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Toshihiro Kishikawa
文章数:5篇
Cell子刊:关联分析揭示肠道菌群与宿主间的相互作用
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人类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的这篇文章,通过肠道宏基因组测序、非靶向代谢组分析、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阵列和全基因组测序,评估肠道菌群与宿主遗传学和血浆代谢物的关联,将为了解代表性不足的人群中肠道菌群与宿主相互作用提供有用资源。
菌群-免疫互作
克罗恩病患者失调的肠道菌群可促进Th1免疫反应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因肠道菌群中的磷脂酶A编码基因的丰度升高,克罗恩病患者的粪便溶血磷脂酰丝氨酸(LysoPS)水平增加,而后者可恶化小鼠结肠炎。机制上,LysoPS通过P2ry10和P2ry10b依赖性方式,诱导CD4+ T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并促进糖酵解,从而增强Th1免疫应答。
菌群-免疫互作
Th1免疫应答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菌群失调与脑动脉瘤破裂有关
近期发表于Stroke的一项研究表明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和破裂动脉瘤(RAs)患者的肠道菌群谱有显著差异,弯曲杆菌属和解脲弯曲杆菌属可能与脑动脉瘤破裂有关。
系统性红斑狼疮
日本SLE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特征
肠道菌群变化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机制相关。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比鉴定了SLE患者与健康对照之间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差异,并通过整合GWAS及血浆代谢产物数据,揭示了SLE特异性菌群特征与宿主基因组及代谢产物的关联。
系统性红斑狼疮
宏基因组关联分析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
宿主基因组、肠道菌群宏基因组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联
Annals of the Rheumatic Disease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进行了宏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出了一些与RA相关的菌种及菌群功能,并发现了一些具有人种特异性的RA相关的宏基因组-宿主基因组关联,提示宿主基因组、肠道菌群及RA的发病机制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类风湿关节炎
autoimmune diseases
gene polymorphism
rheumatoid arthritis
宏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