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平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以推动我国益生菌科技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乳品科学和乳酸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制、乳制品活性物质研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成果颇丰,依托自主创立的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影响因子8.79)等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5篇;主持完成了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企业合作项目,现主持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
张和平团队:益生菌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物演变规律
在众多乳制品中,发酵乳被认为是将益生菌传递到机体内最理想的载体,添加益生菌可将菌种本身的保健作用与发酵乳的健康功效完美结合。但如何评估益生菌的特异性生化效应和代谢变化,仍需深入探究。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王记成及团队在npj Science of Food发表最新研究,借助代谢组学系统地解析了益生菌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物演变规律,值得关注。
05-27
张和平团队Nature子刊:腺嘌呤甲基化在副干酪乳酪杆菌生理学中有何作用?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及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最新研究,通过多组学和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技术,揭示了副干酪乳酪杆菌表观遗传修饰的分子和功能作用,极大地促进了益生菌领域的最新前沿研究,值得关注。
05-11
张和平+刘文君+吕农华等:RCT新证据,补充植物乳杆菌P9可改善慢性便秘!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华润江中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刘文君博士、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吕农华及团队在Pharmacological Research发表最新研究,开展了一项含163例慢性便秘患者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发现植物乳杆菌P9可介导赖氨酸降解、苯丙氨酸代谢和其他氨基酸代谢途径,调节多种功能性肠道细菌群、噬菌体和微生物代谢产物进而发挥缓解便秘的有益作用。总之,这项大规模、高质量RCT研究为未来深入探索益生菌在胃肠道疾病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值得关注和精读。
04-20
张和平等:补充益生菌Probio-M9可增强anti-PD-1的抗肿瘤免疫疗效!
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团队在EBioMedicine发表最新研究,以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为模型,发现预防性和治疗性补充益生菌Probio-M9可调节并改善菌群的多样性和微生物组成,提高肠道菌群-宿主免疫的关键代谢物α-酮戊二酸的合成,进而显著提升抗PD-1的肿瘤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总之,本研究为发掘和利用能够有效促进ICB疗效的功能益生菌,以及为探索益生菌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和菌群宿主互作机制提供新的依据和指导,值得关注和精读。
04-10
张和平等:自然发酵乳中乳酸菌种内微观多样性及其生态驱动因素是何?
① 通过培养组学、基因组学和宏基因组学,评估5个国家12份自然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微观多样性及其驱动因素;② 分离获得717株乳酸菌菌株,解析了其中214株瑞士乳杆菌、97株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和325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的系统发育关系;③ 同一样本菌株具有高度种内异质性,在进化角度上被分为2–8个谱系,且大多数谱系碳水化合物和蛋白水解功能具有显著差异;④ 通过溯源种内特异性基因,发现23.93%–53.70%的基因发生水平基因转移事件。
09-04
孙志宏等:一文读懂益生菌如何通过肠菌及其代谢物发挥健康功效(综述)
① 益生菌通过促进有益菌增殖、抑制有害菌、分泌有机酸和叶酸等代谢物质调节结肠环境,维持宿主肠菌稳态;② 益生菌通过促进肠道机械、化学和免疫屏障更新增强肠粘膜完整性,从而减少炎症、肠渗漏和病原体移位;③ 益生菌通过干扰免疫细胞和炎症因子、调节肠菌及其代谢物参与免疫调节,改善或预防疾病相关炎症和组织损伤;④ 益生菌通过调节肠菌衍生的活性分子分泌(SCFAs、BAs、AAs等),介导肠-脑/-肺/-肝/-心轴双向交流,改善宿主健康状况。
06-11
张和平团队:益生菌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代谢物演变规律
① 以副干酪乳酪杆菌PC-01和青春双歧杆菌B8589作发酵菌,解析两种益生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代谢物图谱;② 益生菌发酵乳中活细胞数在发酵36h时达到峰值,为1.57×10^10 CFU/mL;③ 益生菌发酵乳代谢物结构和丰度变化主要在发酵早期(0~36h),在发酵中期(36~60h)和发酵成熟期(60~72 h)趋于稳定;④ 共鉴定到9种特异性差异标志物(涉及TCA循环、谷氨酸和脂肪酸代谢等),发酵结束时,丙酮酸、GABA和癸酸水平显著增加,增强了发酵乳的益生特性。
05-24
张和平等:补充益生菌Probio-M9可增强anti-PD-1的抗肿瘤免疫疗效!
