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Mingsong Li
文章数:5篇
炎症性肠病
刘占举等Nature子刊:迄今最大规模的东亚IBD遗传研究
炎症性肠病(IBD)包含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种亚型。目前大多数IBD的遗传关联研究都是基于欧洲(EUR)血统人群开展的,东亚(EAS)血统人群的研究很不充分。Nature Genetics最新发表了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团队、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明松团队与国外合作者的重要研究,进行了迄今最大规模的EAS人群的IBD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与EUR人群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和对比,鉴定出IBD的新风险位点。结合不同血统人群(EAS和EUR)数据建立的多基因风险评分,表现出更好的IBD预测准确性。
炎症性肠病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免疫遗传学
东亚人群
欧洲人群
Tollipp
智发朝+李明松:基于纳米靶向治疗IBD的新药物
炎症性肠病是是由于肠道粘膜受损和免疫活性异常导致的慢性肠道到疾病,其具有病因复杂,反复复发的特征。通常采用免疫抑制的激素或单抗药物缓解症状,但是对于该疾病的临床治疗仍面临巨大的挑战。近期国内南方医科大学智发朝团队和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李明松团队合作在肠道疾病专业期刊Journal of Crohn's and Colitis上发表了其最新的工作,他们发现Toll互作蛋白Tollip在IBD患者肠道中显著下调,因此设计纳米靶向颗粒,携带激活Tollip表达的载体,靶向肠道巨噬细胞,促进巨噬细胞向M2类型分化,可以显著改善IBD小鼠模型的症状。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IBD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Tollipp
MTC-Tollipp
巨噬细胞M2极化
炎症性肠病(IBD)
DSS结肠炎模型
丁酸
刘占举+李明松:丁酸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改善肠炎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刘占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李明松与团队,近期在Gut Microbes发表研究,报道了菌群代谢产物丁酸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以及对结肠炎模型小鼠的保护性作用,并揭示了相关生物学机制,为治疗IBD提供了新见解。
丁酸
中性粒细胞
免疫调节
炎症性肠病
抗菌防御
中科大朱书等:RNA解旋酶Dhx15在肠道抗菌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RNA解旋酶在多种生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RNA剪接及编辑。近期研究发现,RNA解旋酶在针对病毒的免疫应答中可作为病毒RNA感受器或免疫信号适配器。但RNA解旋酶在抗细菌防御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中国科技大学的朱书团队、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华兵团队及新桥医院的杨桦团队在PNA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RNA解旋酶Dhx15在Wnt信号诱导的α-防御素表达中是不可或缺的,肠道上皮细胞或潘氏细胞特异性缺失Dhx15可引起小鼠的肠道菌群失调,恶化DSS诱导的结肠炎,并诱导自发性回肠炎。另外,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活检样本中,Dhx15的表达显著低于健康人。
抗菌防御
潘氏细胞
α-防御素
抗菌肽
RNA解旋酶
炎症性肠病
南方医科大学:肠道菌群用于IBD诊断和疗效预测
南方医科大学陈烨和周宏伟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基于肠道菌群开发诊断标志物,可用于不同人种的IBD诊断,结合肠道菌群及其它指标,可用于IBD患者对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应答的预测。
炎症性肠病
生物标志物
英夫利昔单抗
Disease activity
Gut microbio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