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
袁静, 女,博士,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袁静团队:促脂肪肝的高产酒精肺炎克雷伯菌如何生成内源性酒精?
① 表征并对比高产酒精(HiAlc)和中产酒精的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基因组,建敲除乙醇脱氢酶必需基因的HiAlc Kpn W14菌株(W14Δadh)并建立小鼠模型;② HiAlc Kpn在肠道内生长期间,参与2,3-丁二醇发酵途径的10个蛋白质和6个主要代谢产物发生了明显变化;③ 与野生型W14菌株相比,产酒精能力减弱的W14Δadh菌株诱导小鼠脂肪肝的时间更晚、程度更轻;④ 因此,HiAlc Kpn通过2,3-丁二醇途径诱导产生内源性酒精,促进脂肪肝病。
2021-10-10
第三军医大学:高脂饮食竟能抑制大肠癌腹膜转移?
① 建立模拟腹膜转移的CRC小鼠模型,发现高脂饮食(HFD)可抑制癌细胞向脂肪组织转移,提高小鼠生存率;② HFD刺激脂肪组织巨噬细胞(ATMs)向M1样表型活化,并以TLR4依赖的方式增强ATM对癌细胞的吞噬能力;③ ATMs中TLR4-Cxcl10轴促进癌细胞转移的脂肪中T细胞募集和活化;④ 消融巨噬细胞、T细胞失活或阻断巨噬细胞TLR4-Cxcl10轴可抑制HFD对癌细胞转移的抑制作用;⑤ HFD和常规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或5-氟尿嘧啶)协同提高小鼠生存。
2020-10-15
袁静+刘翟+杨瑞馥:高产酒精的肠道菌可引起脂肪肝
① 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肠道菌群中,分离出高酒精产力(HiAlc)的肺炎克雷伯菌(Kpn);② 在一个NAFLD队列中约60%的患者携带HiAlc Kpn,且与疾病程度相关;③ 菌株定植和粪菌移植等实验表明,HiAlc Kpn通过产生内源性酒精诱导线粒体损伤来引起小鼠NAFLD,并破坏肠屏障,增加Th17等免疫细胞,加剧肝脏炎症;④ HiAlc Kpn+高脂饮食进一步促进小鼠NAFLD进展;⑤ 口服葡萄糖后测量血液酒精浓度,或可检测HiAlc细菌和由其引发的脂肪肝。
2019-09-19
解放军疾控中心:乳果糖缓解高盐饮食引起的高血压
① 干预4周后,高盐饲料(HSD)增加了Alistipes和Ruminococcaceae_UCG_009的相对丰度,降低乳杆菌属的相对丰度;② HSD中添加乳果糖,增加了双歧杆菌属、Alloprevotella和Subdoligranulum的相对丰度;③ 代谢产物分析显示,乳果糖增加了菌群ATP转运以及色氨酸代谢功能;④ 乳果糖可改善血清糖脂代谢,显著降低小肠中IL-17a和IL-22的mRNA水平及血清中IL-17a和IL-22水平,缓解便秘,增加粪便钠排泄,降低肠道通透性,维持健康的肠道微环境。
2019-03-02
孟安明等:利用ENU诱变建立突变猪模型
① N-乙基-N-亚硝基脲(ENU)诱变可用于在果蝇、斑马鱼、小鼠的全基因组水平上发现具有新功能的基因,但缺乏大型模式动物上的应用;② 通过系统性的3代ENU诱变,建立了具有不同形状的36个显性突变及91个隐性突变的猪模型;③ 例如,SOX10基因的R109W突变可造成猪的内耳功能障碍,可模拟人类的蒙底尼畸形,而FBXO32的表达上调与先天性八字腿相关;④ 利用ENU诱变产生的猪模型可促进农业生产及生物医药的研究。
2017-06-22
FM:肝硬化患者,菌群-代谢产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① 分析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组;② 选取肝功能分级为A及B的患者各5名,以及3名健康人,收集粪便菌群进行分析;③ 相比于健康人,菌群-代谢产物间的相关性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变化;④ 肝硬化患者的粪便菌群丰度降低,拟杆菌门丰度降低,厚壁菌门及变形菌门丰度增加;⑤ 在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组中,胺、不饱和脂肪酸、短链脂肪酸浓度较高,糖醇、氨基酸浓度较低。
2016-11-16
BMC Gastroenterology:肝硬化患者的宏蛋白组学特点
① 之前的研究表明肝硬化与肠道菌群间的紧密联系;② 分析3名肝硬化患者的宏蛋白组学,3名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分别为A、B、C;③ 共鉴定并注释5020种蛋白(88%来自细菌,12%来自人体);④ 肝硬化患者的宏蛋白组中包含了一个由119种蛋白组成的核心宏蛋白组;⑤ 与健康人相比,14种蛋白表达上升,其中7种是患者特异性的,主要功能为碳水化合物代谢;⑥ 另外,随着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提高,支链氨基酸、泛酸盐及辅酶A的生物合成提高。
2016-10-04
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
袁静, 女,博士,首都儿科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首都儿科研究所细菌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肠道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与德国ULM大学建立长期的国际合作,进行访问和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德“青年科学家”合作项目、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专项、军事医学科学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军委科技委专项等多项研究课题,近五年来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生物化学界最著名杂志Cell Metabolism、MCP、JBC、JPR、CM、CID、FM等国外杂志上发表SCI论文5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5项,授权8项,编写和参编出版著作11本。曾获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硕士生导师。军队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学会委员。
肠道微生物蛋白质组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