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Chao Wang
文章数:3篇
纳米医学
国内团队Science子刊:口服纳米药物靶向调节结肠炎中的菌群-肠-脑轴
口服给药是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一种方便、安全理想的方法,但IBD引起的腹泻会导致药物快速降解;多酚具有益生元活性,可增加有益细菌的相对丰度,从而促进肠道菌群稳态的维持。因此,目前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重塑肠道菌群、缓解认知功能障碍的多酚纳米药物,有利于彻底治疗IBD。近日,西南交通大学谢超鸣、鲁雄联合北京基础医学科学研究所江小霞及苏州大学汪超在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文章,成功开发口服多酚盔甲化纳米药物,靶向调节结肠炎肠道菌群-脑互作。
纳米医学
菌群-肠-脑轴
炎症性肠病
抑郁
焦虑
结直肠癌
国内团队:纳米塑料促进结直肠肿瘤生长
纳米塑料(NPs)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孙东东和苏州大学的汪超合作在Nano Letters上发表文章,发现NPs会破坏肠道微环境,塑造免疫反应,使其有利于结直肠肿瘤的生长。
结直肠癌
纳米塑料
纳米塑料
国内团队Cell子刊:口服纳米塑料如何通过肠-脑轴影响脑功能?
纳米塑料 (NPs) 作为食品和水中的污染物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 NPs进入机体后如何塑造肠道免疫环境的研究非常有限。近日,苏州大学汪超团队联合林芳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文章,发现口服NPs通过诱导溶酶体损伤触发肠道巨噬细胞产生IL-1信号进而影响大脑,导致认知与记忆功能下降。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肠-脑轴作用机制,NPs降低大脑功能机制,并突出目前解决全球塑料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纳米塑料
肠-脑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