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Yang Bai
文章数:3篇
结肠炎
智发朝团队:胚胎干细胞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或可治疗结肠炎
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具有免疫调节和营养功能,在治疗炎症性肠病(IBD)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潜力,但疗效受限于组织来源、供体条件、分离和扩张方法等影响。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智发朝与团队在Theranostics发表文章,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T-MSCs)可改善小鼠的结肠炎症状,而且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提高小鼠IGF-1水平,促进结肠上皮的修复和再生。研究提示,T-MSCs或是治疗IBD的潜在细胞来源。
结肠炎
间充质干细胞
IGF-1
移植治疗
益生菌
智发朝+白杨+张其威:脆弱拟杆菌ZY-132或能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南方医院智发朝、白杨和南方医科大学张其威与团队的研究近期在mSystems发表,该研究通过细胞和大鼠模型试验,发现分离自健康婴儿粪菌的潜在益生菌株脆弱拟杆菌ZY-132可抑制由坂崎克罗诺杆菌诱发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表明该菌株有望成为预防NEC的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
脆弱拟杆菌ZY-312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大鼠
Athanasios Typas
结直肠癌
Nature子刊发布国内miRNA抗癌研究:试看miRNA如何抑制结直肠癌
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microRNA——miR-500a-5p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表达降低,并在分子机制层面上发现,miR-500a-5p可通过作用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而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
microRNA
治疗靶点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