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2023肠道大会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GUT2022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ngyuan Fang
文章数:4篇
结直肠癌
房静远团队:一文读懂具核梭杆菌与大肠癌(综述)
具核梭杆菌是一种口腔厌氧性条件致病菌,在结直肠癌(CRC)患者的粪便和肿瘤组织中均有富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房静远团队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发表最新综述,总结了具核梭杆菌在CRC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控机制,并将具核梭杆菌作为CRC早期预警和预后预测标志物进行讨论。
结直肠癌
综述
基础研究
具核梭杆菌
细胞增殖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马雄+唐茹琦:消胆胺改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效果,与菌群及其代谢物的变化有关
Gut Microbes近期发表了来自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马雄、唐茹琦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发现消胆胺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改善效果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突出了探索胆汁酸-菌群互作用于治疗PBC的可能性。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胆汁酸
肠道菌群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国内团队: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促肠炎/癌的新机制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ETBF)与炎症性肠病(IBD)、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和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ETBF诱导肠道炎症和肿瘤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洪洁、陈豪燕与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研究,发现ETBF刺激的细胞通过外泌体递送miR-149-3p,促进Th17细胞分化。同时,ETBF通过下调miR-149-3p,促进PHF5A介导的KAT2A可变剪切,从而诱导结直肠癌变。这些发现提示我们,在ETBF感染的IBD和CRC病人中,ETBF/miR-149-3p通路或是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
肠道炎症
结直肠癌
miR-149-3p
二甲双胍
仁济医院:二甲双胍抗大肠癌的新机制
二甲双胍可调节肠道菌群。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熊华团队与房静远团队在EBioMedicin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体外,二甲双胍可抑制具核梭杆菌的生长;而在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中,二甲双胍可调控结直肠癌相关菌属的相对丰度,并抑制具核梭杆菌诱导的结直肠肿瘤形成。
二甲双胍
colorectal cancer
Metformin
Microbiome
Fusobacterium nuclea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