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Xiaojian Wu
文章数:6篇
肠道古菌组
左涛等Microbiome:中国人的肠道古菌组
古菌可算是肠道菌群中的"少数分子",但在人体健康中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相较于细菌和真菌,目前仍缺乏对肠道古菌的研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左涛和吴小剑、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缪应雷和曾仲,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描述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健康中国人的肠道古菌组特征及其与环境和宿主因素的关系,强调了地域、城市化、民族和饮食对人肠道古菌组变异性的贡献,表明城市化对古菌的影响可能与人体健康有关。
肠道古菌组
地域
民族
城市化
饮食
粪菌移植
左涛+兰平+吴小剑等Lancet子刊:详解FMT中的病毒组和真菌组(综述)
粪菌移植(FMT)可用于治疗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然而FMT中转移给受体的除了细菌,还有病毒/噬菌体和真菌等肠道微生物。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山大学左涛、兰平和吴小剑与团队的综述长文,详细总结了目前关于肠道病毒组和真菌组在FMT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病毒/噬菌体和真菌对FMT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病毒组、真菌组、细菌组和宿主免疫之间的互作机制。作者指出,对肠道病毒组、真菌组和细菌组的联合使用,是FMT和微生物组疗法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粪菌移植
肠道病毒组
肠道真菌组
克罗恩病
兰平、何真等:锁定肠系膜脂肪中的促肠炎细菌
肠系膜脂肪组织(mAT)增生,即“爬行脂肪”,是克罗恩病(CD)的一个病理特征,且与CD患者的预后不佳有关,但其机制仍不清楚。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兰平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何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整合多组学分析,揭示了CD患者的mAT菌群-宿主互作失调,及其与CD患者疾病进展的关系。通过对mAT菌群进行分离培养,该研究进一步发现,mAT中的一种无色杆菌属细菌A. pulmonis是促炎的致病共生菌,可在小鼠中移位到mAT并促进结肠炎的恶化。这些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于肠道细菌在CD发展中的作用的认知,为研发基于菌群干预的疗法提供了新思路。
克罗恩病
爬行脂肪
肠系膜脂肪组织
菌群移位
新冠肺炎
中山六院左涛等: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综述)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左涛、吴小剑、文卫平、兰平在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上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详细介绍了新冠肺炎患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组成(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及功能的变化,并讨论了肠道菌群与ACE2表达、新冠病毒感染及宿主免疫的关联,以及肠道菌群通过肠-肺轴影响肺部免疫系统的潜在机制。
新冠肺炎
综述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大肠癌的染色质重塑和BET抑制剂耐药的机制
BRD4属于BET家族蛋白成员,是一个有潜力的抗癌药物靶点。然而,对靶向BRD4的BET抑制剂的耐药现象在实体瘤中很常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王文宇、吴小剑和团队与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揭示了BRD4激活和BET抑制剂耐药的机制,这为更有效地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理论基础。
结直肠癌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BRD4
BET抑制剂
结直肠癌
中山大学团队:KRAS突变增加结直肠癌的TAM
癌基因KRAS以前被认为是以细胞内在的方式调节结直肠癌(CRC)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来自中山大学的兰平和吴现瑞团队合作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文章,发现KRAS的细胞外作用,其中KRAS通过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功能重编程,影响肿瘤微环境。这种细胞外作用机制使KRAS在构建促肿瘤微环境以促进肿瘤恶性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并可能为针对突变KRAS肿瘤的潜在治疗防御策略提供新的见解。
结直肠癌
KRAS突变
细胞外作用机制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