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明团队:粪菌移植进入洗涤菌群移植时代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0-01-15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在Protein & Cell发表新研究。

1月9日,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研究在Protein & Cell发表,整合了临床、动物和体外实验的证据,首次提出洗涤菌群移植(washed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WMT)的概念:基于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及严格质控相关漂洗过程的粪菌移植。同时该研究证明了WMT在量化和质控移植的洗涤菌群、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等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手工制备FMT。WMT或可鼓励更多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更可靠的制备方式来获得富集的菌群,并在临床实践中推动FMT由手工制备阶段正式进入WMT时代。

专家简介
张发明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微生态医学科主任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微生态治疗中心主任
张发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博士后)导师。致力于肠道微生物组重建技术及理论研究。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等公派两次到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学习。发明系列设备、器械和技术:世界首台智能化粪菌分离系统用于洗涤菌群移植、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实现全结肠途径重复菌群移植和给药、透明帽辅助内镜下硬化术(CAES)无痛治疗痔疮和黏膜脱垂等。发起中华粪菌库-紧急救援计划(www.fmtbank.org),用于全国肠道感染患者的救援治疗;建立中国菌群移植平台用于服务和长期评价菌群移植。积极推动菌群移植升阶治疗策略、洗涤菌群移植在国内外应用。洗涤菌群移植方法学南京共识(CMJ, 2020)牵头人,国家技术标准(2022)牵头人。粪菌移植国际指南(Gut, 2020)等专家组成员。研究的证据被Gut杂志等全球10部关于成人和儿童的英文专家共识引用。江苏省十三五科教强卫工程领军人才,十四五省重点学科消化病学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各类项目20项。著畅销科普书《谁来拯救我们的肠道》。中国肠道大会共同创始发起人兼执行主席。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张发明团队:一文读懂粪菌移植用于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最近,Chinese Medical Journal在线刊登了由南京医科大学张发明教授团队和澳大利亚Thomas J Borody教授联合撰写的综述长文,报道粪菌移植(FMT)在全球应用于85种疾病的治疗进展。文章的摘要强调,作为重建肠道菌群最有效的手段,FMT技术在过去10年有三大进展,包括洗涤菌群移植(WMT)、经内镜肠道植管术(TET)和孢子群移植。FMT在8大治疗领域中显示出一定的治疗价值,尽管有些领域还需要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但本文显示了FMT治疗肠道内及肠道外菌群失调相关疾病的良好前景。
2022-10-18
王军+宋默识+张发明:菌群代谢物甲硫氨酸影响宿主生物钟基因表达和活性氧水平
Protein & Cell近期发表了中科院微生物所王军、中科院动物所宋默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与团队的研究,分析了小鼠和人体肠道菌群中共同存在的节律性代谢特征,并分析了其中的关键代谢物——甲硫氨酸对宿主和菌群的影响,包括对生物钟基因的影响以及对活性氧的中和作用等,并在小鼠中证实补充膳食甲硫氨酸能改善睡眠不足对身体带来的多种负面影响。
2022-07-21
赵方庆+张发明:提高FMT疗效,如何选择供-受体配对?
Gut Microbes最新发表了来自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发明团队的合作研究,分析了粪菌移植(FMT)中供体和受体的肠道菌群的相互作用对FMT疗效的影响,表明供体细菌在受体中的定植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进一步通过机器学习建立了一个基于肠型的供体选择模型,可用于指导FMT的供-受体配对以改善疗效,为实现精准FMT奠定基础。
2022-07-21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