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赵弘烨 Bob
文章数:84篇
奶制品
SR:奶制品 vs 植物饮食,会怎样改变儿童的菌群?
从怀孕开始的1000天,是人的肠道菌群和饮食结构被建立起来的关键时间窗口,不同的饮食习惯,会对婴儿和儿童的肠道菌群有什么影响?这篇文献可以看一看。
奶制品
植物性食物
婴儿菌群
水果
坚果
健康差异
TM:菌群、环境、生理决定人的健康差异
最新online的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关于健康差异和微生物组的文章,提出了一个结合微生物组、社会和物理环境、生理学(免疫)的评估方法,用来对个体和人群的健康差异进行评估,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关注如何量化健康和疾病的人,值得精读。
健康差异
健康评估
Ajit Vikram
Kaikobad Irani
剖腹产
JAMA子刊:剖腹产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持续到成年
一篇短短的letter,特别针对3月份发表在JAMA Pediatrics上的文章做了补充阐述,说明剖腹产对人肠道菌群的持续影响,可以一直持续到成人阶段,也发现剖腹产与过敏及BMI增加有关。
剖腹产
Gili Aviv
Ohad Gal-Mor
肝硬化
李兰娟团队:肝硬化病人的小肠菌群有何特征?
李兰娟院士和团队近期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又一篇关于肝硬化的肠道菌群的文章,推荐一读。
肝硬化
十二指肠
小肠菌群
Cheryl P Andam
Michael G Campana
定量PCR
SR:哪种PCR方法检测产肠毒素脆弱拟杆菌最靠谱?
选取19位结直肠癌患者体腔和粪菌的ETBF,比较四种检测毒素基因的方式:标准PCR、两种定量PCR和数字PCR,哪种方法最灵敏?作者推荐哪一种?这篇文章不妨看看。
PCR
定量PCR
数字PCR
CE Stamper
CA Lowry
拟杆菌
SR:一种更有效代谢木聚糖的拟杆菌
许多人的饮食中包含阿拉伯木聚糖,而分解木聚糖有特殊的细菌,肠源拟杆菌DSM 17393是其中之一。木聚糖或许是不错的益生元,而DSM 17393是它能刺激增殖的物种。
拟杆菌
木聚糖
阿拉伯糖基木聚糖
Sarah L Bridgman
Anita L Kozyrskyj
罗非鱼
SR:益生菌对罗非鱼幼鱼的肠道菌群有何影响?
渔业养殖业中的益生菌应用,一直都是产业中关注的热点,这篇文章推荐感兴趣的人阅读。
罗非鱼
鱼类菌群
益生菌
Andrea Vettiger
Marek Basler
临床试验
JAMA:如何提高临床试验的可信与透明度?
近期JAMA上一篇关于提高临床试验的观点文章,对提高临床试验的效率、可靠性,以及试验的透明度做了系统性论述,很值得一看的文章,强烈推荐。
临床试验
A Keshavarzian
R M Voigt
抗生素抗药性
Science:研究细菌适应性和进化的最直观平台
最新一期Science上的文章,研究者推出了一个新的平台技术-细菌进化与生长平台(MEGA),用以观察在大的抗生素背景中不同细菌的迁移和进化。值得好好看一看。
抗生素抗药性
细菌进化与生长平台
菌种进化
Alex Mira
Maria C Jenmalm
期刊质量
mBio:6大招,助力生命科学研究质量提升
美国微生物学会在一次专门讨论会上提出要通过六大方面提高生命科学的研究水平,讨论的6大招都是什么,请看这篇文献。
期刊质量
研究标准
Jawad Abed
Johanna EM Emgård
Wendy S Garrett
黄芩素
SR:黄芩素通过芳香烃受体增强肠屏障功能
这是2016年发表在Scientific Reports[IF:4.259]的研究,发现黄芩素能诱导特定的T细胞并通过芳香烃受体调节免疫,增强肠屏障。很有意义的研究,特别推荐!
黄芩素
调节性T细胞
食物过敏
肠屏障
Xiaofei Liu
宏基因组
Cell:现有宏基因组数据可比性差!怎么办?
25号Cell上的一篇重要文章,明确提出现有菌群研究中,各个样本和研究之间的数据缺乏可比性,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改善数据的获取,让数据更具可比和可重复性呢?这篇文章值得好好看看。
宏基因组
比较宏基因组
Carlos López-Otín
Carlos López-Otín
Guido Kroemer
高能重离子辐射
SR:模拟太空辐射,对小鼠肠道有什么影响?
