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心肠日报
文献库
产业库
榜单
关于日报
《肠·道》演讲
往期精彩
《肠·道》2024
《肠·道》2023
《肠·道》2022
《肠·道》2021
《肠·道》2020
《肠·道》2019
《肠·道》2018
《肠·道》2017
关于《肠·道》
肠道大会
热心肠大会
热心肠智库
智库专家
专家动态
智库新闻
关于智库
奖学金
年度人物奖
更多
HOPE
会议信息
科学与艺术
学术专刊
R·AI
周刊
热心肠先生
研究院动态
关于我们
搜索
登录
关闭
手机邮箱登录
扫码登录
微信扫描二维码快捷登录
验证成功,将在
3
秒钟后跳转
已超时,请
重试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86
+1
+852
+886
+81
+65
+61
+44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关闭
二维码登录
手机登录
邮箱登录
获取验证码
登录 / 注册
Liwen Xiao
文章数:6篇
母婴菌群
赵方庆团队:MAMI,研究母婴菌群的利器
本文介绍了一个专注于母婴微生物的在线菌群数据分析平台:Microbiome Atlas of Mothers & Infants,其目前收集了大量的微生物组数据,并可以在线开展动态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这给母婴菌群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母婴菌群
其他
MAMI
在线工具
母婴菌群
赵方庆等GUT:一文读懂母婴菌群(综述)
母婴菌群是菌群研究中的一大热点。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团队在Gut发表最新综述,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了从母亲到后代的菌群传递,描述了孕前和孕期母体菌群变化对新生儿的影响,讨论了子宫内存在产前菌群的可能性及其相关的支持性和反对性证据,并阐明了母体菌群和不同的产后因素对早期婴儿菌群发育的影响。文章干货很多,值得专业人士关注。
母婴菌群
肠道菌群标志物
赵方庆等Nature子刊:拨开菌群大数据的迷雾,用NetMoss鉴定可靠的疾病标志物
肠道菌群作为疾病的“晴雨计”,是潜在的疾病标志物。然而,由于混杂因素(比如批次效应)以及基于丰度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不同研究之间难以鉴定出统一的疾病相关菌群标志物,这阻碍了菌群在疾病临床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的赵方庆团队,开发了一个基于生物学网络分析的新型工具——NetMoss,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往微生物组数据整合中存在的批次效应问题,能极大提高对疾病相关肠菌标志物的识别能力。相关成果已在Nature Computational Science发表,强烈推荐专业人士关注!
肠道菌群标志物
分析工具
colorectal cancer
Data integration
data mining
婴儿肠道菌群
王金锋+赵方庆:婴儿肠道菌群的肠型和演变模式
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伴随着婴儿的成长发育而不断演变和成熟,一般到3岁时趋于稳定变得类似成人。Genome Biology最新发表了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王金锋、赵方庆与团队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全球近2000名婴儿的近1.4万个肠道菌群数据进行大规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婴儿的肠型划分及其转变的规律,对于研究生命早期的肠道菌群发育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
婴儿肠道菌群
肠型
RNA病毒测序
赵方庆+赵翔:开发高效捕获RNA病毒基因组的宏转录组建库测序新技术
该研究构建了宏转录组建库测序新技术Tn5-mediated RNA sequencing with rRNA Removal (TRIM)。鉴于病原鉴定要求很强的时效性,该技术基于Tn5转座子酶切割DNA/RNA杂化双链的新特性,大幅简化宏转录组建库流程,缩短建库时间,并通过增加去除人和细菌rRNA的步骤有效提高RNA病毒检测的灵敏度,其是一种快速、价廉,对RNA病毒更敏感的宏转录组测序建库方法,适用于临床上对SARS-CoV-2共感染的研究,并可用于帮助发现和鉴定未知病原。
RNA病毒测序
反转录
TRIM
SARS-CoV-2
宏转录组
生殖道菌群
赵方庆+王金锋:阴道菌群移位可影响子宫健康
阴道和子宫的菌群在女性生殖系统健康中有重要作用,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子宫健康的影响仍不清楚。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发表了中科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赵方庆、王金锋与研究团队的文章,首次揭示了阴道和子宫菌群的共变特性,揭示了阴道菌群移位可对子宫菌群和子宫健康造成影响,提示靶向阴道菌群或能用于改善子宫健康。
生殖道菌群
阴道菌群
子宫菌群
子宫内膜炎