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Kathrin S Michelsen
文章数:3篇
补体因子B遗传变异如何增加肛周克罗恩病风险?
肛周克罗恩病 (pCD) 在CD 患者中发病率高达40%,且与生活质量差、治疗效果差及对其病因知之甚少等有关。近日,发表在Gut上的这篇文章,对pCD患者进行了遗传关联研究,通过比较患有和没有肛周疾病的CD受试者,并对补体因子B(CFB)中的 pCD相关的SNP进行功能性随访研究,发现CFB的遗传编码变异与肛周克罗恩病风险增加相关,导致CFB裂解和吞噬功能受损。
肠道真菌组
Cell子刊:马拉色菌或是特定易感患者的克罗恩病“引爆器”
炎症性肠病(IBD)与肠道菌群及其相关的免疫应答改变有关,近期有不少研究开始揭示肠道真菌组在IBD中的作用。《Cell Host and Microbe》的一项最新研究分析了克罗恩病患者的肠粘膜真菌组成的变化,发现一种马拉色菌在携带IBD风险CARD9基因突变的患者中富集,并在小鼠模型中证实这种真菌可通过参与抗真菌免疫的CARD9信号来加剧结肠炎。这些发现提示,对于特定遗传易感人群,靶向特定肠道真菌的疗法,或能用于治疗IBD。
肠道真菌组
炎症性肠病
肠粘膜菌群
克罗恩病
马拉色菌
肠道纤维化
肠道纤维化中菌群或起关键作用
Mucosal Immunology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因子1A(TL1A)过表达可恶化小鼠的肠道炎症及肠道纤维化,而TL1A的作用依赖于小鼠的肠道菌群。
肠道纤维化
肿瘤坏死因子样细胞因子1A(TL1A)
John M Carethers
John M Care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