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ang Liu
文章数:1篇
宏基因组
刘洋彧等Nature子刊:限制性内切酶或可助力解决宏基因组假阳性鉴定问题
尽管现有的宏基因组分析器前景看好,它们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目前多数宏基因组分析器面临的主要瓶颈是它们依赖于通用的单拷贝标记或整个微生物基因组作为参考,因此受限于构建参考数据库时的标记缺失,抑或保守区域的多重比对问题。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刘洋彧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利用物种特异性IIB型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作参考,不采用通用标记或整个微生物基因组,构建基于IIB型限制性内切位点的宏基因组分析器MAP2B,MAP2B可以有效的消除微生物组数据鉴定时存在的假阳性,并生成更高精度、更准确的物种分类结果,值得关注。
宏基因组
假阳性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生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