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管理时代,你的“体检”该升级了!
曾强 | 热心肠智库专家 2018-05-02
时长:17:32
健康管理领军人物曾强教授详解单纯“体检”如何进化成“健康管理”?什么才叫正确的体检?
曾强
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强,老年心血管内科专业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老年医学、健康管理专家。现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管理研究院主任,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命技术研究院(亚洲区)副主席,《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总编辑。长期从事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论文90余篇,并荣获7项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自2005年来,潜心研究健康体检的和健康管理问题,先率先提出并积极实践体检中心的三个战略转变--“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型转变,由单纯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由单纯疾病检查向整体健康评估转变”。作为国家卫生部“体检管理办法”起草委员会的专家组成员,参与了卫生部《体检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和《健康体检项目》的编写和制定工作。2013年获得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授予的“健康管理杰出贡献奖和被《健康报》评为“中国健康管理十大风云人物”,获首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奖。是我国健康管理学科的创立者之一,也是我国健康管理行业的积极推动者和实践者。
了解更多
友情提示
本演讲仅代表讲者本人观点和立场。《肠·道》舞台百家争鸣,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由G30资助
本演讲由G30企业提供资助,并受到民福社会福利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了解更多
图文实录

640-5.jpeg

大家好!非常感谢热心肠蓝灿辉今天邀请我来做演讲。

刚才灿辉说了,其实我原来不是做健康管理的,为什么我后来会进入到健康管理的领域呢?这个原因应该从十几年前说起。

640-6.jpeg

2002年我在美国做访问学者,当时的目的是继续我原来的课题,进行高血压研究。

那时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当我们花大气力去研究疾病的时候,美国却有大量的投入在疾病预防上。在我住所的附近,就有很多病前保健类机构。

两年后我回到中国,当时我们301医院的院长思想比较有前瞻性,他说我们医院要改变传统模式,前端把医院的功能前移做预防,后端延伸到做康复。

640-7.jpeg

院长问我愿不愿意到体检中心做主任,说实话对我来说这是个挑战。

我在行业出道算是比较早,29岁时我就在国际上拿过青年研究奖,也是我们医院拿到国家奖项最年轻的大夫,主要方向和贡献是做心血管活性多肽。

虽然在原来的专业继续做下去,对我来说也是很好的选择,但是我觉得人应该做更有前景和挑战的事,所以我想试一试。

我这个想法刚提出之后,遭到很多人的反对。我刚当体检中心主任的时候,所有的领导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握着手,语重心长地说,可别把专业丢了。他们总认为我去做行政的工作后,可能就不做专业了,但是我自己心里想我既然做就一定能做好。

640-8.jpeg

这张图是我当体检中心主任时候照的一张照片,从那一刻起我就把自己的工作重心做了调整——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说起来挺轻松,其实这个路并不是那么容易走。我当体检中心主任刚两个礼拜去参加了一个会议,在我一生之中,这都是一个给我印象很深的会议。

在听了大家半天的演讲之后,我讲了半个小时,我说我要通过自己努力,让我们的体检中心的主任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又流汗又流泪!

什么意思?早期体检中心的主要任务是给医院挣钱。体检中心工作很辛苦,周末都要上班,虽然给医院创造了良好的、丰厚的价值,但是由于没有学科,导致主任们、医生们没有课题、没有文章,到评定职称的时候就只能流泪了。

640-9.jpeg

所以我就提出在行业内进行三个转变:由单纯经营型向学科建设转变;由单纯体检向全面健康评估转变;由体检向健康管理转变。

640-10.jpeg

这张图就能够比较好的阐述三者之间的关系。

对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认为健康管理就是体检。其实远远不是,健康体检仅仅是健康管理三步曲中的第一步。

健康体检的意义在于获取跟健康相关的信息,而后还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最后制定干预方案,然后进行干预。只有完成这么一个循环才能够真正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才是真正的健康管理。

健康体检是基础,评估是手段,干预是关键,有效促进健康才是目的。

640-11.jpeg

在做了体检中心主任之后,在体检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当时经常有人花了比较多的钱,查了很高的套餐,查完之后就跟我说,曾教授我觉得你们这个体检错了。我说为什么错了?他说,你看,我就是因为不舒服才来,并且花那么多钱做体检,可查完了医生说我没病,我觉得这有问题。

问题出在哪了?包括现在,还有很多比较基层的体检中心的切入点还是以辨病体检为核心,就是说你健康不健康,还是看你达没达到诊断病的标准,这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知道人在得病之前,还有一个过程叫作亚健康和亚临床阶段,这个过程还没达到病理学的改变,但这个时候你的生理功能已经发生了改变,你已经感觉到不适,所以我们说单纯的辨病体检是不够的。

