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atthias Van Hul
文章数:12篇
肥胖
Nature Reviews: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双向互动如何影响体重管理(一图读懂)
肥胖是由能量摄入和消耗之间的长期差异引起的。然而,很多人无法通过增加运动和减少能量摄入实现体重控制。研究表明,肥胖个体的肠道菌群发生了变化,并影响宿主的代谢健康和体重管理。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近期发表综述文章,回顾了肠道菌群与肥胖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宿主与肠道菌群间的双向互动如何影响宿主代谢,并给出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而改善个体体重管理的潜在策略。
肥胖
综述
肠道菌群
体重管理
饮食-肠菌-宿主互作
肠道菌群
GUT重磅综述:肠道菌群代谢物和分子如何影响宿主健康
Gut近期发表综述文章,介绍了肠道菌群对健康的作用机制,重点关注了菌群代谢产物和分子对宿主代谢健康的影响,包括一些近年来新发现的菌群分子,干货不少,值得专业人士参考。
肠道菌群
菌群代谢物与衍生物
菌群-宿主互作
肥胖
肠道菌群或决定小鼠的食物偏好
肥胖期间,下丘脑对食物摄入的调节发生改变,对食物摄入产生快感反应的多巴胺能中脑皮质系统也受到影响。而肠道菌群也是影响肥胖的关键因素,两者之间是否有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Gut Microbes近期发表的文章,发现食物偏好测试中,肥胖小鼠对美味食物的摄入量减少,快感降低,而这种进食引起的快感降低可通过肠道菌群移植进行转移。
肥胖
肠道菌群
食物偏好
肥胖
为何有的胖小鼠更易得糖尿病?与菌群及其代谢物等有关
ob/ob小鼠和db/db小鼠都是瘦素通路的缺陷型小鼠,尽管二者都会发展为严重肥胖,但db/db小鼠更容易发生糖尿病。Microbiome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对这两种小鼠模型进行比对分析,表明二者的代谢表型差异与特定的炎症调性、血清LPS浓度、胆汁酸代谢、短链脂肪酸谱和肠道菌群组成有关。
肥胖
糖尿病
瘦素信号通路
肠道菌群
LPS
长链脂肪酸
细菌产生的长链脂肪酸的抗炎作用
大肠杆菌Nissle1917(EcN)是一种被用于治疗多种肠道疾病的益生菌。来自Gut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鉴定出EcN相比于其它大肠杆菌菌株,可产生更多的一种特定长链脂肪酸(LCFA)——3-羟基十八烯酸(C18-3OH)。C18-3OH可结合并激活PPARγ以发挥抗炎作用,从而抑制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长链脂肪酸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啮齿动物(小鼠)
肠道菌群代谢产物
AKK菌
灭活的Akk菌怎样帮助减肥?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AKK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具有减肥效果。本研究探究AKK菌灭活以后,是否还具有减肥效力。实验结果表明,灭活的AKK菌也同样具有减肥效力。其同样可以刺激机体的能量消耗,但不是通过白色脂肪细胞的褐化效应,而可能是通过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以及对肠道内环境的改善。该研究进一步表明菌群作为靶点干预肥胖的可能性。
AKK菌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pasteurization
MICE
Obesity
AKK菌
Nature子刊:补充Akk菌可改善胖人代谢,死菌效果好
Akk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的丰度与肥胖、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负相关,《Nature Medicine》最新发表了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Patrice D Cani团队的Akk菌干预的首次临床试验结果。继该团队之前的动物研究(https://www.mr-gut.cn/papers/read/1074867072),这项最新的人体研究同样表明,补充灭活的Akk菌可显著改善超重/肥胖的胰岛素抵抗者的多项代谢指标,且安全性良好,而补充Akk菌活菌则没有太明显的益处。这些发现为后续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死菌优于活菌背后的生物学机制也很值得深挖,或能为益生菌等干预研究带来新启示。
AKK菌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超重/肥胖
胰岛素抵抗
肥胖
Nature子刊:联系膳食脂肪与肥胖的关键酶
N-酰基乙醇胺(NAE)的含量波动影响肥胖和代谢疾病进程。本研究利用基因敲除小鼠,验证了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酶D(NAPE-PLD)在NAE合成中的重要作用,指出NAPE-PLD是感应脂肪摄入、肠脑轴和能量稳态的关键因子,有望作为防治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潜在治疗靶标。
肥胖
膳食脂肪酸
动物实验
N-酰基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酶D
肥胖
代谢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如何调节宿主代谢和能量稳态(综述)
肠道菌群对宿主代谢的影响,是菌群研究的一大热点。《Nature Metabolism》近期发表综述,回顾了近15年来该领域的主要进展,介绍了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代谢物和衍生物对宿主代谢稳态的调控机制和与代谢疾病的关联,以及多种内源和外源因素如何作用于菌群进而影响能量平衡。虽然很可能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但这些发现无疑为基于肠道菌群治疗代谢疾病的疗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代谢
肠道菌群
宿主-菌群互作
能量代谢
肠道菌群代谢物
肥胖
Nature医学:被杀死的Akk菌,居然更能改善小鼠代谢
昨天online的Nature Medicine上,比利时鲁汶大学的Patrice D Cani(专辑:http://mc.gutgutgut.cn/discovery/recommend/1137388548)和团队又发表了一篇技惊四座的文章,除了开发出可应用于人的Akk菌培养基,还意外发现通过低温巴氏消毒法杀死的Akk菌,居然更能减少小鼠脂肪量、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牛文必读,强烈推荐!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肥胖
糖尿病
巴氏消毒
amuc-1100蛋白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MNFR:大黄提取物改变菌群,缓解小鼠急性酒精中毒
这篇文章,爱喝酒的人可以看一看,喝酒之前吃点大黄提取物,或许是个好选择。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Antimicrobial peptides
Gut barrier
microbiota
内源性大麻素
NRE:研究菌群与代谢,请关注内源性大麻素
① 肠道微生物在宿主代谢中起主要作用,与多种疾病存在关联,可作为代谢疾病的治疗靶标;②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及其相关生物活性脂质与肥胖,2型糖尿病及炎症等生理过程密切相关;③ 肠道菌群参与内源性大麻素的产生及代谢,控制脂肪组织功能稳态及炎症水平;④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通过CB1来影响肠道屏障,病理状态下,肠道通透性增加,诱发多组织炎症;⑤ 靶向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或相关类似物具有控制肥胖和相关疾病的潜力。
内源性大麻素
肠道菌群
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