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Kai Li
文章数:5篇
国内团队Cell子刊:靶向VCP可增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疗效
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对大多数结直肠癌(CRC)患者仍然无效,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能够释放关键的免疫刺激信号以驱动有效的抗肿瘤免疫,这可用于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作用。近日,暨南大学张海鹏、江振友团队联合中山大学李凯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文章,揭示了VCP调节PD-L1表达的分子机制,并表明抑制VCP或可提高CRC免疫治疗的疗效。
结直肠癌
杨润祥+李孟鸿+李凯Cell子刊:14-3-3σ-NEDD4L轴或是大肠癌治疗新靶点
云南省肿瘤医院的杨润祥、中山大学的李孟鸿和李凯与团队在Cell Reports发表文章,发现14-3-3σ增强HIF-1α和S448磷酸化的NEDD4L(一种靶向HIF-1α的E3连接酶)的结合,从而增强HIF-1 a多泛素化和随后的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进而抑制血管生成/转移,并增强贝伐单抗(抑制血管生成)在结直肠癌癌症中的抗肿瘤作用。
结直肠癌
HIF1α
CRC
中山大学六院团队:UCKL1是CRC治疗潜在靶点
结肠癌(CRC)是最为常见的癌种之一,每年导致近百万人死亡,然而CRC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好,急需发现新靶点、筛选新药物。CRC的快速生长需要细胞内量的核苷酸合成,而研究显示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CRC获得大量核苷酸的主要途径,因此该通路可能是CRC治疗的重要靶点。近期国内中山大学第六医院袁平和李凯团队在Ebiomedicine上发表了其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尿苷胞苷激酶样1蛋白(UCKL1)通过UCKL1-Nrf2-SLC7A11非经典通路在CRC中促进铁死亡,提示抑制UCKL1可能是治疗CRC的有效途径。
CRC
UCKL1
UCKL1-Nrf2-SLC7A11非经典通路
细胞铁死亡
研究论文
脂肪酸
李孟鸿团队:CSN6-FASN轴重编程脂肪生成可促大肠癌生长
FBXW7是结直肠癌(CRC)中高度突变的基因,但其在癌症中的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表征。近日,中山大学李孟鸿、李凯及团队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发表最新研究,发现CSN6-脂肪酸合酶轴重编程脂肪生成会促进肿瘤生长,是CRC癌症干预策略的靶标,值得关注。
脂肪酸
肿瘤
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
胞内染色
结直肠癌
中山六院团队:ILF3增强丝氨酸合成以促进大肠癌发展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李孟鸿与方乐堃团队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ILF3)过表达且与较差的预后相关,机制上,ILF3通过促进丝氨酸-甘氨酸-单碳(SGOC)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生长,而联用SGOC抑制剂及EGFR单抗,可抑制结直肠癌PDX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丝氨酸
丝氨酸-甘氨酸-单碳(SGOC)途径
白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ILF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