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feng Zhang
文章数:2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刘恩岐+陈育庆+郑乐民等Cell子刊:在猴模型中有效的NASH新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由于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仍缺乏有效疗法。西安交通大学刘恩岐、密西根大学陈育庆、北京大学郑乐民教授与团队近期在Cell Metabolism发表重要研究,建立了用于NASH疾病研究和药物研发的猴模型,并发现三肽DT-109能减少NASH猴模型的脂肪性肝炎、炎症和纤维化,为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DT-109对NASH的疗效提供了重要依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猴
肠道菌群
药物研发
动物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Science子刊:甘氨酸通过多重机制,改善脂肪肝
世界范围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逐渐攀升。据报道,NAFLD患者的甘氨酸水平较低,但甘氨酸减少的原因、其作为致病因素的作用及其治疗潜力仍不清楚。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低水平的氨基酸——甘氨酸或与NAFLD的发生直接相关,甘氨酸通过调节脂肪氧化作用、血液代谢物水平、肠道菌群组成及谷胱甘肽(GSH)合成等,从而显著缓解实验小鼠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症。揭示机体甘氨酸的水平与NAFLD发生之间更进一步的分子关联,为开发治疗该病的潜在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基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甘氨酸
小鼠实验
AGXT1
脂肪酸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