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CHINAGUT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发现
母婴之声
关于编辑部
关于日报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Science
文章数:128篇
结直肠癌(CRC)
Science:在家族性息肉病人肠道里,有两种细菌促癌!
这是昨天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重量级文章,发现在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结直肠癌遗传易感个体中存在结肠细菌被膜,主要由两种癌性细菌组成——产生不同癌性毒素(oncotoxin)的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并在相应小鼠模型中进行了验证,说明这两种细菌在结肠粘膜的持续共定殖,可在遗传易感个体中驱动肿瘤形成。这是继幽门螺杆菌和具核梭杆菌后,再次明确鉴定出的促进癌症的细菌,强烈推荐阅读。
结直肠癌(CRC)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脆弱拟杆菌
大肠杆菌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抗噬菌体系统
Science:细菌基因组中的噬菌体防御系统
细菌也有自己的防御系统,主要针对噬菌体,比如大名鼎鼎的CRISPR-Cas9,近期Science[IF:37.205]发表了细菌基因组中抗噬菌体系统的相关研究,值得关注,推荐专业人士阅读。
抗噬菌体系统
基因岛
泛基因组
Mark C Markowski
Karen S Sfanos
细菌耐药性
Science:医药公司在对抗细菌耐药性上的投入
对抗耐药细菌是一场全球化的持续“战争”,这是近期发表在Science上的新闻评论,报导了制药巨头们在这场“战争”中所做出的努力和投入,不妨一读。
细菌耐药性
April R Reedy
Rheinallt M Jones
土壤菌群
Science:全球土壤优势细菌分布的预测图
这是Science[IF:37.205]刚刚发表的对来自全球237处不同环境的土壤样本进行测序的分析结果,再次表明了土壤菌群的多样性的复杂度,同时根据鉴定出的高丰度菌,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划分了根据环境因素而得的生态类型,并基于此绘制了全球土壤优势细菌分布的预测图。这是很专业的土壤菌群研究,值得专业人士好好读一读。
土壤菌群
Dorota Martysiak-Żurowska
Dorota Martysiak-Żurowska
霍乱弧菌
Science:霍乱弧菌拮抗肠道菌群以提高毒力与适应性
这是Science[IF:37.205]在上期发表的一项重要的特定病原菌(霍乱弧菌)是如何攻击肠道菌群中的其他细菌,从而实现毒力和适应性都增强的目的的研究,揭开了病原菌定殖肠道的全新机制,很值得专业人士特别关注。
霍乱弧菌
VI型分泌系统
细菌毒力
拮抗作用
Lorenzo Fuccio
CX3CR1+单核吞噬细胞
Science:明确鉴定出调节肠道真菌以抑制炎症的吞噬细胞
这是Science[IF:37.205]杂志发表的重要研究,首次明确鉴定出CX3CR1+单核吞噬细胞在针对肠道真菌的先天性及适应性免疫反应中的重要意义,为对抗克罗恩病等肠道炎症性肠病开启了新思路。
CX3CR1+单核吞噬细胞
肠道真菌
免疫
intestinal fungi
Yael Haberman
抗菌肽LL-37
Science:对抗耐药细菌的强效抗菌肽
这是在Science上的科普新闻,对之前发表在Science子刊的强效抗菌肽的文章(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610248)进行了介绍,推荐阅读。
抗菌肽LL-37
耐药细菌
肿瘤免疫治疗
Science:肿瘤免疫治疗,基于菌群的精准医疗时代来临
这是Science对同期发表的多项重大研究的简要介绍和评价,基于这些在动物模型和人身上做的研究,已经可以明确认为在精准医疗中,要将菌群因素考虑在内。值得认真看看,特别推荐。
肿瘤免疫治疗
PD-1单抗
Louise M Burke
Louise M Burke
天然淋巴细胞
Science:肠道中的ILC2可迁移至肺部,帮助宿主抵抗寄生虫
这是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重要的肠道免疫细胞迁移到肺部参与肺部免疫反应的研究,首次提示炎症性2型天然淋巴细胞会从肠道转移到肺部,参与肺部炎症。研究论文和同期对此的介绍都很值得专业人士认真看看。
天然淋巴细胞
寄生虫
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
肺
Innate Lymphoid Cells
肠-肺轴
Science:肺炎可能起源于肠道?
这是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重要的肠道免疫细胞迁移到肺部参与肺部免疫反应的研究,首次提示炎症性2型天然淋巴细胞会从肠道转移到肺部,参与肺部炎症。研究论文和同期对此的介绍都很值得专业人士认真看看。
肠-肺轴
天然淋巴细胞
2型天然淋巴细胞(ILC2)
Wei Zhou
Julia Oh
免疫抑制剂
Science:患者肠道菌群构成,显著影响抗PD-1疗法的效果!
