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诗煜
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陶诗煜,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8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 同年 7 月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20 年 7 月入职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主要从事营养物质对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 项目 1 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 项、浙江省肠道微生态重点实验室(筹)开放基 金 1 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国际专业杂 志(Gut Microb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FASEB Journal 等)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7 篇。
腹泻仔猪如何修复肠道损伤?
大肠杆菌、特定乳酸菌分别为潜在有害微生物和有益微生物,而益生菌衍生的胞外囊泡更具广阔的研究前景。
08-31
陶诗煜+魏泓+刘向东:黏膜粘液乳杆菌的胞外囊泡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并维持肠道稳态
华中农业大学陶诗煜、魏泓、刘向东及团队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最新研究性文章,该团队使用新生仔猪作为转化模型,在腹泻仔猪中观察到的肠道菌群失衡,主要特征是乳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增加和脂多糖生物合成通路增加,其中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黏膜粘液乳杆菌)变化显著,且其胞外囊泡能通过调节巨噬细胞表型缓解腹泻症状。
06-13
陶诗煜+魏泓: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病毒群有何特征?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的陶诗煜、魏泓及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最新研究,采用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测序结合生信技术,揭示早期断奶仔猪肠道DNA和RNA病毒群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和组成,发现早期断奶健康和腹泻仔猪肠道病毒整体结构相似,但腹泻仔猪肠道中存在更多病毒种类和生态多样性。总之,该研究为未来制定有效策略干预仔猪早期腹泻提供了新指导。
2022-08-10
肖英平+陶诗煜+杨华:丁酸梭菌的胞外囊泡调节肠道稳态并缓解小鼠结肠炎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的肖英平、杨华与华中农业大学的陶诗煜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丁酸梭菌可通过其胞外囊泡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以改善肠道屏障功能,从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2022-07-05
陶诗煜+魏泓+刘向东:黏膜粘液乳杆菌的胞外囊泡调节巨噬细胞表型并维持肠道稳态
① 健康和腹泻仔猪肠道菌群存在显著差异,共31个菌种在两组之间显著变化,如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黏膜粘液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等;② 通过粪菌移植,腹泻仔猪菌群导致无菌小鼠生长迟缓、肠道炎症损伤、肠道菌群及代谢紊乱;③ 喂养黏膜粘液乳杆菌而非罗伊氏乳杆菌可改善小鼠腹泻症状;④ 黏膜粘液乳杆菌的外膜囊泡依赖于巨噬细胞,调节巨噬细胞表型从而减轻ETEC K88引起的腹泻症状。
06-06
陶诗煜+魏泓: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病毒群有何特征?
① 采用宏基因组和宏转录组测序结合生信技术,揭示早期断奶仔猪肠道DNA和RNA病毒群生物多样性、结构和组成;② 腹泻早期断奶仔猪肠道病毒α多样性高于健康仔猪,而两组间β多样性无显著差异;③ 两组仔猪中共鉴定出58种差异DNA病毒和16种差异RNA病毒;④ 早期断奶健康和腹泻仔猪肠道病毒整体结构相似,但腹泻仔猪肠道中存在更多病毒种类和生态多样性;⑤ 某些特定的差异病毒可能是区分早期断奶腹泻和健康仔猪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2022-08-01
肖英平+陶诗煜+杨华:丁酸梭菌的胞外囊泡调节肠道稳态并缓解小鼠结肠炎
① 在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中,丁酸梭菌可抑制体重减少、降低疾病活动度评分、减小结肠长度、降低组织学评分、改善肠道屏障功能、减少致病菌(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增加产丁酸盐菌;② 移植丁酸梭菌处理后的小鼠的粪便菌群或无菌粪便滤液,也可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说明丁酸梭菌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发挥作用;③ 丁酸梭菌产生的胞外囊泡可保护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稳态,从而缓解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2022-06-28
华中农大: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损害宿主细胞的分子机制(综述)
① 群体感应信号分子不仅能够控制微生物群落的行为,同时可以调节宿主细胞的生理状态;② 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对宿主细胞功能(如凋亡和免疫)的影响具有细胞类型特异性;③ 其中脂筏、PPAR-γ、PON2和TNFR1可能是AHL损伤宿主细胞的关键分子;④ AHL通过干扰肠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损害不同物种动物的肠道健康;⑤ 急需动物试验追踪AHL的来源,分析AHL在肠腔与上皮细胞之间的运动轨迹,从而更好地解析AHL影响宿主肠道健康的机制。
2022-02-19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2021
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陶诗煜,华中农业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8 年 6 月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 同年 7 月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20 年 7 月入职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主要从事营养物质对动物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 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 项目 1 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 项、浙江省肠道微生态重点实验室(筹)开放基 金 1 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1 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同)身份在国际专业杂 志(Gut Microb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FASEB Journal 等)发表 SCI 收录论文 17 篇。
2012年09月~2018年06月:南京农业大学,基础兽医学,硕博连读
2020年7月~至今: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副研究员
2018年7月~2020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肠道微生物与仔猪肠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