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玄+李偲:鼠乳杆菌或有助于预防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2-03-0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和李偲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发表一项最新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肠道I/R的术后结局,鼠乳杆菌可通过TLR2信号促进巨噬细胞释放IL-10,从而帮助减轻肠道I/R损伤。这些发现揭示了肠道I/R损伤的一种新机制,表明靶向肠道菌群或是预防肠道I/R损伤的有效手段。

肠道缺血/再灌注(I/R)损伤是临床上常见且严重的一种损伤,死亡率高,不同个体对肠道I/R损伤有不同的敏感性。肠道菌群是影响肠道I/R损伤的一个潜在关键因素,但菌群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个体对肠道I/R的敏感性尚不清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和李偲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在Microbiome发表一项最新研究成果Lactobacillus murinus alleviate intesti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promoting the release of interleukin-10 from M2 macrophages via Toll-like receptor 2 signaling,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该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可影响肠道I/R的术后结局,鼠乳杆菌可通过TLR2信号促进巨噬细胞释放IL-10,从而帮助减轻肠道I/R损伤。这些发现揭示了肠道I/R损伤的一种新机制,表明靶向肠道菌群或是预防肠道I/R损伤的有效手段。

专家简介
刘克玄
南方医科大学麻醉学院院长
南方医院麻醉科主任
刘克玄,二级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及广东省首批医学领军人才;主持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危重病医学(Intensive Care Med、Critical Care Med)、麻醉学(Br J Anaesth、Anesthesiology)、微生物学(Microbiome、Gut Microbes)及免疫学(Front Immunol、J Immunology)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获6项国家发明专利,主编及参编中英文专著10余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现担任Anesthesiology中文版副主编,中华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与复苏杂志等专业杂志的常务编委;荣获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 及第四届“羊城好医生”称号。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刘克玄等Cell子刊:肠菌来源的米那普仑或可增强对肠I/R损伤的耐受性?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刘克玄及团队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建立肠道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小鼠模型和人群队列,发现肠道菌群会影响I/R诱导的肠源性脓毒症的易感性,肠道菌群来源的米那普仑在AHR/ILC3/IL-22信号依赖的肠I/R耐受性中发挥关键作用,是防治肠I/R损伤及肠源性脓毒症的潜在药物,值得关注。
2023-03-24
刘克玄+胡敬娟等:脓毒症心肌病患者肠道菌群有何特征?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刘克玄、胡敬娟及团队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发表最新研究,纳入56名患者分为SICM和脓毒症无心肌损伤组(SNICM),发现SICM组28天死亡率显著高于SNICM组,进一步对两组患者的肠道菌群(细菌、真菌、噬菌体、真菌)深入分析,发现两组间差异细菌和病毒(如Cronobacter和Cronobacter噬菌体)可较好预测SICM。总之该研究为未来靶向干预肠道菌群缓解心肌损伤提供了新思路,值得关注。
2022-11-29
刘克玄+李偲:琥珀酸或是预防肠源性肺损伤的新靶点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麻醉科刘克玄和李偲及其团队在European Respiratory Journal发表文章,发现肠道菌群来源的琥珀酸通过其受体SUCNR1促进肺泡巨噬细胞极化,加重肠道I/R诱导的肺损伤,表明琥珀酸是危重患者肠道相关肺损伤防治的新靶点。
2022-10-20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