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取得的一些进步。同时,要想做好这个工作,还有另外一个方面。

640-12.jpeg

我想大家都比较了解的一个概念,叫精准医疗。但是实际上精准健康管理这个概念在全中国是我先提出来的。

我觉得还是有价值的,价值在哪?大家往下看。

640-13.jpeg

首先,大家都关注自己的健康,特别是体重。为什么要管好体重?因为肥胖是多种疾病的共同因素,所以管好体重很重要。

但是最新的理念是管成分而不是管重量。

大家看左右这有两个人 BMI(身体重量指数)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左边这个人会显得更胖一些呢?因为他的脂肪比率是21%,而右边这个人是9.1%。那你们说谁更应该减,肯定是左边这个对吧。

再比如健美运动员,像施瓦辛格他的 BMI(身体重量指数)绝对能到27或28了,我们正常人是23.9,那他用减吗?不用减,全是肌肉。

所以这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如何精准的测量和精准的管理。

640-14.jpeg

再说一个概念,有关于体脂肪率。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其实体脂肪率与我们心功能的密切程度远远地优于BMI(身体重量指数)。

所以我说在健康体检里除了查身高体重以外,还要检查体成分,这就是一个进步。

那么普通的基因组学在我们健康管理中到底有什么应用呢?我想应用至少会在三个方面:

第一是疾病易感基因的检测,当你到了健康管理机构,他经常会问你,要不要查个基因。你说查基因干什么?他说可以帮您预测下您今后五年十年容易得什么病。

那靠谱吗?实践证明在一部分疾病预测里,还是靠谱的。

640-16.jpeg

这张图给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呢?展示的是你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机构做肿瘤基因组学筛查的路径。

我们可以看到,体检人群进入流程之后,它会把人分为有家族史的和无家族史的。

你再给有家族史的人再查易感基因,那就错了,更多的应该查下这个家族的遗传基因有没有突变。一旦有突变,要进入影像学检查和更深一步的检查,如果发现有早期病变,可能有预防性的治疗,没有的话就是继续观察。

对于没有家族史的人,我给他测易感基因,看等位基因的位点有没有突变,有的话也进入影像学检查和更深一步的检查,没有就归属健康人群。

640-17.jpeg

好,再说易感基因的问题。人们到医院里做易感基因检测时,通常想去预测糖尿病、冠心病或者高血压。

这张图是什么呢?是糖尿病预测。高血压、糖尿病都属于多种微效基因共同作用结果的疾病。就是说有多种基因跟它相关,但是每种基因起的作用很小。

如果是多种基因的变化,你患病的风险就变得更大了,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得出结果,每等位基因有一位点突变你患糖尿病的风险就提高0.6年,有意义没有?确实有意义。

640-18.jpeg

再说一下药物基因组学。健康管理,治未病是很重要的工作,我们全体的工作应该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什么叫防变?就是防并发症。意思是说如果你已经得了病,怎么更好地治疗才能更加有效,也是我们要管的这个范围。

大家都有这种体会,很多人是同种病症、同种的治疗药物、同种的剂量,效果却不一样。为什么?就是我说的由于基因的不一样。

640-19.jpeg

所以药物基因组学是很有价值的。我举个例子,很多人吃他汀类降脂药,有的人吃了很多的量都不管用,有的人吃很少的量就管用。原来一直没办法,但是现在通过一个 ApoE 基因的检测就能告诉你,哪种他汀有用,哪种他汀没用。

所以技术的发展的确是我们达到认识彼岸的一个桥梁,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我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不断的深化。

640-20.jpeg

最后我想说的是营养基因组学的问题。我们日常补充营养素前,先测基因是很有价值的。

640-21.jpeg

比如叶酸,在座的很多女同事会比较了解,因为怀孕的时候吃过。为啥呢?医生说叶酸可以预防新生儿的神经系统的缺陷。

其实叶酸还与同型半胱氨酸是有关系的,叶酸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很大的价值是预防脑中风。

中国人心脑血管死亡率第一位的疾病不是心梗,是脑中风。而脑中风最重要的一种叫H型高血压,就是同型半胱氨酸高的这种高血压,吃叶酸就能有效地降低血压,吃降压药同时加叶酸就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生。

但是也有个现象,有的人吃同样的叶酸,但是他的同型半胱氨酸就不下去,问题在哪儿呢?

