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Guoxin Li
文章数:3篇
无创方法
国内团队Cell子刊:新型无创方法对胃癌肿瘤微环境进行无创评估
肿瘤微环境在疾病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癌症患者治疗反应的关键决定因素。近日,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中山大学王玮、斯坦福大学李瑞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开发了一种结合放射组学和深度学习分析的无创方法来预测放射图像的肿瘤微环境状态,为纵向监测和跟踪癌症治疗的反应开启了新视角,值得关注。
无创方法
肿瘤微环境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机器学习
肠道微生物工程化
左涛+李国新等Nature Reviews:肠道微生物组的工程化策略(综述)
中山大学左涛和南方医科大学李国新与团队发表在Nature Reviews Bioengineering上的综述文章。肠道微生物组对于机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凸显。肠道菌群,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的改变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微生物组紊乱,进而干预相关癌症、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或感染等。但是传统的单一菌群改变往往是不够的,通过对一个微生物群的工程化可能更有效。本文综述了针对特定疾病的肠道微生物组工程化策略,并讨论了其转化潜力,值得相关人士阅读参考。
肠道微生物工程化
综述
肿瘤免疫微环境
国内团队Nature子刊:CT影像组学可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和对免疫治疗的应答
肿瘤免疫微环境(TIME)与患者的预后及对免疫治疗的应答相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李国新和许乙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王玮与广东省中医院的王伟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开发了一种非侵入性的、基于CT的影像组学评分,可准确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对PD-1单抗治疗的应答情况。
肿瘤免疫微环境
研究论文
肿瘤免疫治疗
胃癌
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