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Xiang Gao
文章数:2篇
单核苷酸变异
朱立新/刘占举/朱瑞新/焦娜等:肠菌单核苷酸变异助力大肠癌早期无创筛查
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粪便隐血检测以及液体活检等是常见的筛查策略。然而,目前这些方法仍存在假阳性高、敏感性低等问题,亟需开发准确度和敏感性更高的早筛标志物。近日,中山大学朱立新、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和朱瑞新、浙江大学焦娜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整合了多队列全宏基因组测序数据,并系统评估了多模态微生物标志物对于结直肠腺瘤的诊断效能,最终揭示了微生物单核苷酸变异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潜力巨大,值得关注。
单核苷酸变异
早期诊断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肠道菌群
疾病诊断
朱立新+刘占举+朱瑞新等:基于肠菌基因的炎症性肠病AI诊断模型
炎症性肠病与肠道菌群关系非常密切,可作为一种有前途的非侵入性诊断工具。近日,同济大学朱瑞新、中山大学六院朱立新、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贺青及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最新研究,整合了来源于多中心的CD和健康对照共1418例样本的粪便微生物测序数据,全面描绘了CD患者中微生物多维度特征的变化模式,利用AI构建了微生物多维度诊断模型,评估了各个维度特征诊断潜能的优劣,以鉴定最优诊断模型,并验证其疾病特异性,值得关注。
疾病诊断
人工智能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微生物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