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乙酰辅酶A
文章数:2篇
肿瘤转移
Nature子刊:棕榈酸促进肿瘤转移的新机制
代谢重组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压力限制转移形成,然而,远端器官可用的一些营养物质可能会固有地促进转移性生长。近日,比利时研究人员在Nature Cancer发表最新研究,发现棕榈酸酯在促进远端器官转移形成方面具有独立于表观遗传学的作用,高脂饮食通过增加间质液中脂肪酸的利用率来改变肺和肝脏环境,这表明饮食结构可能潜在影响组织器官对营养的摄取、利用以及肿瘤转移,值得关注。
肿瘤转移
棕榈酸酯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高脂饮食
果糖
Nature:果糖促进脂肪肝,菌群起了啥作用?
饮食中添加的蔗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浆等,是膳食果糖的一个主要来源,而大量摄入果糖会增加肝脏脂肪生成,可引起脂肪肝。此前研究认为,果糖代谢产生的柠檬酸,经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转化为乙酰辅酶A,为脂肪生成提供原料。然而Natur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却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表明果糖诱导的肝脏脂肪生成包含两方面的因素:① 肝细胞中的果糖分解过程会诱导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② 肠道菌群发酵果糖产生的乙酸,为脂肪生成提供底物乙酰辅酶A。这些发现为脂肪肝等代谢疾病中的饮食、菌群与宿主代谢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值得注意的是,酒精在体内可被转化为乙酸,而且菌群发酵膳食纤维也可产生乙酸,这些乙酸是否也参与果糖诱导的脂肪肝发生,或许值得进一步研究。
果糖
脂肪肝
Fat metabolism
metabolomics
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