一测基因才发现,在整个叶酸代谢过程中有一个基因叫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它如果突变的话,叶酸就不能够被有效地利用。利用度不足,所以患者仍然会同型半胱氨酸高。

640-22.jpeg

针对这种患者,我们是不是就需要换一种策略?我们的策略通常来说是加大服药的剂量或者换一种甲基叶酸等等。

这就是说还是不要盲目地吃药,盲目地试药。

640-23.jpeg

体检无用论这个话题,我相信在座的肯定都会感兴趣。首先为什么会有体检无用论,他的依据在于说,某人年年体检,却还是该得病得病,或者刚查完了几个月却又得了癌了。

我告诉你问题出在哪儿,两个方面:

第一个是在我们中国每年有将近4-5亿的人在体检,但是70~80%都是单位组织的,这种体检有什么特点呢?千人一方。就是不管你是什么年龄,什么性别,体检的方式都一样。

但是人是千差万别的,千人一方肯定会有漏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查而不管等于没查。你们想想有多少人查完了把体检报告往那一扔,就算医生告诉你应该注意什么也不管。

我们真正的做得好的体检叫做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有病了就应该吃药,该做手术做手术,没病的话风险因素要管起来。

而且医学确实不是万能的,就刚才我说的癌症的问题,我们有些癌症,确确实实就在几个月内从没有就能够变到恶性,比如胰腺癌,还有某种细胞类型的肺癌,都有可能。但是你如果查了不管肯定是有问题。

其实我在十年前就提出这个体检理论,叫基本项目不可少,年龄地域性别做参考。所以我们现在真正的体验要叫个体化体检。

你的正确做法是:

单位出完钱的那个是基本套餐,你一定要根据你的需求到医生那咨询,做完评估之后把这项目再加上,这才是真正有效的。而且查完的结果一定要看。

什么人在体验中收获最大?个人花钱查高套餐的收获是最大的。能自己花钱说明对健康重视;花钱比较多,查得也比较细。

还有个最重要的心态,他觉得花了这么多钱我一定得弄明白,所以他绝对不会往那一扔,他会逐条逐条地问医生我应该怎么办。

所以正确的体检就能够应对体检无用论,如果你想去搞清楚到底应该怎么样做正确体检,如何解读体检报告,我们这本书也能够对你有帮助。

640-24.jpeg

今天既然是肠道演讲,那我就再讲一点有关肠道的问题。

菌群跟我们健康管理是什么关系?我认为关系很密切。

大家可以看下这张图,肠道菌群失衡的治病假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都跟我们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640-25.jpeg

为什么肠道菌群跟健康管理相关呢?

健康管理最重要的有一条叫指标管理,而且希望看到效果。但宿主基因改起来太难了,最多甲基化、表型有点改变。

而肠道菌群不一样,今天一顿高质量、高油脂的饭菜吃完,明天菌群就失调了。

你看冠心病、肥胖、高血压等等这一系列慢病基本都与菌群相关,所以了解菌群与我们健康和疾病的关系肯定有价值。

640-26.jpeg

在健康管理过程中,我刚才说了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早期预测有没有什么价值呢?

基于菌群的这种研究,肠道菌群检测对糖尿病的预测远远地准确于我们传统指标。

那有人就说了,高射炮打蚊子,明明可以做一个糖耐量试验,你偏测个菌群,多贵啊。

我觉得我们要大胆敢想,技术进步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当年基因组学刚开始的时候,测一个人类的全基因组多少钱?五六万美金。现在500美金!差多少?所以都不是个事。

我相信总有一天用菌群查糖尿病就跟我们测血常规是一样。这个技术在往前发展,我们也要跟得上。

640-27.jpeg

第二个就是说干预也很重要,在座的有很多来自企业的朋友,比如说你是做益生元、益生菌的,在纯药物领域可能机会并不是很大。但是在保健和健康管理预防的角度,机会很大。让我们很欣慰的是,现在益生元、膳食纤维在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果,这很有价值。

在糖尿病干预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叫做 GI 指标,就是升糖指数。以往的研究表明,如果是糖尿病人,就不要吃高升糖指数的食物,而是吃低升糖指数的。

但是研究发现有的人明明是吃低升糖指数的食物,比如粗粮,但血糖哗哗的升,还有人吃冰激凌这些东西,血糖却还是稳定的。

原因何在?研究表明,是菌群不一样,菌群起着很强大作用。

640-28.jpeg

在对众多的人,我们不可能说都去做到粪菌移植,更重要的是平时维护一个好的状态,包括益生元和益生菌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健康管理中一定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640-29.jpeg

最后,我也想表达一点我作为一个健康管理人的心愿。我希望肠道菌群研究将会像所有有助于健康的方法一样,在健康管理、健康维护、促进民众健康、实现健康中国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好,谢谢大家!


(分享结束)

关键词
往期视频
评论
热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