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Ajay S Gulati
文章数:6篇
粪菌移植
如何平衡长期使用FMT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创新性?(综述)
FMT(粪便菌群移植)是用健康个体的有益菌群重建患者菌群失调的手段,近年来发展颇为迅速。目前利用FMT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的效果非常积极,但依然存在一些并发症。近期发表在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杂志上的一篇综述讨论了FMT的并发症,和在整个生命周期都将使用FMT治疗的儿童、成年人和老年人所涉及到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创新性,以及临床医生、研究人员和监管机构在推进FMT疗法时应该考虑如何平衡以上三者的关系,从而更好更长远地帮助相关疾病的患者。
粪菌移植
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
有效性
药物安全性
创新性
儿童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患儿的回肠基因表达和菌群特征
Mucosal Immun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分析了克罗恩病患儿的回肠基因表达特征和菌群组成,以及二者间的关联,发现回肠基因表达情况因诊断年龄而异:与幼龄患儿相比,大龄患儿中的炎症相关基因表达升高,而潘氏细胞α-防御素的表达降低。此外,患儿存在回肠菌群失调,且其特征不随诊断年龄发生明显改变,但特定细菌类群与特定回肠基因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
儿童克罗恩病
回肠菌群
炎症
肠道粘膜免疫
Sílvia F Henriques
克罗恩病
喂养方式及吸烟影响后代克罗恩病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upplements上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超过1000名克罗恩病患儿进行了3年的随访,发现患儿在生命早期的某些环境因子对疾病的表型及进程有显著影响:母乳喂养与狭窄型或穿透型克罗恩病呈负相关,而吸烟与住院风险的增加相关。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
队列研究
吸烟
母乳喂养
粪菌移植
粪菌移植治疗乳酸酸中毒后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变化
Journal of Pediatric Gastroenterology and Nutrition上发表的一篇病例报道,利用粪菌移植成功治疗了一名7岁的复发性D-乳酸酸中毒患儿,并鉴定出粪菌移植后患者肠道菌群及代谢的变化。
粪菌移植
乳酸酸中毒
WanJun Chen
Dunfang Zhang
IFNγ
Nature子刊:AKK菌如何调节葡萄糖耐受?
肠道细菌Akkermansia muciniphila能够调节IFNγ对葡萄糖耐受的负面作用,具体机制是什么?可以到这篇文章里找到答案。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IFNγ
葡萄糖代谢
Dariush Mozaffarian
Dariush Mozaffarian
婴儿肠道微生物
肠道内IL-17受体信号介导对肠道微生物及自身免疫性炎症的调控
① 共生菌,特别是分节丝状菌 (SFB)是驱动肠道Th17细胞发育的重要因子;② 肠上皮细胞特异性缺失IL-17受体导致α-防御素,Nox1以及Pigr的表达水平的降低,SFB定植失调,Th17细胞扩增;③ 肠道IL-17受体的缺失导致菌群过度生长,并增加自身免疫性炎症的风险;④ IL-17R信号缺失小鼠中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发病更早更严重与肠道Csf2表达增加和全身GM-CSF细胞因子浓度升高有关。⑤ 菌群和IL17R信号通路的互作,为菌群和免疫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IL-17 receptor
segmented filamentous bacteria
Th17
婴儿肠道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