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明+赵方庆+李忠俊:肠道菌群与新冠疫苗应答间的关联
热心肠小伙伴们 2022-09-16
近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仕明、李忠俊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联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接种BBIBP-CorV疫苗伴随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关功能特征的改变,该研究强调肠道菌群的功能和BBIBP-CorV疫苗应答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调控以提高COVID-19疫苗的疗效提供了证据。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功能可能在新冠疫苗的免疫中发挥关键作用。近日,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杨仕明、李忠俊和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联合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Correlation of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c functions with the antibody response to the BBIBP-CorV vaccine,接种BBIBP-CorV疫苗伴随肠道菌群组成和相关功能特征的改变,该研究强调肠道菌群的功能和BBIBP-CorV疫苗应答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肠道菌群调控以提高COVID-19疫苗的疗效提供了证据。

专家简介
杨仕明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教授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消化病学专委会主任委员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以合作项目中方首席专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首席
了解更多
赵方庆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
赵方庆,博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百人计划”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医学院岗位教授、优青基金获得者、首届北京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青年、面上、培育、重点和优青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3项、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项目和中科院院长特别奖基金等。在Gut、Genome Bi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SME J、Current Biology和Nucleic Acids Res 等刊物上发表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平均影响因子超过11;研究论文总引用次数超过5500次(H-index 37),其中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4部;连续3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2017,2018,2019);培养的研究生已有5人次获得“中科院院长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赵方庆团队:肠道菌群靶向干预——从传统方法到工程菌(观点)
随着我们对肠道菌群在疾病中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靶向肠道菌群的干预手段已从传统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运动、益生元、益生菌、合生元、后生元和粪菌移植等,逐渐拓展开发出利用基因工程构建工程菌作为治疗载体的新型干预方法。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教授团队在Science Bulletin发表最新观点性文章,概括了靶向肠道菌群的干预策略,提出通过肠道菌群靶向干预防治疾病的巨大潜力。
2023-06-29
杨仕明等Nature子刊:肠道菌群改变宿主胆汁酸代谢,促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
陆军军医大学的杨仕明和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Xia Chen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ICP患者的肠道菌群中富含脆弱拟杆菌,其通过抑制FXR信号通路,诱导过量胆汁酸合成,抑制肝脏胆汁酸排泄从而促进ICP。调控肠道菌群-胆汁酸-FXR轴或有助于ICP治疗。
2023-03-13
赵方庆等GUT:一文读懂母婴菌群(综述)
母婴菌群是菌群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ut发表最新综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了从母亲到后代的菌群传递,描述了孕前和孕期母体菌群变化对新生儿的影响,讨论了子宫内存在产前菌群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支持性和反对性证据,并阐明了母体菌群和不同的产后因素对早期婴儿菌群发育的影响。文章干货很多,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2023-02-02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