了精神生物制剂可以改善肠道环境,合成或刺激神经递质、SCFAs、抗炎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合成,证明其在精神障碍可发挥有益作用,并提示肠-脑-微生物群轴在心理障碍中具有巨大的探索潜力,值得关注。
植物乳杆菌
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病原体
刘智团队:新工具助力研究肠道菌群与霍乱弧菌互作
霍乱弧菌通过改变基因表达来适应宿主环境,由于肠道菌群复杂性,目前体内霍乱弧菌转录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群未发育的条件下,而宿主共生肠道菌群与霍乱弧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清楚。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刘智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文章,开发新型包裹霍乱弧菌的几丁质磁珠(vcMCB),用于小鼠定植期间从霍乱弧菌中获取高质量的转录组数据,为霍乱弧菌与肠道菌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视角,且该方法也可应用于其他病原菌的研究。
病原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植物乳杆菌上调L-精氨酸生成,改善NASH相关炎症
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植物乳杆菌通过增加循环L-精氨酸水平来缓解NASH相关炎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植物乳杆菌
L-精氨酸
菌群移植
Science子刊:粪菌移植如何减少多重耐药菌定植?
多重耐药菌(MDRO)定植是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根本挑战,据报道粪菌移植(FMT)可以减少MDRO定植,但其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在肾移植受者中开展一项名为PREMIX的FMT用于MDRO去定植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揭示FMT利用菌株竞争来减少MDRO定植机制。
菌群移植
粪菌移植
多重耐药菌
心血管
Cell子刊:低纤维饮食介导的肠道菌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风险
众所周知,饮食通过对宿主的直接影响或通过塑造肠道菌群的间接影响而引起心血管疾病,例如高脂饮食(HFD)诱导的肠道菌群失调会影响动脉粥样硬化,但其潜在机制仍有待充分探索。近期发表于Cell Reports上的文章,研究了由HFD形成的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表明,HFD中可溶性纤维的含量是肠道菌群改变的主要驱动因素,对肠道免疫细胞运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身发展有重大影响。
心血管
肠道免疫细胞迁移
动脉粥样硬化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Cell子刊:解析Segatella copri菌遗传多样性
Segatella copri菌(原名普雷沃氏菌)复合体 (ScC) 是人类肠道菌群的关键成员之一,目前其遗传多样性尚不清楚,严重限制对其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近日,发表在Cell Host and Microbe上的这篇文章,通过大规模宏基因组分析并结合靶向分离以解决ScC内多样性问题,本研究揭示ScC内的基因组多样性,有助于更好地表征人类菌群。
抗生素抗性组
钱海丰团队:宏基因组分析揭示抗生素抗性组的全球传播
抗微生物耐药性在全球传播的危机持续加剧。由于缺乏流动性和栖息地特异性的数据,估计抗生素耐药性跨栖息地传播的风险受到阻碍。浙江工业大学的钱海丰团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文章,发现大部分的抗性基因可在栖息地和人类粪便之间传播,这些栖息地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来预防未来的抗微生物耐药性。研究在“同一健康”框架内阐释了人类和其他栖息地之间耐药性基因的传播途径,并确定控制持续传播和抗生素耐药性的策略。
抗生素抗性组
宏基因组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健康饮食模式或可预防/延缓慢性病发展
目前尚不清楚饮食模式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关联以及哪种饮食评分更能预测主要慢性疾病。近日,南方医科大学何明光、余洪华、Shang Xianwen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研究了社区居住成年人的健康饮食模式与个体慢性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并表明健康的饮食模式可能有助于预防或延缓慢性病的发展。
微生物代谢物或可助力癌症免疫治疗
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反应的个体差异是癌症治疗的主要挑战,肠道菌群组成与不同的ICI结果相关,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治疗调节也具有挑战性。近日,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发现IFN-I调节细菌衍生代谢物克服ICI耐药性的治疗用途,尤其对有广谱抗生素使用史和相关肠道菌群多样性丧失的患者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
乳酸菌
Cell子刊:放化疗对肿瘤治疗效果不佳?瘤内乳酸菌或是帮凶
肿瘤微生物群可以产生影响肿瘤和免疫细胞信号、代谢和增殖的活性代谢物。近日,得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在Cancer Cell发表最新研究,纳入101名接受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分析其瘤内细菌耐药情况以及与不良反应间关系,发现产生乳酸的肿瘤内细菌会对放化治疗产生耐药性,值得关注。
乳酸菌
耐药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放化疗
乳腺癌复发
饮食对乳腺癌复发的影响:DIANA-5随机试验
乳腺癌容易复发,诱发乳腺癌再次复发的原因主要和乳腺癌自身病理、生物学特点、治疗不规范、患者自身实际状况等因素有关。近日,欧洲肿瘤研究所人员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纳入1542例复发风险高的乳腺癌患者,分积极饮食干预和对照组,评估地中海饮食改变是否可预防其复发,发现DIANA-5饮食干预试验的结果并没有证实全面的饮食调整可以减少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假设,有待进一步研究。
乳腺癌复发
饮食干预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预防医学
MGS2AMR
MGS2AMR: 用于宏基因组测序样本耐药基因的评估工具
从临床标本中鉴定致病菌并评估其抗生素耐药性 (AMR) 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涉及体外培养、分离和药敏测试。最近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分离株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可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利用更容易获得的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AMR评估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日,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学中心研究人员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的微生物组样本耐药基因的评估工具MGS2AMR,实测性能较好,值得关注。
MGS2AMR
抗生素耐药基因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信工具
微生物组相对丰度
相对丰度数据能否正确预估微生物组的遗传力?
通过对细菌遗传力的估计或可得知宿主遗传基因对微生物组影响的程度。Microbiome最近发表的文章采用菌群的相对丰度数据来分析每个细菌类群的变化如何受宿主遗传变异影响,并讨论了相应出现的偏差和问题。
微生物组相对丰度
遗传力估计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宋内志贺杆菌如何杀伤大肠杆菌?
宋内志贺氏菌引起急性腹泻病志贺氏菌病且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作为一种肠道病原体,细菌间竞争机制对其生存至关重要,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EBioMedicine上的这篇文章,利用高通量表型、基因组和实验室分析确定宋内志贺氏菌中具有高流行病学相关性的遗传决定因素,即利用大肠菌素杀灭大肠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