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Qiulong Yan
文章数:3篇
肠道病毒组
马骁驰+鄢秋龙等:用肠道病毒组诊断大肠癌和腺瘤,潜力如何?(荟萃分析)
先前研究发现病毒是肿瘤发生的诱导剂,但很少有研究探讨肠道病毒组对结直肠癌进展的影响,并且在不同队列中病毒特征的可重复性较差。近日,大连医科大学的马骁驰、鄢秋龙及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纳入9项已发表的结直肠癌和腺瘤研究(含1282个粪便宏基因组)用于组装病毒基因组,基于患者和健康人肠道内识别的差异噬菌体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发现可以较好地区分结直肠癌/腺瘤与健康人。总之,该研究证实了结直肠癌和腺瘤患者的肠道病毒群特征,并强调了结肠直肠癌进展中肠道噬菌体-细菌的协同作用,为未来结直肠癌治疗的提供了新靶点。
肠道病毒组
预测性能
荟萃分析
基础研究
结直肠癌
类风湿关节炎
国内团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口腔病毒组失调
大连医科大学的鄢秋龙团队与中国农业大学的Shenghui Li团队在Microbiology spectrum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对比鉴定了健康对照、未经治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及经治RA患者的口腔及肠道病毒组差异,并发现经治RA患者的口腔病毒-细菌互作失调。基于口腔病毒和细菌的模型可较准确地区分健康对照、未经治RA患者及经治RA患者。
类风湿关节炎
口腔病毒组
肠道病毒组
研究论文
队列研究
宏病毒组
马郁芳+马骁驰:肠道宏病毒组扩增和测序方法的优化及评价
由于生物量较低,宏病毒组测序中难免需要多次PCR扩增以获取足量的DNA,可能导致病毒基因组的测序覆盖分布不均匀,对基因组组装产生影响。大连医科大学马郁芳和马骁驰团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了最新研究,建立了一种优化的、可重复的宏病毒组扩增和测序工作流程,并结合二三代混合测序策略,有效提升了宏病毒组的组装性能,为未来在基因组水平研究复杂的肠道病毒群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支撑。
宏病毒组
噬菌体
方法学
测序
纳米孔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