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方庆+赵翔:开发高效捕获RNA病毒基因组的宏转录组建库测序新技术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1-08-31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赵翔助理研究员团队合作研究,该技术基于Tn5转座子酶切割DNA/RNA杂化双链的新特性,大幅简化宏转录组建库流程,缩短建库时间,是一种快速、价廉,对RNA病毒更敏感的宏转录组测序建库方法,适用于临床上对SARS-CoV-2共感染的研究,并可用于帮助发现和鉴定未知病原。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研究员团队和西安交通大学赵翔助理研究员团队合作题为“An efficient metatranscriptomic approach for capturing RNA virom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ARS-CoV-2”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构建了宏转录组建库测序新技术Tn5-mediated RNA sequencing with rRNA Removal (TRIM)。鉴于病原鉴定要求很强的时效性,该技术基于Tn5转座子酶切割DNA/RNA杂化双链的新特性,大幅简化宏转录组建库流程,缩短建库时间,并通过增加去除人和细菌rRNA的步骤有效提高RNA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其是一种快速、价廉,对RNA病毒更敏感的宏转录组测序建库方法,适用于临床上对SARS-CoV-2共感染的研究,并可用于帮助发现和鉴定未知病原。

专家简介
赵方庆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赵方庆,博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岗位教授、优青基金获得者、首届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青年、面上、培育、重点和优青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和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基金等。在Gut、Genome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Current Biology和Nucleic Acids Res 等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11;研究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5500次(H-index 37),其中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4部;连续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7,2018,2019);培养的研究生已有5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赵方庆等GUT:一文读懂母婴菌群(综述)
母婴菌群是菌群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ut发表最新综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了从母亲到后代的菌群传递,描述了孕前和孕期母体菌群变化对新生儿的影响,讨论了子宫内存在产前菌群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支持性和反对性证据,并阐明了母体菌群和不同的产后因素对早期婴儿菌群发育的影响。文章干货很多,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2023-02-02
吴金雨+赵方庆+王金锋Cell子刊: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微生态失调
近期,温州医科大学吴金雨、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中国农业大学王金锋与团队在Cell Reports上发表针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微生态的最新工作,通过对133例pSS患者微生态分析发现其粪便、口腔和阴道菌群紊乱,且菌群变化可能先于pSS症状的出现。羟氯喹治疗可部分恢复菌群组成。这些研究成果为微生态与pSS的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2-09-28
杨仕明+赵方庆+李忠俊:肠道菌群与新冠疫苗应答间的关联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仕明、李忠俊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联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接种BBIBP-CorV疫苗伴随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关功能特征的改变,该研究强调肠道菌群的功能和BBIBP-CorV疫苗应答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调控以提高COVID-19疫苗的疗效提供了证据。
2022-09-16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