用铁56模拟太空辐射,检查被辐射一年后小鼠体内一些信号分子的变化,以及辐射对肠道慢性病会产生什么影响。有意思的研究,分享给大家。
高能重离子辐射
瘦素
胰岛素生长因子
太空辐射
Karina Gajardo
抗生素耐药性
Science:全世界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抗生素耐药性
昨天中国政府发表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是有很大背景的:下个月,”联合国大会国家元首高级别会议“上,将特别关注抗生素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参见http://mc.gutgutgut.cn/papers/read/1053863852)。今天的Science杂志上,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四位抗生素领域顶尖科学家(中国为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明贵),也面向这个会议发声!抗生素的使用和耐药性问题,无疑会成为接下去一段时间的热点话题,我们会持续关注。
抗生素耐药性
联合国
世卫组织
Bo Zhu
Muhammad Ibrahim
一型糖尿病
CDR:肠道菌群如何促进一型糖尿病?(综述)
关于肠道菌群在1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的综述,推荐大家读一读。
一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紊乱
Zongxin Ling
Lanjuan Li
急性淋巴白血病
BMC Genomics:急性白血病人的肠道菌群
关于急性白血病人的肠道菌群及化疗对它们的影响的研究,值得看一看。
急性淋巴白血病
16s rRNA测序
化疗
Sammy Saab
Myron J Tong
新书
FM:再次推荐好书Follow your gut
Rob Knight的 Follow your gut,群里推荐过n次了,原版pdf也流传过,看过的人,建议多次阅读,没看过的人,一定看看哦。
新书
人体微生物组
肠道微生物组
人体
微生物学-科学传播
微生物感染
Nature子刊:微生物感染如何促发自身免疫?
Nature Immunology上最新的关于微生物感染如何导致细胞凋亡,后诱导自身反应性Th17细胞的机制研究,推荐阅读。
微生物感染
自身免疫
细胞凋亡
Th17
Mohit Girotra
孕期高血压
HYPERTENSION:孕期高血压与肠道菌群有关
孕期高血压常见,但为什么会产生高血压,在其中肠道菌群又有什么作用,这篇文章推荐大家看一看。
孕期高血压
高血压
Cecilia Noeckera
Elhanan Borenstein
自闭症
Nature Reviews:微生物就是我们的朋友
一页的小文章,对Cell之前的研究(http://mc.gutgutgut.cn/papers/read/1041287948)做介绍,文章虽小,观点值得一看。
自闭症
益生菌
高脂饮食
催产素
腹侧被盖区
帕金森病
NEURology:益生菌/元改善帕金森病人的便秘
给帕金森病人服用含多株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的酸奶,能显著改善便秘,很有意义的研究,推荐给大家。
帕金森病
益生元
益生菌
Yikai Shao
Qiyuan Yao
肠易激综合征
Nature:关于IBS的四大待解难题
① 更透彻的对IBS致病机理的研究:同症状不同病,对致病机理的研究可以为更好更精准的治疗创造条件;② IBS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搞清肠道疾病IBS与神经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指导更好治疗;③ 膳食对IBS改善的因果联系:微生物学家,医生,和营养学家应该更紧密地合作,不断增加食物对肠道微生物,肠道健康的影响;④ 医生对IBS更明确的诊断分类:目前依靠症状和不多的生物标记物诊断不甚理想,合理的诊断需要更多的标记物及更细的分类。
肠易激综合征
健康膳食
精准诊断
D Nasioudis
S S Witkin
肠易激综合征
Nature:梨形鞭毛虫感染后造成的IBS
① 挪威卑尔根市在2004年爆发了梨形鞭毛虫病,愈后3年仍有46%的人受慢性肠胃疾病困扰;② 不同时间和地区的人在感染后都有类似症状,学界称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③ 研究表明PI-IBS致病原因是梨形鞭毛虫等病原体破坏了包裹保护肠道细菌的生物膜,从而改变了肠道菌群分布并导致菌群基因变异产生毒素;④ 被改变的菌被形象地称为”僵尸“菌,僵尸菌在病原体消失后会介导炎症,对肠道细胞造成持续的伤害。
肠易激综合征
