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修启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
王修启,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目前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先后完成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973项目子课题2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948重点项目课题、动物福利行业专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广州市国际合作项目、广州市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2011年以来发表SCI论文近80篇,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审发明专利7项。围绕呕吐毒素、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和温热应激等损伤猪肠道干细胞发育的机制及其营养干预,取得突破性进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王修启团队:饮食来源的L-谷氨酸如何影响仔猪肠道发育?
① 在无氮饲粮或玉米豆粕饲粮中添加Glu(L-谷氨酸),发现其均可促进断奶仔猪肠道隐窝-绒毛轴发育和ISC(小肠干细胞)扩张;② Glu处理导致经典Wnt信号靶基因β-catenin等及膜受体FZD7等的激活,并能在体内外促进ISC的扩张;③ 在肠类器官和IPEC-J2细胞模型中,干扰FZD7会破坏Glu处理所导致的 β-catenin信号和细胞活力降低,表明Glu促进肠道干细胞扩增具有FZD7依赖性;④ Glu与FZD7能在肠道共定位且两者可直接结合,从而促进小肠发育。
2022-09-19
赵江潮、王军军等:猪肠道菌群分析及在益生菌和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① 猪肠道菌群从出生到屠宰呈现显著动态变化,饮食驱动为主因,普氏菌丰度最高,但亦呈现生长阶段特异性;② 鉴定了69个核心菌群,主要有梭菌目、拟杆菌目和乳杆菌目,在全部生长阶段均存在,特定阶段的细菌丰度有差异;③ 健康猪为供体的粪菌移植可以改善了受体猪的生长状态,尽管不能改变肠道菌整体组成,但显著富集一些潜在益生菌群;④ 鉴定发现13个菌与病原菌大肠弯曲杆菌,1个与大肠杆菌动态相关,为病原干预提供参考。
2020-06-25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
王修启,博士,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研究员。目前主持国家基金面上项目2项,先后完成国家基金重点项目, 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基金面上项目;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973项目子课题2项;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东省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国际合作项目、948重点项目课题、动物福利行业专项课题、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广州市国际合作项目、广州市科学研究项目等科研课题。2011年以来发表SCI论文近80篇,已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审发明专利7项。围绕呕吐毒素、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和温热应激等损伤猪肠道干细胞发育的机制及其营养干预,取得突破性进展,居于国际领先水平。
2004年8月~至今: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1994年7月~2004年8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1990年7月~1991年9月: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政府
肠道干细胞命运决定及营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