① 以CT26结肠癌荷瘤小鼠为模型,预防性和治疗性补充Probio-M9可显著提高抗PD-1的肿瘤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② 补充Probio-M9可显著增加有益菌丰度,上调SCFAs水平,联合治疗会改变小鼠血清中鸟苷、α-酮戊二酸、吡哆醇等代谢物水平;③ α-酮戊二酸含量与SCFAs和肿瘤抑制指标显著相关,且在Probio-M9处理组中显著富集;④ 以Probio-M9处理组粪便为供体,移植肠菌或代谢物均使受体小鼠重现与供体相似的菌群、代谢物和肿瘤抑制效果。
04-05
张和平+刘文君+吕农华等:RCT新证据,补充植物乳杆菌P9可改善慢性便秘!
① 纳入163例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益生菌组(植物乳杆菌P9)和安慰剂组,干预持续28天,随访期14天,期间采集患者粪便及临床指标;② 补充P9可显著改善完全自发排便和自发排便次数,显著降低患者担心和焦虑程度;③ 相比安慰剂组,补充P9会显著增加多种有益菌丰度,降低颤螺菌科及Herelleviridae等丰度,其中颤螺菌科与自发排便显著负相关;④ 补充P9会显著提升氨基酸、短/中链脂肪酸水平,降低对甲酚、甲胺等多种与肠屏障及转运有关代谢物水平。
04-03
张和平+张文羿: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对肠道菌群和免疫的影响
① 纳入100名成年人,分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干预组和对照组,收集检测基线及六周后的粪便和血液样本;② 益生菌干预引起12项免疫指标轻微变化,但其对人体免疫、肠道菌群和代谢组影响有限;③ 益生菌干预间接影响肠菌群和代谢组与免疫之间的关系,应当增强其关联的间接影响分析;④ 益生菌干预抑制单核苷酸变异(SNVs)产生,但其免疫相关SNVs更多,两组之间来自淋巴细胞的SNVs差异最显著;⑤ Roseburia nestiinalis等是益生菌干预敏感菌种。
03-13
张和平+李冬梅等:特定复合益生菌可辅助改善糖尿病
① 纳入48名2型糖尿病(T2D)患者随机分为益生菌组(复合益生菌Probio-X+二甲双胍)和安慰剂组(安慰剂+二甲双胍),干预持续3个月,期间采集患者粪便和血液及临床指标;② 相比单独服用二甲双胍,Probio-X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③ 宏基因组和代谢组分析显示,Probio-X联合二甲双胍可显著增加肠道短链脂肪酸产生菌(普拉梭菌和长双歧杆菌等)丰度和胆汁酸水平(鹅脱氧胆酸及猪脱氧胆酸 )。
01-23
注:FA表示第一作者;CA表示通讯作者;SA表示高级作者
2023
2022
申报被审理专利8项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他和他的团队以推动我国益生菌科技发展为己任,致力于乳品科学和乳酸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制、乳制品活性物质研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成果颇丰,依托自主创立的优良菌株筛选技术和评价体系,打破国外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垄断 ;在《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影响因子8.79)等学术刊物共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85篇;主持完成了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企业合作项目,现主持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企业合作项目。
1982-1986,内蒙古农业大学,学士
1986-1989,江南大学工学,硕士
1989-2001,东北农业大学乳品科学,博士
2007-2008 日本岗山大学大学院自然科学科任研究员
现任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奶牛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乳制品加工功能研究室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虚拟乳业研究院乳品加工专家组组长
致力于乳品科学和乳酸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工作,在功能性乳制品的研制、乳制品活性物质研究、乳制品加工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等方面成果颇丰
中国农工民主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九届、第十届委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国际乳品联合会(IDF)中国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乳品工程中心特聘专家,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西部乳业协作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乳品专业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微生物学会副会长,内蒙古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乳品生物技术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乳业协会乳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兼任农业部第八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微生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乳制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乳酸菌学会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和《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中国农业科学》、《食品科学》、《中国乳品工业》、《乳业科学与技术》、《中国乳业》、《农产食品科技》、《中国酿造》等杂志编委。
先后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乳业协会“新安杯”青年科技论文一等奖,全国畜产品加工青年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首届中国乳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大北农科技成果奖”(第一完成人)、“大北农科技促进奖”(第一完成人)和“内蒙古杰出人才奖”、“草原英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内蒙古自治区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内蒙古中青年科技创新奖”、“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标兵”等科技奖励和荣誉称号。
2010年,张和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31025019),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该项目上零的突破,并荣获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所带领的研究团队2009年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1年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建设团队和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013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