今天出版的Science,再次以封面文章方式关注肠道菌群,主题是肠道菌群与肿瘤,在之前上线的两篇重量级文章(第一篇: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904800;第二篇: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904672)之外,又发表了这篇同样重磅的研究,发现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有特定细菌存在的患者,对抗PD-1免疫抑制剂的响应更好。三篇重量级研究,形成了今天Science封面的主题,这个主题和封面,必将镌刻在肠道菌群研究的历史上,也将镌刻在肿瘤治疗的历史上。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转移性黑色素瘤
Jean-Baptiste Müller
Simon Nusinovici
粪菌移植
Science:如何对菌群移植加强监管?
这是多位业内大咖在Science发表的呼吁对菌群移植(尤其指粪菌移植)加强监管的文章,学者们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值得参考学习。特别推荐。
粪菌移植
监管
Kohei Shitara
Kohei Shitara
生态系统
Science:数学模型+遗传学分析,研究微生物代谢
这是Science新发表的一篇小文章,作者是Science杂志的Insight系列主题文章创作比赛的优胜者,内容介绍了如何利用新的工具组合来充分研究微生物的代谢。很值得看看的文章,特别推荐。
生态系统
生物地球化学
代谢通路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Science: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深海碳固定中的作用
这是近期Science杂志发表的海洋微生物研究,明确了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在深海碳固定中的主要作用。值得专业人士特别关注。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
16S rRNA
Maria H Saarela
Maria H Saarela
噬菌体
Science:每天或有300亿噬菌体影响着人的健康
这篇Science发表的小文章,简要介绍了mBio上关于人体共生噬菌体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噬菌体可能产生的功能进行了一些介绍,并特别强调了“phageome噬菌体组”的概念。很值得好好看看的小文章,特别推荐。
噬菌体
噬菌体组
Margarita M Correa
Juan Pablo Niño-Garcia
Priscila Bascuñán
古细菌
Science:人体内的古菌,不可忽视的菌群成员
这是Science从mBio发表的一篇关于人体中发现的古菌成员的文章出发,简要介绍共生古菌的功能的小文章,文小干货不少,值得好好看看。
古细菌
Fasiha Kanwal
Fasiha Kanwal
具核梭杆菌
Science:具核梭杆菌随大肠癌细胞一起转移!
这是Science刚刚上线的重量级研究,发现人大肠癌组织中常见的具核梭杆菌等共生菌会随着癌细胞转移而转移。癌菌相生相伴,贻害无穷,已明确无疑,人类该认真想想怎么突破癌细胞和“癌细菌”的联盟以帮助抗癌了!当然,研究里有说,在小鼠里用甲硝锉,可以搞死一些具核梭杆菌抑制癌症。但有问题的是,刚刚发表的Science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37904672)说抗生素让接受免疫抑制剂疗法的肿瘤病人生存期降低,所以甲硝唑未必是针对大肠癌病人的好选择。什么能精准消灭具核梭杆菌并不影响新疗法的效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具核梭杆菌
梭杆菌属
结直肠癌
转移性结直肠癌
Fusobacterium
免疫抑制剂
Science:6-8月内,或现菌群+肿瘤免疫疗法临床试验
这是Science杂志针对最新online的两篇关于肿瘤免疫疗法和肠道菌群之关联研究的简要介绍和评论,最值得关注的信息是其中一项研究的负责人,已经带领团队在准备开战临床干预研究。文章虽小,但值得看看。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粪菌移植
PD-1
Christoph A Thaiss
免疫抑制剂
Science:肠道菌给力,肿瘤免疫疗法实现PFS成倍增加!
这是Science杂志最新Online的对黑色素瘤患者的口腔和肠道菌群进行分析的重磅研究,特别是针对肠道菌群的分析以及后续在无菌小鼠上的炎症,充分表明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显著影响PD-1抑制剂抗肿瘤免疫疗法的效果。强烈推荐阅读,理解肠道微生物的超强作用。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黑色素瘤
PD-1
Petra Weimers
免疫抑制剂
Science:抗PD-1抑制剂+肠道Akk菌↑,肿瘤生存期升84%!
这是Science最新online的关于肠道细菌在抗肿瘤免疫疗法中至关重要角色的研究,肠道中Akk菌丰度高,PD-1抑制剂有效发挥作用,反之,效果有限,病人的平均总生存期短。这不再是动物实验结果,而是在病人身上看到的情况。必须值得特别关注,强烈推荐!
