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Lijun Shen
文章数:3篇
直肠癌
国内团队:肠道微生物组分预测大肠癌放化疗反应
肠道微生物组(GM)参与抗肿瘤免疫治疗和化疗反应,但关于GM在预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CRT)应答中的作用的循证研究仍然很少。来自复旦大学的Zhen Zhang、马延磊、来自美国贝克曼研究所的Ajay Goel及研究团队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发现GM为预测nCRT应答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这对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直肠癌
微生物组
梭杆菌属
产丁酸盐细菌
放化疗疗效
直肠癌
复旦团队:根据UGT1A1基因型指导大肠癌放化疗用药
根据二磷酸尿苷葡萄糖苷转移酶1A1(UGT1A1)基因型区分大肠癌化疗药物伊立替康使用剂量可改善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率。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章真团队与合作者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表最新研究,在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多中心、III期试验中进一步探究术前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疗效。该研究发现,相比以卡培他滨为基础的新辅助放化疗,在UGT1A1基因型引导下增加伊立替康,可使pCR率从15%提高到30%,但伊立替康的毒性更大,尤其是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
直肠癌
研究论文
医学研究
UGT1A1基因型
卡培他滨
直肠癌
国内团队:直肠癌放化疗预后新指标
很多证据表明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O)可预测临床药物反应,但PDO预测癌症患者放化疗反应的能力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华国强和章真研究团队近日在Cell Stem Cell杂志发表一项最新研究:在一个III期临床试验中,建立来自局部进展直肠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库。其联合临床试验数据证实,直肠癌类器官密切反映了相应肿瘤的病理生理和遗传变化。患者与其PDO对放化疗应答高度匹配,具有84.43%精确度、78.01%灵敏度及91.97%特异性。
直肠癌
类器官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组织学特征
肿瘤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