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崔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天津市杰出青年、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第五批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天津市高校 “131”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人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Science、EMBO Molecular Medicine、Microbiome、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一项。
崔明/李源等Cell子刊:肠罗斯氏菌或可增敏大肠癌放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崔明和李源团队揭示了肠道共生菌肠罗斯氏菌通过丁酸盐/OR51E1/RALB轴增强结直肠癌(CRC)对放射治疗的敏感性,为临床放疗提供了新的增敏策略。
03-04
崔明+樊赛军等:Akk菌的肠道定植或可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
肠道菌群疗法广泛用于治疗肠道疾病,但其治疗效果参差不齐。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的崔明、樊赛军团队联合新乡医科大学万国运团队在Experimental and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文章,发现活性Akk菌在病变部位的稳定定植对其抗炎功能至关重要,并开发了安全有效的Akk递送系统,为肠道微生物制剂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2023-01-17
崔明+刘杏忠+李长清:用肠菌及代谢物辅助改善放疗预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崔明、李长清与南开大学刘杏忠及团队,近期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探索了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是否可以用来对抗辐射损伤,表明IVIg通过毛螺菌科/次黄嘌呤/PLD1轴,以一种性别特异的、肠道菌群依赖性的方式对抗辐射损伤。这些发现为改善癌症患者放疗预后提供了新思路。
2022-06-18
崔明团队:肠道菌群在斑马鱼放射性污染防护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崔明教授团队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上的一篇文章,研究了环境温度变化对斑马鱼对放射性污染反应的影响,评估了不同环境温度预处理后其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变化,并探讨了影响斑马鱼辐射敏感性的潜在生化机制。该研究强调了在极端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保护水生生物免受短期或长期放射性污染的潜在战略。
2021-12-09
崔明+樊赛军等:Akk菌的肠道定植或可治疗炎症性肠道疾病
① Akk菌肠道定植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促进鼠乳杆菌增殖及基因重编程,从而有助于肠道疾病(DSS诱导的结肠炎及肠道辐射毒性)的治疗和预后;② 开发磁性驱动且含甘露糖的炎症靶向纳米递送系统,在外部磁场作用下可增强Akk菌的肠道定植,从而提高对肠道疾病的阳性反应率和治疗效果;③ 热灭活的Akk菌对DSS诱导的结肠炎治疗无效;④ 机制上,改良Akk菌通过上调炎症部位IL-4的蛋白水平,驱动M2巨噬细胞的极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2023-01-04
崔明+刘杏忠+李长清:用肠菌及代谢物辅助改善放疗预后
① 在辐射损伤小鼠模型中,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仅能改善雌性小鼠的造血系统和胃肠道损伤,而对雄性小鼠效果不明显;② 腹部局部辐射诱导具有性别特异性的肠道菌群结构和代谢组改变,使毛螺菌科及其产物次黄嘌呤在雌性(而非雄性)小鼠肠道内富集;③ 机制上,次黄嘌呤上调肠道PLD1表达,增强IVIg的辐射保护作用;④ IVIg联用口服补充毛螺菌科或次黄嘌呤可显著缓解雄性小鼠的辐射损伤。
2022-06-11
崔明团队:肠道菌群在斑马鱼放射性污染防护中的重要作用
① 高温或低温预处理改变斑马鱼的肠道菌群结构;② 高温预处理使斑马鱼对辐射暴露更敏感;③ 使用抗生素清除肠道菌群后,不同温度预处理的斑马鱼对辐射暴露反应一致,表明辐射毒性与肠道菌群相关;④ 高温预处理可增强斑马鱼肠道菌群的糖代谢;⑤ 高温和低温预处理通过肠道菌群分别增加和降低斑马鱼肝糖代谢水平;⑥ 低温预处理会选择性富集革兰氏阳性菌(厚壁菌门),可能与降低促炎细胞因子和活性氧水平、增加短链脂肪酸含量有关,有助于辐射防护。
2021-11-16
崔明+樊赛军Cell子刊:口腔菌群可影响放疗治疗肠癌的效果和预后
① 在小鼠模型中,结直肠癌(CRC)的严重/进展程度与口腔菌群组成相关;② 口腔菌群移植实验表明,口腔菌群的组成可影响化疗对CRC和CRC肝转移的治疗效果和预后;③ 口腔菌群的变化可影响CRC肿瘤部位(而非肿瘤周围组织)的菌群组成;④ 口腔中的具核梭杆菌可迁移到CRC肿瘤部位,对放疗的疗效和预后造成不良影响,而用甲硝唑治疗(杀死具核梭杆菌),可减轻口腔菌群诱导的CRC放疗抵抗;⑤ 口腔菌群也通过作用于肠道菌群,影响辐射诱导的肠道损伤。
2021-10-26
樊赛军、崔明等:菌群代谢产物对放射毒性的保护作用
① 粪菌移植可显著提升辐照小鼠粪便中的菌群产生的吲哚-3-丙酸(IPA);② 口服补充IPA可抑制辐照诱导的小鼠死亡、体重减轻、造血系统损伤及胃肠道毒性;③ 在肿瘤小鼠模型中,IPA处理不会影响辐照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也不会加速肿瘤生长;④ 辐照可显著改变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IPA可抑制这种改变,并恢复辐照诱导的小肠蛋白表达谱变化;⑤ 孕烷X受体/酰基辅酶A结合蛋白信号在IPA介导的辐射保护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0-05-20
樊赛军+崔明等: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戊酸防止小鼠的辐射损伤
① 粪便的短链脂肪酸(SCFA)中,肠道菌群衍生的戊酸(VA)防止辐射损伤作用最显著;② 补充VA可提高受辐射小鼠的存活率,保护造血器官,改善胃肠道功能和肠上皮完整性;③ 暴露于全腹部辐射(TAI)的小鼠,经VA灌胃后可恢复肠道细菌的分类群比例,重组小肠组织中的蛋白谱;④ 机制上,VA通过作用于角蛋白1(KRT1)防止辐射损伤;⑤ VA可减轻雌性小鼠的放射性肠炎,同时可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
2020-01-13
樊赛军等:肠道菌群的性别差异,影响不同疗法对辐射损伤的疗效
① 在辐射损伤小鼠模型中,口服辛伐他汀仅能在雄性小鼠中改善造血系统损伤、胃肠道功能和上皮完整性,而喂食高脂饮食仅对雌性小鼠有效,明显减轻骨髓和胃肠道毒性;② 两种干预方法分别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预防辐射引起的肠道细菌群结构改变,恢复小肠的miRNA表达谱,重塑辐射后的小肠基因表达;③ 施用抗生素或移植另一性别的肠道菌群,会消除上述治疗效果,表明性别特异的肠道菌群在治疗辐射损伤中有关键介导作用。
2019-08-29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2021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崔明,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入选天津市杰出青年、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优秀青年科学家、第五批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天津市高校 “131”创新型人才第二层次人选。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在Advanced Science、EMBO Molecular Medicine、Microbiome、Cancer Research等杂志发表SCI论文19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三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各一项。
2011年~2014年: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
2007年~201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
2003年~2007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本科
2014年~至今: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①  应用共生微生态救治与缓解核应急、肿瘤放射治疗导致的辐射损伤;
②  共生微生态参与肿瘤放射治疗增敏的相关研究;
③ 上述研究目的在于筛选出具有辐射康复和放射增敏的菌株和代谢产物,努力实现共生微生物
④  相关产品与技术的临床转化。
中华预防医学会放射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防护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