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亚
慕恩生物 医药事业部副总裁、数字生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碳云智能微生物方向负责人,高级产品经理,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2010年加入华大基因,主导参与肠道微生物与免疫、代谢、肿瘤等多项重大科研计划,任疾病与环境微生物负责人。曾在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4项,已授权19项
NC:肠道菌群不同,阿卡波糖治糖尿病的效果不同
① 抗糖尿病药物可调节肠道菌群,从而改变血浆和粪便中胆汁酸(BA)组成;② 在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用阿卡波糖治疗(而非格列吡嗪)增加了初级BA/次级BA的比例及血浆中非结合BA的水平;③ 阿卡波糖增加肠道中乳杆菌属及双歧杆菌属,减少拟杆菌属,从而改变参与BA代谢的菌群基因的相对丰度;④ 治疗结果取决于治疗前的肠道菌群组成,与普氏菌属主导的肠道菌群相比,拟杆菌丰度较高者在阿卡波糖治疗后血浆BA变化更大,代谢参数改善更明显。
2017-11-27
Nature医学:中国年轻人群的肠道菌群及血清代谢组
① 在中国年轻人群(包括瘦子与肥胖者)中进行宏基因组关联分析及血清代谢组学分析;② 鉴定出肥胖相关且与循环代谢产物改变相关的肠道菌群物种;③ 多形拟杆菌(一种可发酵谷氨酸盐的共生细菌)的丰度在肥胖者中显著降低,且与血清谷氨酸盐浓度负相关;④ 给小鼠喂食多形拟杆菌可降低血清谷氨酸盐浓度,并缓解饮食诱导的体重增加及肥胖;⑤ 减肥手术可部分逆转肥胖者的肥胖相关菌群及代谢变化:包括增加多形拟杆菌丰度并降低血清谷氨酸盐的浓度。
2017-06-19
Microbiome:高脂饮食而非肥胖导致小鼠肠道菌群改变
① BL6小鼠与Sv129小鼠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敏感性不同,抑制环氧酶活性可抑制前者而非后者的肥胖;② 无论是喂食高脂或低脂饮食,或是添加环氧酶抑制剂与否,两种小鼠的肠道菌群在分类及功能上均有差异;③ 可产生丁酸盐的细菌在Sv129小鼠中丰度更高,与丙酸盐代谢相关的基因在BL6小鼠中丰度更高;④ 结论:高脂饮食,而非肥胖,导致了肠道菌群的改变;⑤ 两种小鼠肥胖易感性的差别部分是由于肠道中可产生丁酸盐及丙酸盐的细菌的丰度差异造成的。
2017-04-08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口腔及肠道菌群受到扰乱且在治疗后部分恢复
① 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及健康人的粪便、牙齿及唾液样品,分析三个部位样品菌群组间差异;② RA患者口腔及肠道菌群失调,且具有一致性,治疗后菌群可部分恢复;③ RA患者样本中,嗜血杆菌属消失殆尽且与血清抗体水平呈负相关,唾液乳酸杆菌过表达且与RA活跃程度正相关;④ 在功能上,RA患者体内的氧化还原环境、铁、硫、锌和精氨酸的转运和代谢发生改变;⑤ 检测到与RA相关的人类抗原的分子拟态,提出利用菌群进行预后和诊断的可能方法。
2015-07-27
Cell子刊:出生第一年,人的肠道菌群会怎么变?(综述)
① 纳入98对母子,并对其出生后第一年的肠道微生物进行测定;② 与经阴道分娩的婴儿相比,剖腹产婴儿的肠道微生物群与母亲肠道微生物群的相似性明显降低;③ 营养和外源代谢的变化标志着肠道微生物群的成熟;④ 营养对早期微生物群的组成和功能有重大影响,停止母乳喂养对于婴儿肠道微生物转变为成人样微生物群是必需的,而引入固体食物是非必需的;⑤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生态网络在每个采样阶段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与微生物群落的功能匹配相一致。
2015-05-13
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4项,已授权19项
慕恩生物 医药事业部副总裁
数字生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碳云智能微生物方向负责人,高级产品经理,毕业于厦门大学物理系。2010年加入华大基因,主导参与肠道微生物与免疫、代谢、肿瘤等多项重大科研计划,任疾病与环境微生物负责人。曾在Nature、Nature biotechnology、Nature Medicine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文章10余篇,申请专利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4项,已授权19项
厦门大学 (2006.9-2010.7)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物理学理学学士
2010年6月-2015年11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疾病与环境微生物负责人
2015年11月-至今: 深圳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2018年4月-至今:数字生命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2013年9月:获得“深圳市盐田区生物产业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