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肠研究院
日报
演讲
CHINAGUT
产业
智库
插画
演播室
奖学金
更多
原创
会议
下载
周刊
学术
关于我们
研究院动态
公众号
热心肠研究院
(热心肠日报)
热心肠
肠道产业
登录
个人中心
注销
首页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丁涛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
主页
介绍
成果
互动
最新动态
更多>>
丁涛等:细菌群体感应协调纵向互作,形成微生物群组装
近日,中山医学院丁涛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利用在体外搭建的优化的口腔生物被膜(OBM)的组装平台,结合体外模型培养、宏基因组测序、高通量数据分析以及信号干扰实验,发现OBM的组装过程中,依次处于优势地位的核心菌会通过时序性的QS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实现菌种间互作,推动菌群结构的序贯演替,值得关注。
11-17
丁涛团队:呼吸道病毒感染如何塑造口咽菌群?
近日,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丁涛及团队在Microbiome发表最新研究,招募了包含735名上呼吸道症状的门诊患者,揭示了不同病毒感染下的口咽菌群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生态失调模式,同时发现甲型流感病毒与上呼吸道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变化有关,并提出致病细菌生长速度的增加是流感病毒感染的关键过程,值得关注。
07-27
丁涛+田国宝等:肺部的菌群和健康,与口腔菌群有何关系?
Advanced Science最新发表了来自中山大学丁涛、田国宝团队的研究成果,对肺癌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口咽、鼻腔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样本进行了菌群分析,发现口腔和鼻腔微生物的输入共同塑造了肺部菌群,且口腔菌向肺部的传播程度存在个体差异,较多的口腔菌进入肺部与肺功能下降和促炎症细胞因子增高相关。这些发现阐述了肺部菌群的外部塑造过程,并表明口腔样本(如唾液)或能用于肺部菌群状态的监测和临床评估。
2022-08-31
丁涛+吴忠道:肠道菌群可调控血吸虫病传播媒介光滑双脐螺的碳氮代谢
Microbiology Spectrum近期发表了来自中山大学丁涛、吴忠道与团队的研究成果,利用宏基因组组装和分箱技术,发现淡水螺体内的肠道菌群不仅含有丰富的参与淀粉、半纤维素和几丁质等多糖降解的酶基因,还能保护宿主免受水生环境硝酸盐的毒害。
2022-03-24
《热心肠日报》解读
更多>>
丁涛团队:呼吸道病毒感染如何塑造口咽菌群?
① 招募含735名上呼吸道症状的门诊患者,使用多重RT-PCR确定349名参与者的感染性病毒类型,并通过高通量测序解析其上呼吸道微生物组特征;② 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人鼻病毒感染形成的口咽菌群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生态失调模式,Veillonella在所有呼吸道病毒感染组中均显著富集;③ 流感病毒感染后,呼吸道病原菌预测生长速度增加,而共生菌如婴儿链球菌和缓症链球菌,可能对这些病原菌的过度生长起到定植抗性作用。
07-24
丁涛+田国宝等:肺部的菌群和健康,与口腔菌群有何关系?
① 纳入67名肺癌患者、32名健康人,研究唾液、口咽、鼻腔的菌群对肺菌群的塑造作用;② 口腔和鼻腔菌群是肺菌群的重要来源,但对肺菌群的贡献度有较大个体差异,可划分2种肺菌群类型(肺型):HOIT(高口腔输入型,富集口腔菌)和LOIT(低口腔输入型,富集鼻腔菌);③ 肺型与群落组装和功能、微生物互作模式及临床参数存在关联,HOIT肺菌群有更高的抗生素抗性和毒力基因、较低的微生物网络稳健性、较差的肺功能、较高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④ 肺型的部分特点可通过口腔菌群指示,体现了人体共生菌群的协同变化特征。
2022-08-28
丁涛+吴忠道:肠道菌群可调控血吸虫病传播媒介光滑双脐螺的碳氮代谢
① 纳入不同食物、不同年龄采集的28份光滑双脐螺肠道样品,利用分箱技术获得84个MAGs,代表9个门和38个科,其中65个和14个MAGs注释到属和种;② 与陆生动物肠道优势门类(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不同,光滑双脐螺以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为主;③ 光滑双脐螺肠道细菌中含多种参与淀粉、半纤维素和几丁质等多糖降解基因,还具有完整的反硝化通路,可将水体氨氮毒素转化为无毒害物质;④ 食物和年龄对光滑双脐螺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碳氮代谢有显著影响。
2022-03-07
兰平、何真等:锁定肠系膜脂肪中的促肠炎细菌
① 纳入48名克罗恩病(CD)患者和16名非CD患者(对照),对肠系膜脂肪组织(mAT)进行多组学分析;② CD患者的mAT菌群与对照不同,且与mAT的宿主转录组和代谢组的变化相关,mAT中存在变形菌门细菌与CD进展相关;③ 在结肠炎模型小鼠中,共定植从CD mAT中分离出的5个菌株能加剧疾病,其中,A. pulmonis(Ap)可显著促炎,在加剧结肠炎中起主要作用;④ Ap可损伤小鼠肠道黏液层、移位至mAT,在CD患者的mAT和黏膜层中Ap水平也显著升高。
