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Yunsheng Yang
文章数:8篇
结直肠癌
杨云生等:一文读懂中国结直肠癌和肠菌研究现状(综述)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在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这可能是由于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饮食变化所致。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综述,总结了中国目前关于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中作用的证据,主要包括肠道菌群特征,特别是具核梭杆菌和微小微单胞菌,已被确定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富集。此外,本文还讨论了肠道菌群在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中的作用,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肠道微生物群干预措施的应用,包括微生态药物、粪便微生物群移植和中药,值得关注。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综述
基础研究
毒力因子
普雷沃菌
王欣+杨云生+赵江潮:低聚异麦芽糖可维持普雷沃氏菌的生长
人类消化道中的细菌在人类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饮食习惯与人类菌群的肠型有关,其中普雷沃氏菌肠型是人类传统的高膳食纤维摄入型肠型,与健康老龄化和帕金森病的发展有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决定肠型的因素。近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欣团队联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以及阿肯色大学赵江潮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通过体外分批发酵检测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果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和低聚异麦芽糖 [IMO] 以及乳果糖、棉子糖、淀粉、菊糖、甘露糖醇和木糖醇)如何影响拟杆菌和普雷沃氏菌的肠型,发现体外和小鼠模型中IMO可维持普雷沃氏菌肠型。因此,通过饮食中的低聚异麦芽糖控制肠道微生物并有效地维持普雷沃氏菌型肠型,从而通过增加肠道转运时间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
普雷沃菌
低聚异麦芽糖
膳食碳水化合物
肠道菌群
长寿老人
孙刚+杨云生+王淑芳+吴崇明等:聚焦中国海南百岁老人肠道菌群
深入了解人类肠道菌群与衰老和长寿的关系,对于维持肠道内环境平衡和实现健康老龄化至关重要。近日,301医院孙刚、王淑芳、杨云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吴崇明及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上发表文章,利用超深度宏基因组测序和大规模培养组探究了中国海南长寿人群独特的菌群结构,发现长寿人群丁酸产生菌的丰度显著降低。此外,获得1778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s)和8030个分离株,但只有不到一半的分离株可被宏基因组学检测到,表明这两种方法可互补使用。总之,该研究为揭示长寿相关的肠道菌群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
长寿老人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培养组学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国居民家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防控和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多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染病。为了促进其预防和管理,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共识会议,对当前的证据进行审查,并提出基于家庭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控制和管理的策略。形成的共识报告,由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丁松泽和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李兆申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于近期在Gut发表,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专家共识
COVID-19
杨云生等:新冠疫情期间的消化管理共识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近期发表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主任等牵头撰写、我国消化专家组共同制定的新冠疫情期间的消化管理共识,对于新冠相关的消化道症状及其管理方法,以及消化门诊和相关流程的管理,提出了若干实用建议,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COVID-19
消化管理
专家共识
胃息肉
301医院杨云生:胃菌群与胃息肉相关
Scientific Reports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团队主导的研究,鉴定出胃息肉患者的胃粘膜菌群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并在菌属水平建立了可区分患者和健康个体的预测模型。该研究表明,胃菌群失调可能与胃息肉有密切关系,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胃息肉
胃息肉
胃菌群
幽门螺杆菌
Gautam Dantas
阴道分娩
301医院:顺产与剖腹产的中国新生儿,胎便菌群有何差异
Scientific Reports[IF:4.259]近期发表了301医院团队的研究,分析了不同分娩方式与初始胎便菌群组成的关联,还有菌群携带的抗生素耐药基因和代谢功能情况,表明分娩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儿的初始肠道菌群。
阴道分娩
剖宫产分娩
胎便菌群
体外受精新生儿
抗生素耐药基因
炎症性肠病
南方医科大学:肠道菌群用于IBD诊断和疗效预测
南方医科大学陈烨和周宏伟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基于肠道菌群开发诊断标志物,可用于不同人种的IBD诊断,结合肠道菌群及其它指标,可用于IBD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应答的预测。
炎症性肠病
生物标志物
英夫利昔单抗
Disease activity
Gut microb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