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英
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
博士,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08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院并获动物分子遗传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以访问学生的身份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论文的实验工作。2013.10-2014.09瑞典乌普萨拉大学visiting researcher。先后入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学术骨干先后参与973、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
黄路生院士+陈从英等Nature:首次揭示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宿主因果基因突变
江西农业大学黄路生院士、陈从英教授和Michel Georges教授及团队在Nature发表重磅文章。对1500头实验猪进行了纵向、全面的分析,研究宿主遗传-肠道菌群组成-宿主表型之间的关系。首次揭示了ABO血型基因通过调节N-乙酰半乳糖胺浓度影响肠道中丹毒丝菌科丰度,并系统地阐明了其作用机理。该研究是国际上农业动物相关研究领域的一项突破,对我国种业自主创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022-04-28
陈从英+高军:详细描绘养殖猪的肠道抗生素耐药谱
畜牧养殖中会使用大量抗生素,是引发细菌抗生素耐药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江西农业大学陈从英、高军与团队,近期在Microbiome发表研究,对养猪业中猪肠道菌群中的抗生素耐药基因(ARG)的组成和分布情况进行了大规模的定量分析,鉴定出可以反映ARG污染水平的指标。该研究对于在养猪场中评估ARG的传播风险和指导优化抗生素使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2-03-17
陈从英+黄路生院士:肠道菌群影响猪的脂肪堆积
江西农业大学的陈从英和黄路生院士与研究团队在Microbiome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在698头商品猪中发现并验证,肠道菌群中的Prevotella copri的丰度与猪的脂肪堆积及血清中的肥胖相关代谢产物的浓度呈正相关,并通过无菌小鼠的细菌定殖实验证明了该菌与宿主脂肪堆积的因果关联。
2021-08-25
Nature子刊:陈从英、黄路生院士等建立猪肠道微生物组基因目录
江西农业大学陈从英和黄路生院士与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上发表研究,对不同品种、不同农场、不同取材位置的猪肠道微生物组宏基因组测序和已有宏基因组序列结果进行分析,建立了目前最为全面完整的猪肠道微生物组基因目录(PIGC)和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应用PIGC和MAG揭示了野生猪和商业品种猪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的不同。
2021-02-19
陈从英+黄路生院士:猪作为宿主遗传与肠道菌群研究的实验动物(综述)
① 肠道菌群组成在个体、肠道部位和年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人猪间共有常见细菌属(87.24%)高于人鼠间(70%);② 非遗传因素影响猪肠道菌群组成,如饮食和宿主性别等;③ 宿主遗传影响猪肠道菌群,主要为宿主遗传亲缘关系与菌群组成相似性间的相关性、细菌分类群遗传性估计及与猪和人的肠道微生物组相关的基因组异鉴定;④ 猪作为实验动物优势:可记录系谱、控制影响菌群组成变量和从同一个体采集不同组织阐明宿主基因影响肠道菌群组成机制。
04-30
黄路生院士+陈从英等Nature:首次揭示影响肠道微生物组的宿主因果基因突变
① 对两个世代(F6和F7)1500头实验猪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量>200个表型,并分析其出生后25、120及240天,回肠、盲肠和粪便的菌群组成;② 发现同一个体不同发育阶段及肠道部位菌群组成具有显著差异;③ 在F6和F7中分别鉴定出1050和955个细菌分类可遗传,遗传力最高达0.598(YRC22属),其中450个被重复验证;④ 鉴定到1527个显著影响846个细菌分类的宿主基因组变异位点;⑤ 发现并验证家猪ABO血型基因中一个350万年前的2.3kb缺失会降低肠道N-乙酰半乳糖胺浓度,直接影响丹毒丝菌科营养代谢,使其丰度下降。
2022-04-27
陈从英+高军:详细描绘养殖猪的肠道抗生素耐药谱
① 分析425只不同品种和养殖模式的猪的粪便宏基因组,鉴定到1295个抗生素抗性基因(ARG),代表349种ARG类型,69种耐药类型;② 其中四环素耐药性丰度最高,商品猪的耐药性水平显著高于半自由放养猪和野猪;③ 在商品猪中鉴定出30和41种耐药类型分别在不同生长阶段(25vs240日龄)和不同肠道部位(盲肠vs粪便)有显著丰度差异;④ 24种核心细菌整合了128个ARG,9个为核心ARG,大部分ARG可能是获得性的;⑤ 3组ARG子集能较精确地评估ARG污染水平。
2022-03-04
陈从英+黄路生院士:肠道菌群影响猪的脂肪堆积