免疫抑制剂
抗肿瘤药物
AKK菌
PD-1
Wei Li
口腔菌群
Science:口腔细菌引发肠道炎症
这是由曹雪涛院士撰写并发表在Science杂志的对同期一项重要研究(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62776748)的简要介绍,首先是老规矩,图一定要看看,简洁明了,其次曹老师的免疫功底深厚,这篇文章除了介绍新研究,还引用了很多经典文献,内容干货不少,值得特别关注。
口腔菌群
肠道炎症
克雷伯氏菌属
口腔细菌
Science:口腔病原菌进入肠道,造成严重炎症
这是Science发表的关于口腔中定殖的克雷伯氏菌属的菌株进入小鼠肠道后诱导TH1细胞和肠道炎症产生的研究,非常明确展现了口腔细菌易位所造成的严重肠道问题,为未来诊断、防治炎症性肠病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入口。很值得关注,特别推荐!
口腔细菌
克雷伯氏菌属
Li Wen
Elke Gülden
Chen Chao
抗生素
Science:全球一起努力,减少肉用动物的抗生素使用!
这是一篇重要的呼吁降低肉用动物中抗生素使用的文章,不过除了呼吁,更重要的是多位作者共同提出的到2030年如何减少抗生素使用的具体建议,包括数据分析模型。文章发表在Science上,分量十足,值得所有人特别关注!
抗生素
耐药基因
动物饲养
肉用动物
蚊子
Science:改造共生细菌,蚊子也能对抗疟原虫!
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四宝教授领衔并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团队合作完成的重要工作,通过改造在按蚊体内分离的高稳定性定殖并能快速传播的细菌,也实现了对抗疟原虫的效果。相当给力,这是王四宝团队在今年PNA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70641548)后又一项技惊四座的研究,必须关注!
蚊子
疟疾
疟原虫
基因改造
蚊子
Science:基因改造+菌群变化,让蚊子对抗疟原虫!
这是最新一期Science发出的重要研究,通过将特定基因转到斯氏按蚊造成肠道菌群和体味变化,影响按蚊的交配行为,并使其具备对抗疟原虫定殖的能力,从而减少后者的传播。基因改造->菌群变化->气味改变->吸引交配->疟原虫大幅减少,这个链条相当给力!也很有意义!强烈推荐关注。
蚊子
疟原虫
基因改造
Anne G Hoen
Diana A Chernikova
单克隆抗体
Science:肠道菌群表面的IgA,特异性很低
这是首次全面评估在肠道微生物表面普遍存在的IgA的特异性的研究,实验设计和实施都非常系统,细节充分,值得特别关注。
单克隆抗体
肠道IgA
IgA
吉西他滨
肿瘤内的细菌可使肿瘤产生化疗药物耐药性
① 在结肠癌小鼠模型中发现,细菌可将化疗药物吉西他滨(2',2'-difluorodeoxycytidine)代谢成为一种无活性的产物(2',2'-difluorodeoxyuridine);② 对化疗药物的代谢依赖于细菌中表达的较长形态的胞苷脱氨酶(CDDL);③ 肿瘤内的γ变形菌门可使肿瘤产生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性,利用抗生素环丙沙星处理后可消除耐药性;④ 在113名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发现,有76%的患者的肿瘤中存在细菌,且大多数为γ变形菌门。
吉西他滨
肿瘤
化疗药物耐药性
Satya Prakash
Susan Westfall
吉西他滨
Science:肿瘤里的细菌,让化疗药物失效
在Science之前的重量级综述(一图读懂:菌群+生化+分子,开天辟地!(超强Science文,必读),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91906976),就系统总结了很多微生物对抗癌药物的代谢所产生的作用。新的一期Science中,关于肿瘤组织里的细菌代谢化疗药物吉西他滨的研究,再次给人强烈启发——在抗肿瘤过程中,别忽视细菌的作用!
吉西他滨
肿瘤
化疗药物耐药性
Paneth细胞
Science:通过Paneth细胞,人类进一步了解克罗恩病
这是对前几天我们分享的文献(http://www.xunludkp.com/papers/read/1054649228)的简要介绍,老规矩,这样的文献,看看图就会有收获。
Paneth细胞
分泌性自噬
溶菌酶
克罗恩病
溶菌酶
Science:肠道Paneth细胞如何应对细菌入侵?
这是关于肠道Paneth细胞如何通过分泌抗菌蛋白以抑制细菌入侵的重要研究,特别推荐!
溶菌酶
Paneth细胞
分泌性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