2021-11-23
丁涛+刘曦+夏瑾瑜:宏基因组分析揭示细菌学检测阳/阴性结核患者肺微生物组特征
① 收集123例肺结核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研究肺部微生物的特征;② 82%的肺结核患者呈细菌学检测阳性;③ 结核分枝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Kluyveromyces lactis、Pyricularia pennisetigen在细菌学检测阳性组(BC)被富集,副流感嗜血杆菌在细菌学检测阴性组(BN)被富集;④ BN和BC组肺结核患者的微生物相互作用存在差异,如BC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降低;⑤ 结核分枝杆菌丰度与白蛋白水平、胸腔等临床特征相关。
2021-09-13
流感病毒感染期间患者上呼吸道的抗生素耐药性及宿主-菌群互作
① 纳入37名流感病毒感染患者(25名感染H3N2、6名感染H1N1、6名感染乙型流感病毒),收集鼻拭子、咽拭子及血液样本;② 根据呼吸道菌群的基因表达谱可将患者分为2组,并鉴定出2组患者菌群组成、功能通路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差异;③ 部分细菌属与特定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例如链球菌属及莫拉克斯氏菌属与β-内酰胺耐药基因呈正相关,葡萄球菌属与四环素耐药基因呈负相关;④ 宿主对于流感病毒感染的应答与呼吸道菌群组成及基因表达相关。
2020-03-17
丁涛:流感病毒感染及疫苗接种状态影响鼻咽菌群组成
① 收集215名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H3N2)或乙型流感病毒的受试者的鼻咽样本,分析鼻咽菌群组成;② 感染流感病毒的类型与鼻咽菌群的组成显著相关;③ 是否接种过流感病毒疫苗也与鼻咽菌群组成相关,并受到感染流感病毒类型的影响;④ 在未接种过疫苗的老年感染者中,鼻咽菌群中7个分类群的丰度显著升高,其中狡诈菌属及葡萄球菌属与肺炎相关;⑤ 在健康人及感染者中共鉴定出4中不同的鼻咽菌群群落类型,健康人的群落类型集中分布于其中一种。
2019-07-02
代表性文章
更多>>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19
FA
Microbial Composition of the Human Nasopharynx Varies According to Influenza Virus Type and Vaccination Status
mBio, 10.1128/mBio.01296-19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2018
FA
Fecal Microbiota Signatures Are Associated with Response to Ustekinumab Therapy among Crohn's Disease Patients
mBio, 10.1128/mBio.02120-17
点击查看热心肠日报解读
2014
FA
CA
Dynamics and associations of microbial community types across the human body
Nature, 10.1038/nature13178
头衔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
教育经历
20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士学位
2012,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12-2014.3,密歇根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14.4-2018,纽约大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要研究领域与方向
微生物组在传染性或慢性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中的动态和功能机制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肠道微生物组(肠道菌群)之间的协同机制,以及针对宿主免疫的协同应答
基于微生态学和微生物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和建模等
用户937126440
恭喜Lingdi大作上线!
流感病毒感染期间患者上呼吸道的抗生素耐药性及宿主-菌群互作
① 纳入37名流感病毒感染患者(25名感染H3N2、6名感染H1N1、6名感染乙型流感病毒),收集鼻拭子、咽拭子及血液样本;② 根据呼吸道菌群的基因表达谱可将患者分为2组,并鉴定出2组患者菌群组成、功能通路及抗生素耐药基因的差异;③ 部分细菌属与特定抗生素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例如链球菌属及莫拉克斯氏菌属与β-内酰胺耐药基因呈正相关,葡萄球菌属与四环素耐药基因呈负相关;④ 宿主对于流感病毒感染的应答与呼吸道菌群组成及基因表达相关。
2020-04-04 11:34
1
评论
其他专家
更多>>
范志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李宁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十院教授
周平红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