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Rong Wu
文章数:2篇
药物性肝损伤
龚神海+陈鹏等Cell子刊:肠菌释放大豆素,减少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APAP)过量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Cell Host and Microbe最新发表了南方医科大学龚神海、陈鹏、赵晓山、曾振华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小鼠的一种肠菌——阴道乳杆菌(L. vaginalis)可以通过其β-半乳糖苷酶从饮食中释放“隐生元”( celobiotics)大豆素(daidzein),而大豆素能通过减少肝细胞铁死亡,减轻APAP引发的肝毒性。这些发现为改善药物性肝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干预思路。
药物性肝损伤
肠-肝轴
肠道菌群
阴道乳杆菌
铁死亡
妊娠期脓毒症
龚神海等Cell子刊:妊娠期脓毒症——肠道菌群如何推波助澜?
在妊娠期女性中,脓毒症是患者入院产科ICU的主要病因,常常导致新生儿发育畸形、早产、以及流产等严重后果。南方医科大学龚神海、姜勇、肖炜与团队在Immunit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妊娠可诱导小鼠及女性的肠道菌群失调,表现为粪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s merdae)的丰度降低,及其代谢产物刺芒柄花素的减少,并促进巨噬细胞焦亡,从而恶化脓毒症结局。机制上,刺芒柄花素可通过与异质核糖核蛋白UL2互作,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焦亡。该研究揭示了孕产妇体内的菌群-免疫互作在脓毒症期间的重要生物学意义,为开发妊娠期脓毒症所致的免疫紊乱的精准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策略。
妊娠期脓毒症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脓毒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