① Prevotella copri的丰度与猪的脂肪堆积呈显著正相关;② P. copri的丰度升高与猪血清中的肥胖相关代谢产物(LPS、支链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等)的浓度增加显著相关;③ 在无菌小鼠中,定殖分离自猪体内的P. copri可增加脂肪堆积;④ 机制上,P. copri的定殖可通过TLR4及mTOR信号通路激活小鼠的慢性炎症应答,并显著上调脂肪形成及脂肪堆积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脂肪分解、脂肪运输及肌肉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
2021-08-21
Nature子刊:陈从英、黄路生院士等建立猪肠道微生物组基因目录
① 对不同来源的500份样品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结合已有的287个宏基因组序列结果构建了完整的猪肠道微生物整合基因目录(PIGC);② PIGC包含17237052个完整基因,28%为未知基因,有效增加了猪肠道菌群基因数;③ 宏基因组分箱分析鉴定了6339个宏基因组组装基因组(MAG),代表2673个物种,86%为未知物种;④ 利用PIGC和MAG,在种水平上揭示了野生猪和商业杜洛克猪肠道菌的不同组成和功能;⑤ PIGC和MAGs为猪肠道微生物组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2021-02-17
陈从英+黄路生:性别和雄激素影响猪肠道菌群和代谢谱
① 猪肠道菌群组成受性别影响,罗斯拜瑞氏菌、布雷德菌和埃希氏菌3个菌属和韦荣球菌科在公猪中富集,拟杆菌属和密螺旋体属在母猪中富集,阉割使公猪的菌群组成变得类似母猪;② 公猪菌群代谢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能力更强,母猪菌群更促进能量获得,这种性别偏倚的功能通路富集与细菌分类群富集呈正相关;③ 与雄激素和甲酚代谢相关的血清代谢物具有性别偏倚性,雄激素相关代谢物与布雷德菌属和埃希氏菌属正相关,而与密螺旋体属负相关。
2019-06-18
江西农大:猪宿主基因显著影响肠道菌群
① 同胞猪个体间的肠道菌群相似性高于无亲缘关系的个体;② 菌群组成相似性与宿主基因SNP相似性显著相关;③ 粪便和盲肠腔内容物中,分别包含数十种可遗传的细菌类群,部分细菌类群有重叠;④ 特定宿主基因位点与粪便和盲肠腔内容物中若干细菌类群丰度显著相关;⑤ 与菌群相关的宿主候选基因,主要与代谢、免疫功能和信号转导有关;⑥ 猪、人和小鼠中候选基因功能和可遗传菌群具有高度相似性,宿主基因对哺乳动物肠道菌群的影响具有保守性。
2018-10-31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2
2021
2020
2019
改善猪肉质的MYH4基因分子标记及在猪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申请号: 201710406485 .8
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
博士,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2008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农学院并获动物分子遗传学专业农学博士学位,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以访问学生的身份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论文的实验工作。2013.10-2014.09瑞典乌普萨拉大学visiting researcher。先后入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4项,作为学术骨干先后参与973、国家生猪产业体系、国家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4篇。
1995.09-1999.07: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
1999.09-2002.06:江西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硕士研究生
2005.1-2006.2: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博士生
2005.1-2008.3: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生
2013.10-2014.9: 瑞典Uppsala大学,访问学者
2002.07-2003.12:江西农业大学,助教
2004.1-2008.10:江西农业大学,讲师
2008.11-2014. 10: 江西农业大学,副研究员
2014.11-至今:江西农业大学,研究员
主要从事肠道菌群和宿主基因互作对猪重要经济性状影响,猪重要经济性状的遗传解析等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遗传育种分会理事
江西农业大学首席教授
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
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排名第7)
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排名第7)
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排名第4)
农业部优秀创新团队奖(等同于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