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Kentaro Miyamoto
文章数:8篇
Nature子刊:CD4+CD8αα+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发育机制
存在于肠上皮层中肠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有助于维持肠道稳态,外周CD4+ T细胞在通过固有层(LP)到达肠道上皮后可发育为CD4+CD8αα+ IELs,尽管T细胞的这种特异性分化已得到充分证实,但阻止其在LP中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这篇文章,发现趋化因子受体9 表达下调可促进CD4+CD8αα+ IELs发育。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Cell子刊: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酸或可促进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导致严重残疾的自身免疫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近期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机制有关,然而特定的细菌类群及其代谢如何引发多发性硬化症的恶化,以及这些类群如何影响免疫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Cell Reports最新研究表明色氨酸代谢产物犬尿酸通过募集GPR35+巨噬细胞,促进了小鼠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发生发展,本篇文章完善了菌群代谢物通过免疫细胞影响多发性硬化症的分子机制。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犬尿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多发性硬化症(MS)
芳香烃受体信号
Cell子刊:青黛-植物芳香烃受体激动剂在IBD治疗中的潜在用途
虽然已有很多研究揭示芳香烃受体(AhR)、配体可以介导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控。但其分子具体机制,以及内源、外源AhR激动剂效应的异同尚不清晰。Cell Reports最新发表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挖掘。
芳香烃受体信号
调节性T细胞(Tregs)
研究论文
小肠类器官
Nature:小肠类器官或能用于治疗短肠综合征
小肠是营养吸收的主要器官,因其广泛切除而造成的吸收不良疾病称为短肠综合征(SBS)。类器官技术使得小肠上皮组织能在体外进行有效扩张,但是重建整个小肠(包括复杂的淋巴血管系统),仍然具有挑战性。Nature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者在小鼠和大鼠中通过移植回肠类器官,用小肠上皮替代了结肠上皮,生成了具有小肠功能的小肠化结肠(SIC)。在SBS大鼠模型中,SIC可部分恢复肠道功能并提高存活率。这项研究初步证明了,基于类器官移植的再生医学疗法或能用于治疗SBS。
小肠类器官
短肠综合征
肠道再生
肥胖
CCR9或调控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CCR9与肠道免疫有关,在多种肝脏疾病中有致病作用。肠道可作为诱发高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器官,而CCR9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尚不清楚。Diabetologia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CCR9通过诱导小肠炎症,在2型糖尿病的病理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提示CCR9可能成为通过肠-VAT-肝轴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肥胖
小肠炎症
胰岛素抵抗
CCR9
体外共培养系统
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体系
肠上皮位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界面,在肠道生态系统的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缺乏简单易操作的共培养系统,人们对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理解非常有限。虽然类器官技术已经实现了对结肠上皮在常氧条件下的培养,但上皮组织和肠道厌氧菌之间的氧需求冲突使得它们的共培养变得困难。《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文章报道了一种有效的肠道厌氧菌和人结肠上皮的共培养系统iHACS,该系统可营造肠道厌氧菌与结肠上皮共生环境,可用于研究菌群与结肠上皮的相互作用。
体外共培养系统
专性厌氧菌
肠道上皮细胞
AKK菌
丁酸梭菌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Nature子刊:肠道中的致病共生菌如何促进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炎性肝病,常伴随溃疡性结肠炎,肠上皮屏障紊乱可能是共同致病因素。Nature Microbiology本周发表的最新研究发现,PSC患者肠道菌群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可在肠上皮“打洞”,之后的致病共生菌移位可引起肝脏中的Th17应答,从而促进PSC疾病进展。这些发现提示,靶向肺炎克雷伯菌等菌群中的危险分子,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或减少Th17免疫应答,是防治PSC的潜在策略。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致病共生菌
肠道屏障
Th17应答
细菌移位
肠-皮肤轴
皮肤炎症可加剧小鼠肠道炎症
此前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皮肤健康。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小鼠皮肤处施用TLR7激动剂诱导银屑病样皮炎,可影响肠道免疫细胞和菌群组成,导致之后的DSS诱导的结肠炎加剧。这些发现说明,肠道-皮肤轴中,皮肤炎症也可以影响肠道健康,也为银屑病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带来新启示。
肠-皮肤轴
银屑病
炎症性肠病
Hariom Yadav
Shokouh Ahma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