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Jie Qiao
文章数:7篇
肠道菌群
姜长涛+乔杰+雷晓光+王广等Science:菌源同工酶为改善糖尿病提供新靶点
肠道菌群可以产生与宿主功能相似的酶(同工酶),从而影响宿主生理和疾病。然而,这些菌源同工酶可能在基因序列上与宿主酶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可能难以通过宏基因组数据挖掘进行鉴定。Science最新发表北京大学姜长涛、乔杰院士、雷晓光以及首都医科大学王广与团队的重磅研究,首次对肠道菌群中潜在的菌源宿主同工酶进行了大规模鉴定,并以菌源DPP4为例,表明这种菌源同工酶可以在肠屏障受损的情况下影响宿主的GLP-1活性、损害糖稳态。同时,菌源DPP4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可能是糖尿病患者对靶向人体DPP4药物西他列汀的应答差异的重要原因,而选择性靶向菌源DPP4的候选药物有望改善糖尿病治疗。总之,该研究表明疾病相关的菌源同工酶可作为新的药物靶点,为治疗糖尿病等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肠道菌群
同工酶
肠道菌群衍生物
糖尿病
DPP-4
剖宫产
北京大学团队:我国不同地区剖宫产率存在差异
北医三院赵扬玉教授、北京大学刘建蒙教授合作完成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剖宫产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医疗机构,如可接受转诊的公立医院,可能由于危重症患者的比例较高,剖宫产率较高。排除该因素来看,私立医院的剖宫产率高于公立非转诊医疗机构。因此规范私立医院的诊疗行为,可能对提高孕产妇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剖宫产
研究论文
孕妇
母婴健康
乔杰院士等《柳叶刀》重要报告:70年来我国母婴健康取得巨大成就
2021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宋莉司长、四川大学全国妇幼卫生监测办公室朱军教授作为共同主席在《柳叶刀》上发表了特邀重大报告,该报告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在妇女儿童健康领域的发展改革成效与经验,分析该领域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宏伟规划上存在的差距和挑战,提出在未来十年促进中国妇幼健康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策略和具体建议,向全球展示中国在保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方面的成就和决心。值得大家阅读。
母婴健康
其他
中国
妇女
儿童
内分泌系统
乔杰+庞艳莉:肠道菌群如何影响代谢和生殖内分泌?(综述)
近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庞艳莉与团队在Gut Microbes发表了关于肠道菌群对生殖和代谢内分泌系统的影响的综述。越来越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对肠道和远端器官包括内分泌和生殖系统有重要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机制,但这一领域还有许多未知的地方,应继续探索菌群-激素介导疾病的潜在原因和机制,为疾病防治提供新策略。
内分泌系统
肠道菌群
生殖
二孩政策
BMJ:中国全面二孩政策下的产妇结构及新生儿数量变化
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国策在2015年做出了重要的调整。4年过去,该政策的作用效果初显,但人们也担心该政策带来的医疗负担。本文利用全国数据库,分析政策实施前后出生率以及产妇结构的变化。其中,儿童出生率的上升、经产妇增加以及剖宫产增加均为“意料之内”。但是目前的证据并未观察到其他不良妊娠结局率的上升。本文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的二孩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二孩政策
高龄产妇
剖宫产率
早产
人口出生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
乔杰+姜长涛+庞艳莉:肠道菌群如何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以雄激素过多、排卵机能障碍和多囊卵巢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姜长涛和庞艳莉与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以及相关的胆汁酸代谢物,对PCOS相关的卵巢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表明调节肠道菌群、改变胆汁酸代谢和/或提高IL-22水平,或能用于防治PCOS。相关成果在《Nature Medicine》发表,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多囊卵巢综合征
Endocrine reproductive disorders
Infertility
肠道菌群
胆汁酸代谢
结直肠癌
付卫+汤富酬+乔杰等: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解析结直肠癌
北医三院付卫、乔杰和北大汤富酬与团队共同完成的研究,近期在Science发表。该研究通过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技术,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在单细胞层面进行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分析,构建癌细胞的遗传谱系,揭示了CRC的内部异质性,以及基因组、甲基化组和转录组间的关联,为预测CRC耐药性、指导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奠定基础。
结直肠癌
单细胞三重组学测序
基因组
转录组
甲基化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