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in He
文章数:2篇
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GHPA)
张逸超+秦环龙+何敏:首次描绘GHPA患者肠道菌群的种水平特征
先前的研究表明,在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GHPA)患者中,属水平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改变。然而,目前还没有研究描述GHPA中肠道菌群在种水平上的状态。复旦附属华山医院张逸超、何敏与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秦环龙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logy spectrum发表文章,首次在种水平对GHPA患者和健康对照的肠道菌群进行分析,揭示了其肠道菌群的失调,或为理解GHPA的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参考。
生长激素分泌型垂体腺瘤(GHPA)
肠道菌群
间歇性禁食
金万洙+张朝云:间歇性禁食通过肝脏-棕色脂肪互作,促进代谢改善
间歇性禁食(IF)可用于减肥,其发挥作用的一个主要机制是增加能量消耗。目前尚不清楚,器官间互作是否在IF中起关键作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金万洙团队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朝云团队,近期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研究,揭示了在IF诱导的代谢重塑过程中的肝脏与棕色脂肪组织的器官间互作。该研究发现,妊娠带蛋白(PZP)是一种由肝脏分泌的肝脏因子,它通过作用于棕色脂肪组织,在IF的抗肥胖功效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为治疗肥胖和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的潜在干预靶点。
间歇性禁食
肝脏因子
棕色脂肪组织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