梨形鞭毛虫病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炎症
Joanna Harnett
细胞致死性涨毒素
Nature:IBS的诊断和治疗有进展,但仍充满挑战
① 肠易激综合征(IBS)在过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尽管这种看法已被颠覆,但IBS的诊断一直缺少好的标准;② Pimentel团队通过IBS病人排气症状入手,发现IBS病人存在小肠细菌的过量生长,从而进一步发现细胞致死性涨毒素(CdtB)可以作为腹泻性IBS诊断的生物标志物;③ 然而,更细化的IBS分类还急需完善;④ 研究人员一致认为更深刻的了解IBS背后的生物学机制才能有效地指导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细胞致死性涨毒素
肠易激综合征
小肠细菌多度生长
精准诊断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阿洛司琼
Nature:IBS药物研发的过去和未来
① 阿洛司琼作为5-HT3的拮抗剂,替加色罗为5-HT4的激动剂,通过对神经递质血清素的调控从而调节肠道蠕动;② 阿洛司琼和替加色罗的撤回使曾得制药行业对IBS的热情骤减,而这些药物失败还是基于对IBS机理了解的不透彻;③ 新的基于不同机理的药物正在被大量研究生产出来,例如调节粪便液体含量的鲁比前列酮,影响胆汁酸平衡改变肠道微生物的抗生素利福昔明等;④ 新的药物研发的工具正在被大量开发出来,也给IBS的研究者提供了很多机会。
阿洛司琼
替加色罗
肠易激综合征
鲁比前列酮
利福昔明
催眠疗法
Nature:业界权威Whorwell对IBS的未来并不乐观
① 笔者采访了英国南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肠神经学和胃肠道科的权威专家Peter Whorwell,Whorwell博士分享了自己35年关于IBS研究与治疗的经验;② Whorwell强调了首次接诊医生的重要性,过分关注IBS患者某一症状容易导致以偏概全而误诊,使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疗甚至病情加重;③ 除了常规的药物和膳食疗法,Whorwell也介绍了粪菌移植和催眠疗法治疗IBS;④ 由于患者对IBS的不重视,和研究IBS经费的缩紧,Whorwell对IBS未来治疗并不乐观。
催眠疗法
肠易激综合征
粪菌移植
精准诊断
Jon Cohen
肠易激综合征
Nature:科学家对食物和IBS的关系仍存争议
① 患者和医生都在治疗IBS中都非常推崇合理膳食,特别强调降低FODMAP在饮食中的比例;② 然而饮食的改变对IBS症状的长期改善并不明显,科学家对食物和IBS之间的关系仍有争议;③ 澳洲研究者发现低FODMAP饮食使IBS患者的腹胀、腹痛及排气症状相对减少,并通过核磁共振对结果进行了分析;④ 一些学者对这一实验设计产生质疑,认为与药物试验不同的是,对照组完全了解自己所吃的食物的信息会造成反安慰剂效应。
肠易激综合征
健康膳食
可发酵寡/双/单糖和多元醇
反安慰剂效应
Carlos R Zárate-Bladés
肠脑轴
Nature:特别关注肠易激综合征
① 本篇Outlook从各个角度对易激综合征的最新进展,未来展望进行了详细地阐述;② 虽然1980年罗马准则是对IBS的诊断的重大进步,但随着精准医学的提出,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更可靠的诊断分类方式,以指导精确用药;③ 低可发酵寡/双/单糖和多元醇膳食在对症治疗IBS上虽有广泛认可,还是有学者质疑其有效性,同时研究人员也试图去揭示肠道微生物与肠-脑轴的联系;④ 很多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IBS,严重甚至致死的比率约为5%,医生首先要充分了解患者病症。
肠脑轴
可发酵寡/双/单糖和多元醇
肠易激综合征
罗马诊断标准
精准诊断
母乳低聚糖
Cell子刊:母乳低聚糖,应对婴儿营养不良的希望
今年3月,在Cell Metabolism上介绍Jeffrey I Gordon和同事关于母乳低聚糖促进营养不良婴儿小鼠的肠道菌群并促进发育的文章(http://mc.gutgutgut.cn/papers/read/1041279912),老规矩,这种介绍性文章,建议好好看看图。
母乳低聚糖
Alan W Walker
Julian Parkhill
剖腹产
JAMA子刊:不同生产和喂养方式对婴儿菌群到底有何影响?
今年3月在JAMA Pediatrics上关于不同生产(顺产、剖腹产)和喂养(母乳、奶粉、混合)方式对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的文章,很值得一读,推荐给大家。
剖腹产
奶粉喂养
母乳喂养
婴儿菌群
顺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