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Wei Liu
文章数:4篇
AKK菌
国内团队Nautre子刊:Akk菌在虫媒病毒感染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是一种新出现的蜱虫传染病,由布尼亚病毒科的白蛉病毒属(SFTSV)感染导致。北京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的刘玮团队与浙江大学的朱书团队在Nature Microbi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发现Akk菌通过产生一种生物碱——骆驼蓬碱,调节肝细胞的胆汁酸代谢,以抑制NF-κB介导的系统性炎症,从而在SFTSV感染中起到保护性作用。
AKK菌
虫媒病
虫媒病毒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阴道菌群
赵方庆团队:揭秘中国女性阴道菌群结构与围产期事件的关联
对阴道微菌群及其变异性的全面分析能够准确描述女性的微生物组特征。然而,目前缺乏对中国女性的研究证据。基于此,本研究纳入454名女性,通过对比产前产后、不同分娩事件女性的阴道菌群结构,为揭示阴道菌群与女性生殖健康的关联提供了重要的证据支持。
阴道菌群
研究论文
孕妇
早产
胎膜早破
菌群-免疫互作
浙大团队:肠道菌群通过I型干扰素激活抗病毒免疫
共生菌群-免疫系统互作在抵御病毒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浙大朱书团队近期在mBio发表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I型干扰素介导了肠道菌群-天然免疫互作,可抵御肠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系统性病变,而且补充共生菌Blautia coccoides可有效恢复抗病毒天然免疫。该研究阐释了肠道菌群-天然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的重要机制,或有助于开发新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菌群-免疫互作
肠道病毒感染
I型干扰素
天然免疫
急性腹泻
国内团队:中国急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
安徽医科大学的方立群团队、北京大学的Wei Liu团队及疾控中心的李忠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通过收集2009-2018年间超过15万名中国急性腹泻患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临床数据,鉴定出了各种肠道病原体感染(包括病毒、寄生虫、细菌)的比例,发现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临床特征有所差异,且季节及地理因素对感染的病原体种类有所影响。该研究结果为制定中国急性腹泻的防治策略提供了参考。
急性腹泻
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